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23章 孕穗追肥保粒满,防鸟固秆御秋风,油菜越冬筑根基

九月底的晨光刚把荞麦穗染成浅紫,雁归村的孕穗田就响起了 “簌簌” 的脚步声 —— 老周带着流民组,手里攥着小吴爹新改的 “长柄追肥勺”,正给荞麦穗下的茎基部撒肥。按娄烦 “孕穗追磷钾,粒满不塌穗” 的老规矩,这肥得 “顺秆撒,不碰穗”,每株撒二两草木灰混豆饼碎,既能促穗粒饱满,又能壮秆防倒伏。周娃也拿着迷你长柄勺,蹲在自家田垄间,小心地避开垂下来的麦穗:“爹,俺不碰穗,只撒在秆根,能让麦粒(荞麦粒)长胖不?” 老周笑着擦去他鼻尖的灰:“能!俺娃撒的肥,麦穗准能结满粒!”

技术流动站的孕穗诊断已覆盖五村。陆承泽蹲在田埂上,手指轻轻捏着荞麦穗:“壮穗(穗长三寸以上、粒胚饱满)少追肥,弱穗(穗短两寸、粒胚瘪)多追一把,空穗(无粒胚)直接拔了,别抢养分!” 他还在地上画 “穗级分类图”:壮穗用红圈标,弱穗用黄圈标,空穗用黑叉标,连没识过字的南村大婶都能看懂 ——“红圈的少撒,黄圈的多撒,黑叉的拔了,记牢喽!” 东河村的王村长捏着自家田的弱穗急得直搓手:“俺们村三成都是黄圈穗,豆饼碎不够了咋整?” 李村长当即应:“俺们村还剩八十斤豆饼碎,先调给你们五十斤,秋收后还点新荞麦就行!”

防鸟联防的锣声在十月初一的清晨响起。一群麻雀落在荞麦穗上,尖嘴啄着刚饱满的籽粒,转眼间就把几株壮穗啄得露了白。“按‘声防 物防’双法来!” 老村长站在打谷场喊,五村的劳力们瞬间动起来 —— 雁归村的流民组绑 “竹筒响器”,把粗竹筒锯成两尺长,里面装半筒石子,挂在田埂的木杆上,风一吹 “哗啦” 响;邻村的青年们扯 “防鸟网”(用麻绳编的疏网),罩在壮穗集中的地块,网眼三寸见方,能挡鸟还不挡光;东河村的妇女们则给稻草人穿 “新衣裳”,在稻草人身前挂个小铜锣,风动锣响,鸟不敢靠近。

小吴爹的 “防鸟工具” 升级得更贴心。他带着木匠们做 “赶鸟木哨”,用柳木挖成哨子,吹起来像老鹰叫,“麻雀怕老鹰,一吹就飞!” 他还在哨子上刻了孔,能调整音调,避免鸟听习惯了不怕。周妻带着妇女们缝 “防鸟布袋”,粗布缝成小袋,里面装着晒干的艾草和薄荷,挂在麦穗上,“鸟怕这味,闻着就绕着走!” 晚秋蹲在旁边,悄悄往布袋里加了点磨碎的驱鸟草(灵泉水泡过的):“陈爷爷说,加这草,味更持久,防鸟效果翻倍!” 老陈则把 “防鸟轮班表” 写在木板上,插在田埂边:“每两小时换班赶鸟,早六点到晚六点,别断人!”

倒伏加固的活儿在秋风起前赶完。五村的男人们分成两队,一队用 “编绳绑秆”—— 用玉米皮编的绳,把三株荞麦秆绑在一起,绳结留一寸松量,既固定又不勒秆;另一队加 “护秆土”,在茎基部再培半寸土,把之前的防风障往秆旁挪了挪,“秋风从西北来,防风障得挡在西北边!” 陆承泽用木尺量着绑秆的间距:“每三尺绑一组,太密了影响通风,太稀了不顶用!” 西河村的张村长摸着绑好的秆笑:“去年单干时,一场秋风倒了半亩穗,今年这么绑,肯定倒不了!”

