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42章 点播器落地助春播,监督长效防反弹,协作凝心待丰收

一月廿五的立春刚过,雁归村的农具共享站就热闹起来 —— 公社调拨的 10 台 “小型点播器” 刚送到,小吴爹围着点播器转了三圈,手指摸着铁皮制的漏种口:“这玩意儿比耧车轻便,自留地小块播种正合适!” 晚秋拿着陆承泽信里附的 “点播器使用说明书”,逐字念给大伙听:“漏种口调至‘小档’播莜麦(每穴 2 粒)、‘中档’播豌豆(每穴 3 粒),推的时候要匀速,别快了漏种、慢了堆种!” 老周第一个试着用点播器在新分配的东河地块播种 —— 他握着木柄,匀速往前推,漏种口均匀撒出莜麦种,晚秋蹲在后面查密度:“每穴 2 粒,行距一尺,正好!” 苏老实则教流民组的年轻人调试漏种口:“把档板往左推是小档,往右是中档,别调错了,不然种子播多了浪费、播少了缺苗!” 邻村的干部听说点播器到了,也赶来学 —— 东河村的干部蹲在地里,跟着老周推了三趟,笑着说:“这比人工撒种匀多了,俺们村也要申请,明年春播就用这!” 小吴爹还特意做了 10 个 “点播器备用漏种口”,放在共享站:“万一漏种口坏了,能当场换,不耽误播种!” 刚调试完点播器,监督小组就接到举报 —— 处于察看期的张富贵,偷偷帮邻村的亲戚修改自留地工分账,想让亲戚多领 2 斤豌豆种。苏老实带着李大叔当即去核查,翻出邻村的工分账,果然有涂改痕迹:“180 分” 改成了 “200 分”,修改处还盖着张富贵的私章(他察看期仍帮邻村管临时账册)。“按《监督细则》,察看期违规,加重处理!” 晚秋把情况报给公社,赵主任当天就召开会议,决定:“张富贵取消察看期,移交县纪委进一步调查;邻村的工分账重新核算,多领的种子追回,相关责任人扣 10 分工分!” 处理结果贴在五村公示栏,农户们围着看,马大叔说:“还以为他能改好,没想到还敢伸手,现在监督这么严,谁也别想钻空子!” 二月初的外村学习潮,让五村成了 “春播筹备样板间”。全公社十二个村的代表分批来,第一批学点播器使用,第二批学新地块规划,第三批学 “苗情监测台账” 记录。晚秋带着他们看新分配的西山地块:“这 10 亩地,按‘杂粮轮作表’规划,5 亩种荞麦、3 亩种豌豆、2 亩种莜麦,既能防土壤板结,又能保证收成!” 老周则展示 “农具检修清单”:“耕牛正月廿八体检、耧车正月三十修轴、点播器二月初五试播,每天都有活,不耽误春播!” 西河村的代表抄完清单,笑着说:“以前春播前总慌,现在跟着五村学,啥时候干啥活,心里有数了!” 更让他们佩服的是五村的 “新地块纠纷零发生”——20 亩地分下去半个月,没一户争地、没一户投诉,苏老实说:“按‘三维标准’分,按细则管,纠纷自然少!” 陆承泽的远程指导,成了春播筹备的 “及时雨”。二月初五,他从北京寄来第四封信,附了张 “春播应急方案”:“若遇倒春寒,播种时间延后 3 天,播后用麦秸覆盖保温;若遇干旱,优先浇集体地,自留地用‘滴灌瓢’(竹筒钻眼)节水浇种。” 还特意给晚秋写了张纸条:“北京农机所的专家说,豌豆和莜麦套种,要在豌豆出苗后追一次氮肥,每亩 5 斤,能促生长。” 晚秋赶紧把应急方案贴在流动站,组织农户们准备麦秸和滴灌瓢 —— 张婶带着妇女们编了 50 个滴灌瓢,老周组织流民组储备了 200 捆麦秸,“不管开春啥天气,咱都有准备!” 二月初十的五村春播动员大会,开得格外热闹。打谷场的土台上,挂着 “春播协作动员” 的红布横幅,台下农户们攥着 “春播任务单”(每户的播种地块、作物、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赵主任站在台上,手里举着全公社的春播计划:“今年全公社推广五村的‘套种模式’和‘监督细则’,目标是自留地亩产提 15%,集体地亩产提 10%!” 晚秋作为技术代表发言,手里举着点播器:“有这新工具,有陆承泽同志传的农技,有大伙的协作,今年春播一定能成!” 老周则代表流民组表态:“俺们保证,帮困难户播完地再播自家的,不落下一户!” 动员大会结束后,农户们忙着领种子 —— 豌豆种按 “地亩 工分” 分,双人称重、签字登记;莜麦种优先给套种示范户,苏老实拿着台账,一笔一画记:“马大叔 2 斤、刘婶 1.5 斤、老周 2.5 斤……” 晚秋则带着技术组去东河地块试播,点播器推过,种子均匀撒在土里,老周跟在后面盖土,张婶提着滴灌瓢浇水,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苏老实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场景,笑着说:“俺们逃荒时,哪敢想有这么好的日子,现在有地种、有技术、有规矩,明年准是个丰收年!” 晚风里,点播器的铁皮反光映着晚霞,麦秸堆在田埂旁透着暖,监督小组的台账锁在铁柜里透着严。五村的人忙着回家准备春播,流动站的灯还亮着,晚秋在整理陆承泽的四封信,老周在核对农具检修清单,苏老实在写第二天的学习接待计划 ——春播越来越近,五村的土地里,不仅藏着种子的希望,更藏着政策落地的踏实、监督长效的清明、协作传承的温暖。他们知道,今年的春播,是全公社的春播;今年的丰收,是全公社的丰收;而这一切,都从五村的那一寸地、那一笔账、那一双手开始,慢慢蔓延,长成时代的好光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