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804章 小人物的阴差阳错

第804章 小人物的阴差阳错

锦衣卫的热闹很快就吸引了六部衙门的注意,

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大人走出衙门,踮脚张望,希望能看清锦衣卫发生了什么。

同时,他们都是一副见得惯狗咬狗的模样,

甚至还在心中暗暗为双方加油。

勋贵与锦衣卫,

打,大打特打才好!

很快,五军都督府也有人走出来看热闹。

当他们发现主角是俞通渊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想要上前劝架,

其他人,大多也是一副乐见其成的模样。

这二人在朝廷上算得上是臭名昭著,

一人乖张横行,另一人半路跳船,名声都不是那么好。

鸿胪寺卿刘思礼走出礼部衙门,视线远眺,

当看到两个熟人针锋相对后,他的眉头猛地一跳,

不知为何,一股畅快开始在心中弥漫。

这两人可都是他的仇人啊,如今居然都闹起来了?

几番打探,刘思礼才知道事情原委,

脸上没有了刚刚看热闹的刺激,反而多了几分凝重。

俞启纶死了?死在了锦衣卫手中?

这个消息飞速蔓延,不可谓不大!

礼部尚书李原名站在刘思礼身旁,若有所思地开口:

“刘大人,锦衣卫如此做事,可是坏了规矩啊。”

刘思礼眼睛微眯,对于这位礼部尚书,他可是十分忌惮,京中几乎不可能有事情瞒得过他。

“毛骧还真是睚眦必报,不过死了一个千户、一个百户,就要杀人家的儿子。”

李原名苍老的眸子中闪过若有所思,

侧身瞥了一眼刘思礼,笑呵呵地开口:

“二者在朝堂上都不曾站稳,都要立威,互不退让也是理所应当。

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此话一出,一直在旁默默站立的礼部右侍郎张智,

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刘思礼,明亮的眼底闪过一丝忌惮。

在先前的风波中,应天商行已经展现出了不亚于锦衣卫的本领,

想要做到渔翁得利,轻而易举。

感受着一侧传来的审视目光,

刘思礼平淡如常,淡淡开口:

“李大人,他们这是狗咬狗,可不是什么鹬蚌相争。”

“呵呵。”

李原名一愣,干笑两声,

显然也没有预料刘思礼居然如此大胆。

不过转念一想,都已经是生死仇敌了,也就没有必要再顾忌。

“唉。”

李原名叹息一声,有些感慨地说道:

“都是朝堂大员,总是这么争斗,影响不好,更何况还是在宫中。

张大人,你去劝一劝,

要打去衙门里打,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是。”

面容和煦的右侍郎张智拱了拱手,向着锦衣卫衙门而去。

等到他走后,李原名看向五军都督府所在位置,找寻了半天,说道:

“陆大人居然没来看热闹,真是怪哉。

听说,毛骧为了赔莲楼的四万两银子,可谓是求爷爷告奶奶,

东拼西凑,这才堪堪凑上。

现在锦衣卫遭灾,陆大人不出来拍手叫好,本官还是有些不习惯。”

此话很有深意,刘思礼听得明白,不过他的反应也极快,笑着说道:

“云逸这个孩子向来喜欢安静,这等热闹事他很少参与。

而且,他在京城根基尚浅,现在说不定都不知道此事。”

“呵呵。”

李原名含笑点了点头:

“不知道好,不知道好啊。

有些事情知道了反而麻烦,不知道的话能避不少灾祸。

对了,刘大人,应天建筑商行准备什么时候营业接客?

我听说最近京畿不少村落都派人在京中常驻,就为了等这一日啊。”

刘思礼眉头一皱,没有正面回应,

而是一边看着不远处的争吵,一边开口:

“应天建筑商行不归应天商行统筹,下官也不知该何时营业。

只是,最近建筑商行的人在铺子里才买了许多物件,想来是快了。”

李原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发问:

“刘大人,对于市易司的主官,刘大人心中有何人选?”

“市易司?”

刘思礼一愣,脸上涌出一丝荒谬:

“尚书大人,下官不过是一个四品的鸿胪寺卿,对于这等正二品的官职,还不能妄言。”

“刘大人,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了,那本官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尚书大人尽管直言。”

李原名点了点头,说道:

“市易司一事已经在京畿之地传开,

各地士林学子对此纷纷反对,认为朝廷不应该干涉商贾之事。

还有不少人给礼部衙门送上文书,现在本官的衙房里就有几箱,

恰好刘大人对商贾之事娴熟无比,

本官是想问问,陛下真的准备开市易司?”

顷刻之间,这番言语就将刘思礼的思绪从前方争吵打斗中拉回来,

锦衣卫与俞通渊的矛盾在这一刻也变得微不足道。

刘思礼知道,随着时间流逝,

朝堂上这些浸润已久的大臣会慢慢回过味来,

眼前的李原名,就已经察觉到了端倪。

沉默了许久,刘思礼轻声开口,并且笑了笑:

“陛下的决定,下官还不能知道。

只是,建筑商行与应天商行总是这么游离于朝廷之外,也不是办法,

虽然商贾之事卑贱,

但这世上少了钱财。任何事都难以为继。

既然商贾如此重要,那为何朝廷要将之排斥在外呢?”

“哦?”

李原名藏在袖子里的手掌轻轻搓动,苍老的皮肤褶皱连连,他想到了许多。

并且看到了日后可能存在的风波,

若按照刘思礼的意思说,商贾是要登堂入室了。

作为礼部,如何解释这等事、如何应对这等变革冲击,是一大难题。

刘思礼继续开口:

“李大人,商者无域,只有买家卖家之分。

若有足够的钱财可赚,不论是南方的土人还是北方蛮夷,都是能够合作的对象。

屡禁不绝之下,为何不将如此重要之事给朝廷掌控呢?

算不上两全其美,至少也能保证一时的安稳。”

李原名陷入沉思,过了许久他叹息一声:

“有史以来,商贾可都是不入流之人啊,如何登堂入室?”

刘思礼坦然一笑:

“李大人,在我大明立国之前,扒皮实草、民告官之事也是古未有之。

既然这等事都能做,几个商贾算得了什么?”

“此言有理。”

“应天商行的重要想来不用下官说,

这等国之重器,若真交由民间,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还不将石头搬开?”

刘思礼整个人带着一股云淡风轻,似是超然物外,继续道:

“下官是边疆之人,时而是金人、时而是宋人、要么就是元人、现在是明人。

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在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举不可取,

但下官觉得,能医就已经不错了。

大明商贸愈发繁盛,再去做那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之事,那是自欺欺人。”

李原名轻抿嘴唇,清亮的眸光中时而闪过精光,

过了许久,他发出了一声叹息:

“本官老了,对于这些道理,有些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但万事万物总是要向前走,

不论变化好与坏,动了总是没错。

刘大人,鸿胪寺卿的官职做得如何?可还顺心?”

“尚可。”

刘思礼有些诧异,不明白他提这件事是做什么。

“刘大人若是做得不顺心,可以来礼部任职。

本官年纪大了,精力不够,一些事情都压在了张大人身上,

可偏偏张大人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有个年轻人来,我等二人的担子就要减轻许多啊。”

刘思礼有些震惊,此言表示的拉拢之意几乎不加隐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