油菜的越冬筹备也没落下。十月初的油菜已长到一尺高,叶片肥厚,五村的妇女们忙着给油菜 “培土防冻”—— 用小锄在油菜茎基部拢土,培成三寸高的小土堆,“土堆能挡寒风,还能护根”。陆承泽教大伙追 “越冬肥”:“用腐熟的牛粪,每亩一百五十斤,撒在土堆旁,别碰叶片,冬天肥效慢放,明年春天还能长!” 南村的刘村长推着车送牛粪:“俺们村养牛户多,攒了三百斤牛粪,五村分着用!” 老陈则把 “油菜越冬细则” 写在石板上,贴在共享站门口:“越冬前浇一次‘封冻水’,别浇太多,土冻前渗完就行;雪后别踩苗,免得压断叶片”,细则里的每个步骤都标了时间,谁都能照着做。

农具共享站的孕穗期适配更精准。针对孕穗期的长柄追肥勺、绑秆编绳、防鸟哨子,小吴爹都按 “需求多少备多少”—— 长柄追肥勺做了六十把,编绳备了两百斤,防鸟哨子五十个,还在共享站设了 “工具修补角”,放着砂纸、麻绳、小锯子,坏了能当场修。“俺们村要借十把长柄勺、二十斤编绳,明天用!” 南村的刘村长来预约,小吴在 “孕穗期农具表” 上记下,还提醒:“长柄勺用完擦干净,编绳别弄湿,湿了容易断!” 共享站的角落里,还堆着给油菜培土用的小锄,是刚磨过的,锄尖亮得能映出人影。

傍晚收工时,五村的孕穗期管护已见实效 —— 荞麦追肥二十亩,壮穗率从 80% 提到 92%;防鸟措施覆盖全部孕穗田,鸟害损失从去年的 15% 降到 3%;倒伏加固完,经小风测试,没倒一株秆;油菜培土追肥完,叶片更绿了,越冬肥埋得实。大伙聚在晒场边,分着周妻做的荞麦粥(用去年的陈荞麦磨的,加了点新摘的荞麦叶),喝着张婶熬的萝卜汤。王村长喝着粥说:“按这穗情,十月底就能收割,每亩最少收两百斤,比去年多三成!” 老周望着田垄间饱满的麦穗,心里满是踏实:“五村一起保穗防害,比单干时稳多了,这就是规模化的好处!”

夜里的技术流动站亮着灯。陆承泽整理孕穗期数据:荞麦壮穗率 92%,鸟害损失率 3%,倒伏加固率 100%;油菜培土追肥 20 亩,越冬肥覆盖率 100%;农具共享调度响应时间平均 8 分钟,工具完好率 98%。“明天要查一遍防鸟网,别被风吹破了,” 陆承泽指着数据说,小吴爹在旁边修 “收割工具”—— 把镰刀磨得更亮,给打谷机的滚筒加了层铁皮;晚秋则在画 “收割预案图”,标着荞麦收割的顺序(先收壮穗田,再收弱穗田)和晾晒区的位置,老陈把预案抄五份,分给各村村长。

十月初五的晨光刚照进孕穗田,五村的人又忙了起来 —— 老周带着流民组查防鸟网,周妻带着妇女们查油菜的土堆,小吴爹在共享站磨镰刀,孩子们则在田埂上插 “护穗牌”,上面写着 “别碰麦穗,它要长粒”。风拂过田垄,饱满的荞麦穗轻轻晃,紫色的穗子映着阳光,像撒了层碎紫晶;油菜的叶片上沾着晨露,亮得像翡翠。远处的防风障立得整齐,防鸟网在阳光下闪着光,技术流动站的培训声飘在田埂上,五村的秋田,正在协同守护里,慢慢朝着收割期迈进,朝着满仓的丰收生长。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