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 第420章 揠苗助长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420章 揠苗助长

作者:辣酱热干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6 00:52:04

第420章 揠苗助长

“你都没上灵山,老衲怎么离你而去?即便你上了灵山,老衲改投别派,也和你一个佛陀坐下小比丘尼无关。”老和尚没好气道。

“可你改换了门庭,怎么对得起燃灯佛祖?”小羽道。

老和尚道:“为何对不起他?老衲又不是他门人弟子。

灵山部派众多,他是部派之主,老衲也是部派之主。

老衲投奔谁,都和他无关。”

小羽惊道:“你身为部派之主,竟率先投敌,太没担当了吧?”

“老衲的部派只有老衲一人,而且老衲的部派,虽属于古佛派,却和释迦摩尼不是敌人。

因为老衲过去没当过‘灵山之主’,现在、将来都不会去争夺‘灵山之主’的位置。”老和尚道。

小羽嘴角轻轻抽出,“你孤家寡人一个,还当什么部派之主?”

老和尚淡淡道:“老衲当初和燃灯一起聆听阿弥陀佛讲道,一起成佛。

在接引和准提两位教主圆寂后,按照辈分排序,老衲连灵山之主都当得,做个部派之主咋了?”

小羽惊道:“怎么‘教主’也会圆寂?”

老和尚道:“凡人和尚的圆寂,是死亡的雅称。

佛的圆寂,却代表了一种大圆满,大超脱。

等你来到灵山,说不得能经常见到接引佛。

他圆满寂灭,已超脱而去,但他还在灵山,又不在灵山。”

小羽茫然道:“我不懂。”

“你若懂,你也是佛祖了。”

确定她已熟练掌握巴利文和梵文,老和尚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就主动引她往城外走。

这会儿他们已来到城外一棵茂盛的菩提树下。

绿色的树叶仿佛镶了金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佛光浓郁得都让人以为有几百个佛陀藏在树枝间。

“这该不会是如来佛祖当初悟道的那棵菩提树吧?”小羽惊叹道。

老和尚拉她盘坐在树下,“是老衲在五十万年前,初到灵山听阿弥陀佛**后,用准提佛赠送的一粒菩提子,栽种出来的菩提树。

它种在灵山,也种在老衲心里,是老衲的‘菩提根’,现在借给你感悟无量佛法。”

不晓得是不是错觉,小羽感觉自己智慧神通在发生某种蜕变。

变得更圆润,更有灵性,更加适合领悟佛法。

刚才聆听的佛经,此时又有了全新的感悟。

这是很明显的变化,她本不该怀疑是错觉。

可她现在在梦境中,梦中的感觉不等于真实。

“要炼心,你得先知道心是什么,心在何方。”老和尚道。

小羽摸了摸胸口,“心是我居住在心脏里的‘神’。”

老和尚点头道:“你的回答里包含了两个部分,既说明心乃‘识与知’,又认为‘识知之心’在身内,对吧?”

“嗯,识知之心在身内。”小羽道。

老和尚道:“既然识知之心在身内,你为何看不到自己的脏器、血管和肌肉?

要知道‘看’和‘感受’,是识知的基础。”

小羽知道老和尚在打“禅机”,而不是在跟自己研究生物学、解刨学。

她稍微想了想,道:“难道识知之心在身外?我们最先看到外物,认识到外面的环境,很难认识自己.也不对,心若在身外,心和身就分开了。

心的识知,和身的感受没关系。

可身体的感受,是心之感受的一部分,不可能身体有感而心无觉。”

她凝眉陷入沉思,老和尚就静静看着她。

片刻后,小羽道:“我心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它不在任何地方。”

老和尚道:“乌龟背上长了毛,兔子头上有角,你可曾见到?”

“没有,兔子头上没有角,乌龟背上没有毛。”小羽道。

老和尚道:“是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那么虚头巴脑。

你非草木石头,你有心,你的心肯定存在。

可你的心若不在任何地方,那它就不存在,这不矛盾吗?”

小羽纠结道:“心不具体存在于某处,它是众多感知的集合,它分散在我身体各个部位,也分散在天地间。”

老和尚道:“你的眼睛瞎了,你的心变了吗?”

“没变。”小羽道。

“可你说,你的心分散于全身各处,自然也在眼睛里。现在眼睛都瞎了,识知之心还不变?”老和尚道。

小羽道:“变了。”

老和尚道:“能随外物而改变的,不是你真正的心,你认错了自己的‘心’。

连‘心’都认错了,你还炼什么心?

就比如,你明明想练拳,却把脚当成拳,能练出什么效果?”

“真正的心.是什么?”小羽有些茫然了。

“真心不生不灭、永恒唯一。找到了真心,你才能成为不生不灭之佛陀。”老和尚道。

“让我再想想”

小羽使劲抠脑袋,不一会儿便将一头秀发弄成鸡窝样儿。

“大师,我的心在哪,我的心是啥?”

“继续想。”老和尚淡淡道。

小羽又挣扎片刻,道:“我现在正在寻找自己的心,是我的心在主导这一过程,这就是我的心。”

“唉,你虽有点慧根,却终究见识浅薄、阅历太少,道行更浅。”老和尚叹道。

“我压根没道行,您稍微给点提示呗。”小羽道。

老和尚沉吟道:“如果是正常的佛法教学,你必须要自己找到答案。

至少接近答案,老衲才能出言提点。

只有自己找到的答案,才真正属于自己。

找到了,境界便达到了。

从别人那获知答案,反而会成为阻扰你前进的‘知障’。

唉,可惜现在没有几百、甚至几千年时间,让你慢慢感悟。

老衲无奈,大概只能揠苗助长了。”

小羽从他表情和语气中看到、听到很多遗憾和纠结。

“别的佛陀都经历过这一步?”她问道。

老和尚点头道:“这是成佛路上‘叩心之关’,在灵山又叫‘七处征心’。

如来佛祖麾下有两位惊才绝艳的弟子,一个是阿难,另一个是金蝉子。

阿难修行万年后,在一日之内完成七处证心,最后得佛祖指点,找到‘真心’。

金蝉子不用任何人指点,自己找到了‘真心’。

其惊才绝艳,甚至超越了释迦牟尼本人。”

小羽问道:“大师了多少时间完成‘七处证心’,可是自我开悟?

我距离‘七处证心’还有多远?”

老和尚道:“老衲佛性较差,折腾了三十万年,才勉强完成七处证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