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07章 春播定标传技术,耧车改良保匀苗,管护长效固农耕

正月二十的朝阳刚把新谷田的冻土晒得发暖,雁归村的打谷场就堆起了新麦种 —— 陆承泽捧着 “晋谷 10 号” 种子,在石桌上摆出三堆:“这是核心田用种,颗粒最饱满;这是边田用种,稍次些;这是补苗备用种,单独装袋。” 按娄烦 “春播分等下种,秋收按等收粮” 的老规矩,今天要先在核心田试播,定好行距、覆土厚度的标准,再教邻村的人播种,这样才能保证两村的苗情齐整。

老周牵着黄牛,拉着改良后的耧车走在最前 —— 小吴爹连夜给耧车加了 “调距木栓”,转动木栓就能调整漏嘴间距,从一尺五到一尺八随意切换。“核心田行距定一尺六,这样通风好,还能套种豌豆!” 小吴爹蹲在田埂上,用木尺量出标记,再把耧车的木栓转到对应刻度,“漏嘴对准标记走,保证每穴下种两粒,不多不少!” 周娃跟着跑,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五谷(麦、豆、粟、麻、稻),是张婶特意准备的:“陈爷爷说,春播撒五谷,能保苗旺!” 他时不时往耧车旁撒一把,五谷落在新翻的土里,透着细碎的光。

试播刚开了个头,邻村的李村长就带着十五个劳力来了,小张还扛着新做的木耙:“俺们村的人都想学调耧车,以后自己播种就不用麻烦你们了!” 陆承泽干脆在田埂上摆起 “课堂”,先讲下种量:“每亩地用种三斤,多了苗密,少了缺苗;再讲覆土,用木耙轻耙半寸,不能太深,不然芽顶不出来。” 老周则手把手教邻村的人扶耧车:“扶车要稳,走直线,眼睛盯着田埂上的标记,别歪!” 有个邻村的青年走歪了行距,老周赶紧扶着他的手调整:“别急,多练两遍就会了,俺们刚开始也走歪过!”

仓房旁的边田,周妻带着妇女们正做 “播后管护”—— 她们把去年的陈麦秸剪成三寸长,撒在播种后的垄间,既能保墒,又能防杂草。“李大夫说,麦秸烂了还能当绿肥,一举两得!” 周妻边撒边教邻村的妇女,小吴娘则提着水桶,往垄间浇 “醒苗水”—— 水里悄悄加了两滴灵泉水,晚秋蹲在旁边帮着舀水,只说是 “陈爷爷教的,温水浇苗醒得快”。邻村的妇女们学得认真,还在自己的田埂上插了木牌,写着 “行距一尺六,覆土半寸”,是刚从扫盲班学的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晌午时分,耧车忽然出了小故障 —— 漏嘴被土块卡住,下种不均匀。小吴爹蹲下来拆漏嘴,发现是漏嘴内侧不够光滑,土块容易粘在上面。“得给漏嘴内侧磨光滑,再涂层猪油防粘!”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砂纸,边磨边说,流民青年们也跟着学,有的磨漏嘴,有的找猪油,没半个时辰就修好了。李村长看着改良后的漏嘴,笑着说:“俺们村的耧车也得加调距木栓、磨漏嘴,这样播种效率能提一倍!” 小吴爹当即画了张耧车改良图,递给李村长:“照着这图改,保准好用!”

傍晚收工时,互助组的 “春播管护细则” 在槐树下定了下来:每天清晨,巡查组(老周带)查苗情、渠情;上午,浇水组(周妻带)按地块浇水,核心田多浇,边田少浇;下午,除草组(小吴娘带)拔垄间杂草,只拔大草,留小草保墒;邻村则每天派两个人来学管护,学会后回去教自己村的人。“管护记工分,按天算,邻村的人记在互助组账上,秋收后一起兑粮!” 老村长话音刚落,李村长就点头:“这样好,两村的管护标准一样,收粮时也能互相帮衬!”

夜里的仓房,陆承泽和晚秋正整理春播记录:核心田试播一亩,下种三斤,行距一尺六,覆土半寸;边田准备播两亩,明天邻村的人一起帮忙;补苗备用种浸了两批,芽率九成五。“得把这些记录抄两份,一份留村,一份给邻村,这样他们播种时有参照。” 陆承泽边写边说,晚秋则在旁边画 “苗情监测表”,上面标着 “出苗期、分蘖期、灌浆期” 的监测要点:“等苗出来了,每天按表记录,有问题能及时发现。”

正月廿二的晨光刚照进新谷田,两村的劳力就一起播种 —— 雁归村的人扶耧车,邻村的人撒麦秸、浇水,周娃和邻村的孩子则一起撒五谷,田埂上满是 “加油” 的喊声、耧车的 “吱呀” 声、孩子们的笑声。老周扶着耧车,走得又稳又直,漏嘴下的种子均匀落在土里,他回头看,身后的垄间麦秸铺得整齐,水珠在麦秸上闪着光,心里满是踏实:“这互助组没白建,两村一起种,比单干快多了!”

晚秋站在田埂边,看着两村的人一起忙碌,心里暖融融的。她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梳齿间还沾着麦秸的细屑 —— 春播定了标,技术传了人,管护建了制,互助组从应急转向了长效,这就是第三卷农耕规模化的样子:不是一个村的单打独斗,而是多个村的抱团前行;不是靠经验蛮干,而是靠技术和标准稳干。

夕阳西下时,三亩新谷田全播完了 —— 垄间的麦秸像铺了层金毯,渠里的水顺着垄沟流进土里,五谷的碎粒在土里酝酿着发芽。老周牵着黄牛,和邻村的人一起坐在田埂上,分着张婶送来的糜子馍:“等苗出来了,咱们一起查苗;等分蘖了,一起追肥;等收粮了,一起打谷!” 李村长咬着馍,笑着点头:“好!两村一起种,一起收,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渠沟里的水映着夕阳,泛着粼粼的光,流向远方的山坳 —— 那里,泉眼的水还在流,新谷的种还在醒,而雁归村和邻村的互助组,正踩着春播的节奏,把规模化农耕的希望,种进每一寸翻松的土地里。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