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36章 良种分配合争议,监督防腐守初心,交接传薪待秋播

八月中旬的日头晒得莜麦秆发脆,雁归村的良种分配现场却起了争执 —— 西河村的赵老五攥着空粮袋,对着监督小组的老周喊:“凭啥老周家分 8 斤莜麦种?俺家也是流民户,才分 5 斤!这分配不公,是偏向!” 围过来的农户也跟着议论,有的说 “自家地多却分少了”,有的说 “该按地亩算,不该按困难程度”,刚按 “困难户优先、流民户倾斜” 定的分配方案,一下就被质疑声裹住了。

陆承泽刚在东河村指导完莜麦套种行距,听到动静就往回赶。他挤到人群中央,翻开手里的 “分配台账”,指着赵老五那页说:“赵大叔,您家虽说是流民户,但自留地只有 3 分(老周家 4 分),且去年夏收工分比老周家少 120 分 —— 分配标准是‘地亩 30% 工分 30% 困难程度 40%’,您算算:3 分地得 1.5 斤,120 分工得 1.5 斤,困难程度得 2 斤,合计 5 斤,没算错。老周家 4 分地得 2 斤,200 分工得 2 斤,困难程度(周娃上学、老周腰伤)得 4 斤,合计 8 斤,都是按公社定的‘三维标准’来的!” 说着又把公社的 “良种分配细则” 展开,贴在旁边的树干上,细则里的每一项权重都用红笔标着,农户们凑过来一看,赵老五的脸瞬间红了:“俺没看清细则,错怪你们了,这分配公平!”

刚平息完争议,监督小组的李大叔就发现了新问题 —— 邻村的会计孙二,在登记良种时,把自家的 “4 斤” 写成 “6 斤”,还偷偷把多余的 2 斤藏在柴房,想等秋收后换布票。李大叔跟着孙二的儿子,在柴房的草堆里翻出了那袋良种,粒大饱满,正是公社发的试种良种。“孙会计,你这是私藏集体良种,按新规得退种、扣工分,还得在五村做检讨!” 陆承泽的声音刚落,孙二就瘫坐在地上:“俺就是想多换点布票给娃做衣裳,一时糊涂……” 按公社 “微腐零容忍” 要求,孙二不仅退回 2 仅良种,还被扣了 30 分工分,检讨贴在五村的 “警示栏” 上,旁边还附了 “良种登记核查流程”:“领种需签字、称重需双人、登记需公示,缺一不可”。有农户指着检讨说:“连 2 斤种都敢私藏,现在查得这么严,谁还敢乱伸手!”

解决了分配和防腐的事,莜麦套种的 “技术培训” 就成了重点。陆承泽在打谷场搭了个简易讲台,台上摆着莜麦种、木尺和画好的 “套种示意图”(谷子用黄圈、莜麦用绿点,行距一尺、株距八寸)。“套种要‘三不碰’:不碰谷子根(离根三寸播莜麦)、不碰谷子叶(避免遮光)、不碰谷子穗(防止倒伏),” 他边说边用木尺在地上量,“每亩谷子套种莜麦 200 穴,每穴 2 粒,播深半寸,太深出不来,太浅被鸟啄!” 晚秋在旁边帮着演示,用小播种勺按 “每穴 2 粒” 播,动作熟练;老周则编了 “套种口诀” 教大伙记:“一尺距,八寸株,三寸远根不碰株,半寸深,两粒种,来年莜麦满仓谷!” 农户们跟着念,有的还拿树枝在地上画,刘红梅学得最认真,她记完口诀还问:“承泽同志,要是莜麦长得太旺,会不会跟谷子抢肥?” 陆承泽笑着答:“等莜麦长到一尺高,就掐掉顶芽,既能控旺,又能让养分往粒上走!”

监督细则的 “公社备案”,让五村的模式成了 “规范样本”。王组长带着公社干部来检查时,看到 “良种分配三维标准”“套种技术口诀”“监督核查流程” 都贴在公示栏上,台账记得工工整整,还抽查了三户农户的良种,没一户多领或少领。“你们这‘分配有标准、技术有口诀、监督有流程’的模式,要在全公社推广!” 王组长当场拍板,让陆承泽把监督细则整理成《五村莜麦推广监督手册》,印成小册子发给十二个村,“尤其是‘双人称重、三日公示’的做法,能防住不少微腐,值得学!” 李大叔拿着刚印好的手册,激动地说:“以后俺们监督小组,就按手册来,不怕出岔子!”

陆承泽的 “交接准备” 也在悄悄推进。他把莜麦试种记录、套种方案、监督细则都整理成册,交给晚秋:“这是莜麦的生长周期表,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控旺,都标好了;这是监督小组的联络表,每个村的代表电话都有,遇事及时沟通。” 又把老周和小吴爹叫到流动站:“老周,你负责组织人力,秋播时帮困难户播莜麦;小吴爹,你把改好的耧车都编上号,登记在共享站的台账里,方便轮流用。” 周娃抱着陆承泽的胳膊问:“承泽叔叔,你走了还会回来吗?” 陆承泽摸着他的头笑:“等明年莜麦丰收了,我就回来,看大伙的粮满仓!”

九月初的秋播准备,让五村的土地有了新盼头。农户们按套种方案翻地,晚秋带着技术组测土壤湿度,老周组织流民组帮困难户修垄,小吴爹则在共享站调试耧车,刘红梅还主动帮着登记莜麦种的领用 —— 她拿着台账,每登记一户就念一遍 “三维标准”,生怕出错。夕阳下,陆承泽站在莜麦试种地块旁,看着眼前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他走后,五村有晚秋的技术、老周的组织、监督小组的规矩,莜麦推广不会黄,协作模式不会断。

晚风里,莜麦的秸秆声混着农户的笑声,《五村莜麦推广监督手册》在公示栏上轻轻晃,交接的册子在晚秋手里沉甸甸的。这不仅是技术和规矩的交接,更是民心和责任的传承 —— 政策调整的红利,正顺着这传承,在五村的土地里扎根、结果,等着明年的莜麦满田,等着陆承泽回来时的丰收笑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