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05章 开春耕牛挂红绸,浸种夯渠备新田,互助同心抗春寒

正月十三的晨霜还凝在田埂上,雁归村的打谷场已响起铜铃 —— 老周牵着公社调配的黄牛绕场走了三圈,牛头上缠着张婶连夜绣的红绸,绸角系着周娃捡的野鸡毛,在风里飘得欢快。按晋北娄烦的老规矩,“开春耕牛挂红,全年五谷丰登”,这是流民们在雁归村的头次春耕仪式,连王大爷都拄着拐杖赶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拌了黑豆的麦麸:“给牛吃点精料,力气才足!”

“得按老法子来!” 老村长蹲下身,把碗里的麦麸倒在牛槽里,黄牛甩着尾巴嚼得香甜。陆承泽扛着犁跟在后面,小吴爹已调好了犁犋 —— 两牛拉犁的木架擦得发亮,犁尖沾着新磨的钢光。老周攥着牛缰绳,往手心吐了口唾沫:“俺们流民组先试犁!” 他吆喝一声 “驾”,黄牛踏着晨霜走进新谷田,犁尖插进解冻的土地,翻出黑油油的土浪,混着雪水的潮气扑面而来。周娃跟着跑,手里举着老陈写的 “春耕大吉” 红纸条,踩在翻松的土地上喊:“爹,这土比去年软!”

场边的仓房里,另一番忙碌正酣。陆承泽把 “晋谷 10 号” 新种倒进陶盆,按农技站的法子加温水浸种,水面飘着层草木灰 ——“草木灰能消毒,还能补钾肥”,他边搅拌边说。可刚过正午,墙角的温度计就往下掉,晚秋摸了摸陶盆外壁,凉得像块冰:“这倒春寒来得早,水温不够发不了芽!” 小吴娘赶紧抱来柴禾,在仓房角落支起小火炉,却又怕温度太高烫坏种子。晚秋悄悄往温水里滴了两滴灵泉水,指尖刚碰到水面就泛起细微波纹:“陈爷爷说过,用旧棉袄裹住陶盆保准暖!” 众人七手八脚用棉袄裹住盆,老陈扒着棉袄缝看:“明早准能冒白芽!”

村西的渠沟旁更热闹 —— 十五个劳力分成三队,邻村的李村长带着五个木工扛着木杵赶来,小张手里还提着两袋石灰:“俺们村凑的,夯渠壁用得上!” 小吴爹站在渠沟里,用木锨拍着渠底的土:“先夯三遍底,再砌闸座,榆木闸框得嵌进三尺深!” 流民青年们举着石锤砸夯,木杵夯在土上 “咚咚” 响,震得渠边的积雪簌簌落。周妻带着妇女们送来热糜子粥,碗沿结着薄冰:“俺们在家积了三车粪,明早拉去新田!” 李村长喝着粥笑:“这就是互助组的好处,一人缺力众人帮,比单干强十倍!”

傍晚收工时,老村长把大伙聚到槐树下,地上摊着张新画的互助组分工图:“按自愿互利原则,分成耕牛组、修渠组、积肥组,换工记账,月底兑工分!” 这是雁归村第一个常年互助组,老周在 “耕牛组” 下面画了个圈:“俺们流民组有六个劳力,包三亩新田的翻耕!” 小吴爹则在 “修渠组” 添上邻村的名字:“两村合修渠,闸座共用,浇水按田亩分!” 陆承泽忽然指着天边:“那云发灰,怕是要下雪,得赶紧给浸种的陶盆加层棉絮!”

夜里果然飘起了雪,仓房的油灯亮到半夜。陆承泽和老陈守在陶盆旁,不时掀开棉袄查看 —— 种子果然冒了白芽,芽尖嫩得像玉簪。老陈摸着芽尖笑:“这互助组没白建,换去年单干,哪能这么快护住种子!” 渠沟旁的工棚里,小吴爹和邻村木工正给闸框刷桐油,火光映着他们的脸,小张忽然说:“俺们村也想种晋谷 10 号,等渠修好了,能不能教俺们浸种?” 小吴爹拍着他的肩:“都是互助组的人,咋能不教!”

正月十五的晨光刚破雪,新谷田已热闹起来 —— 互助组的劳力们排着队翻地,黄牛的铜铃响彻田埂;渠沟里的夯声更急,石灰拌的泥浆抹在渠壁上,泛着青白的光;仓房里的种子已发齐芽,装在铺着纱布的陶盘里,像撒了层碎玉。周娃捧着发芽的种子跑向老周,红绸在牛头上飘得更艳:“爹,这芽能长麦穗不?” 老周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翻松的土地笑:“能!等渠水通了,这田能收三十仓谷!”

晚秋站在槐树下,看着互助组的红旗在雪地里飘 —— 红旗上 “农耕互助会” 五个字是老陈写的,墨迹虽淡,却透着一股子劲。她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梳齿间还沾着晨霜的潮气,心里忽然踏实:这春耕的第一步,踏得稳当。只是天边的灰云还没散,倒春寒的影子藏在云后,像在提醒他们:接下来的路,得靠大伙攥着劲走。

渠沟里的夯声又响了,和牛铃、欢笑声混在一起,穿过雪雾,飘向远处的山坳 —— 那里,泉眼正等着渠水来引,新谷正等着泥土来养,而雁归村的互助组,正踩着春寒,把希望种进翻松的土地里。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