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市易司司正
陆云逸进京的消息飞速传播,
还不等他换洗完干净衣物,
整个京城的六部九卿及诸位都督,便都知道他回来了。
不知为何,一众大人心中突兀生出一阵警惕。
这年轻人最擅长的便是折腾,
如今宫中将他召回,想来不会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陆云逸在府邸中清洗身子,换上崭新朝服。
除却黝黑干裂的脸颊与深陷的眼窝,
他倒不像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反倒像刚参加完科举的学子。
莲楼的管事苏晚蘅正帮他系着腰带,整个人兴奋异常,脸颊红扑扑的,眼中满是喜悦。
“大人,您怎么突然回来了?
让奴家都没个准备,也没好好打扮。”
陆云逸笑了笑,抬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京中有急事,没来得及通传,你在莲楼做得如何?可还轻松?”
苏晚蘅连连点头。
“大人,奴家清闲得很。”
“那就好,别累着。去吩咐备马吧,我要进宫。”
“是,大人.”
不多时,十几匹战马离开了西安门三条巷。
这里距皇城仅一条街之遥,
陆云逸以最快速度赶到宫门口,
一眼便望见身穿银甲、在门口等候的郭镇及他身边的军卒。
陆云逸粗略一打量,脸色凝重,
相较于以往,皇城门口的守卫至少增加了一倍。
而且,不远处的哨塔上,也有军卒手持万里镜观察。
事关朝廷威严,这在以往是绝不允许的,
毕竟宫中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需要顾及**。
显然,如今这局面,已无需再顾忌这些。
“陆大人,跟我来吧。”
郭镇在前方引路,正要带他进入皇宫,
可到了门口,陆云逸却看了看左右侍卫,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不需要检查一二吗?”
郭镇一愣,呆呆地站在原地,一种从未有过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这个问题,完全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陆大人,您是二品大员,无须搜查。”
陆云逸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跟着郭镇走进皇城,他却始终在沉思。
行至御道中,望着两侧朱红宫墙与远处巍峨大殿,陆云逸终究还是开口了。
“皇城乃机要重地,即便是朝廷大员,也该仔细搜查,
杜绝携带对朝堂不利之物入内,尤其是在这等关键时候。
散衙之后,你去趟太子府,我曾给太子呈过一本关于府邸防务的书册,你们取回来看看。
至少方才的宫门处,便有诸多疏漏。”
郭镇眼中闪过疑惑,
没想到眼前这人竟还为太子府谋划过防务。
“多谢陆大人,敢问门口有哪些疏漏?
若是可以卑职稍后便派人整改。”
“哨塔与瞭望台修得太过明显,不过也无需改动,
只需在其他地方增设几个隐秘观测点即可。
正南方向要设一个易被察觉的观测点,用作诱饵,
那里最为显眼,稍懂军镇防务的人都能找到。
真正的观测点设在西侧钟楼上,
那里距离远,且人流稀少,而且能看到整个门口大街。
再者,城门守卫这般森严有何用?
难不成真有人敢攻打皇城?
有这等兵力,不如分散到皇城各个角落,
让所有人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禁军身影。
既能震慑宵小,也能营造紧张氛围,
即便有人心存谋划,也需收敛几分。
最重要的是,为何不对朝中大臣搜身?
如今都已这般局面,还需顾及什么体面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郭镇哑口无言。
即便皇城防务是他亲自参与、苦心经营的,
可也不得不承认,身旁这位陆大人说得极对!
尤其是宫门处那许多禁军,
仔细一想,似乎真没什么实际用处。
“陆大人,我这就将此事上禀!”
陆云逸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四周,
只觉这宫墙格外压抑,甚至处处透着危险。
“敌人在内不在外,事情难办是必然的,但再难办,也得办。”
“明白了。”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靠在椅上闭目养神,
桌上摊开的文书足有十几本,皆是未批阅的棘手公文。
身旁的大太监大气都不敢出,默默站在不远处,眼神警示着殿内宫女、太监,
让他们安分些,莫要触了龙颜。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一名小太监快步走入。
大太监连忙迎了上去。
“公公,陆大人已到殿外。”
“好,知道了。”
大太监返回上首,见陛下仍双眸紧闭,
正犹豫该不该叫醒他,
朱元璋沉稳沙哑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谁来了?”
大太监一个哆嗦,连忙躬身回话。
“回禀陛下,是北平行都司的陆大人到了,如今就在殿外。”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眸中锐利一闪而过。
“让他进来。”
“是!”
不多时,身穿朝服的陆云逸快步走进武英殿。
他行进间步子规整,不大不小,
浑身透着一股刻板劲儿,与他年轻的年纪颇为不符。
“臣陆云逸,拜见陛下!”
朱元璋坐在上首,静静打量着他,
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长途奔袭的疲惫,以及一丝沉重。
“辽东的事进展如何?”
“回禀陛下,辽东与大宁的道路已开始修缮,
大宁城也在积极筹备,如今已然动工。
双方相向施工,若工程顺利,明年年底便能修通!”
朱元璋眼中赞赏一闪而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张构弹劾你擅自在边境动兵,还与潘敬一同向高丽索要钱财,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并无此事,
修路所用银钱,乃是朝廷调拨、地方大户筹措,再加上向外拆借而来。
臣曾测算过,这条道路需白银二十七万两,
除却朝廷调拨的十万两,
两地都司只需筹措十七万两,便能确保工程顺利。
且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向来是百姓安居之地,赋税充足,完全能从容应对这笔开支。”
话音落下,朱元璋身旁的大太监连忙低下头,
心中暗自佩服这位陆大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若是大宁、辽东都算安稳,那这天下岂不是早就太平盛世了?
“呵呵.”
朱元璋嗤笑一声,语气平淡。
“年纪轻轻,倒学会了满嘴胡言,等过些日子张构回来了,你与他当面对质吧。”
“是,陛下。”
陆云逸躬身一拜,与他预想的相差不大,
作为坚定的迁都支持者,
只要他不犯谋逆大罪,其他事情皆有转圜余地。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局势下,
这份立场,更显可贵。
“给他搬个座,等韩宜可来了,你在旁旁听。”朱元璋淡淡开口。
陆云逸正疑惑间,
一旁的大太监已动身,端着一个软座走了过来。
陆云逸也不客套,直接坐下。
他本想与陛下说说边疆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