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549章 山腰落日 雁背斜阳 故人难见

第549章 山腰落日 雁背斜阳 故人难见

临近傍晚,夕阳缓缓西沉,

橙红色的余晖如轻柔纱幔,将整个陆府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黄之中。

陆云逸身着常服,慵懒地靠坐在躺椅上,

迎着那渐渐黯淡的微光,眼神放空。

一旁,侍女小红手持一本医书,有气无力地小声念着,

声音仿佛催眠曲,不仅让陆云逸听得昏昏欲睡,

就连小红自己也哈欠连连,念得无精打采。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身穿甲胄的冯云方行色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严肃。

陆云逸警惕地看了过去。

“何事?”

“回禀大人,宫中传下旨意,

命大人以及都督府一众官员出城迎接征南大军凯旋归来。”

陆云逸微微一怔,抬眼望了望即将隐没于山峦后的太阳,面露疑惑:

“不是说明天下午才到吗?”

冯云方同样满脸困惑,解释道:

“大人,来送信的吏员说,

颖国公带着前军先行一步,现在已经快到应天城了。”

听闻此言,陆云逸立刻坐直了身子,

一旁的小红也瞬间来了精神,急忙上前将他扶起,关切地说道:

“老爷,您小心些。”

“去,备甲。”

陆云逸一声令下,抖了抖身子,拍掉身上的瓜子壳。

一刻钟后,他已身披甲胄,

骑上一匹矫健的快马,向着聚宝门疾驰而去。

很快,他便来到了城门口。

此时的聚宝门已被严密肃清,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军卒。

陆云逸一眼便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都督府的几位都督、一众佥事,还有诸位国公都在此处。

他来到沐英身旁,恭敬地拱了拱手:

“拜见岳父大人。”

“来了。”

沐英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和蔼,亲切的模样让一旁的徐辉祖惊愕不已。

他清楚地记得,先前西平侯还一直冷着脸。

陆云逸挠了挠头,问道:

“岳父大人,怎么如此突然?”

沐英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旁的徐辉祖笑着解释道:

“说起来,这事还与你有些关系,

颖国公派人回来,可把我们好一顿骂。”

陆云逸满脸惊愕,原本有些混沌的大脑此刻充满茫然。

他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

发现大家的目光或多或少都投向了自己,这让他更加疑惑不解。

徐辉祖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说道:

“是商行的那个三轮车被颖国公看到了,

他把我们大骂了一通,

还质问如此机密之物为何用在商贾之事上,并且要求我们抓紧时间生产。”

沐英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心情似乎格外愉悦:

“看来从云南到这里这一路,把颖国公折腾得不轻啊。

这翻山越岭的,骡马板车不知道坏了多少。”

听到这里,陆云逸不禁打了个哆嗦。

虽然京军是乘船回来的,但从云南到广西的那段路程,着实艰辛。

大军整整走了将近两个月,骡马不知累死了多少。

要是当时有三轮车这样的物件,行程肯定会顺利许多。

毕竟,无论是马匹还是牛羊,

在翻山越岭和长途跋涉方面,都远不如人。

这时,聚宝门内出现了太子卫队,

他们身着银色甲胄,在傍晚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巍峨雄武,气势非凡。

太子朱标的车辇也缓缓驶来,

到了门口后,朱标探出头来,

望了望远方那蜿蜒绵长的官道和一望无际的青葱麦田:

“走吧,迎接大军。”

“是”

众人纷纷骑上战马,浩浩荡荡地朝着江宁方向行进。

一路上,或许是应天郊外的景色太过迷人,

众人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默默无言,

唯有那轻柔的马蹄声在空气中回荡。

在场的一众大人望着那葱郁的麦田和土黄色的道路,微微眯起眼睛,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

然而,没过多久,

众人的目光便被官道两侧的景象所吸引,纷纷来回张望。

只见官道两侧,一条条如同银色丝带般的平坦道路延伸向远方,

隐约还能看到许多工匠和民夫**着上身,坐在道路两旁休息。

他们眯着眼睛,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黝黑,身上挂着晶莹汗珠。

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

他们没有任何动作,依旧眯着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微风。

陆云逸看了过去,心中感慨宫中行动速度之快。

混凝土最佳且最便宜的配比还没有完全探索出来,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修路了。

而眼前这些身形消瘦的人,

并非真正的民夫工匠,而是屯田卫的军卒。

在陆云逸看来,他们是这世上最辛苦的人。

平日里,他们要开垦荒地、修筑堤坝、平整道路。

战时,他们还要充当辅兵,长途跋涉运送粮草。

甚至有时候,一个屯田卫的军卒作为辅兵前往边疆,

等再回来时,已经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因为他们很可能会留在边疆从事建设工作。

屯田卫这种苦差事,一般只有穷得揭不开锅,下顿就要饿死的人才会去做,

还有一些则是俘虏的敌**卒。

陆云逸曾打听过,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真正上战场,打一场仗。

有没有战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死在战场上,

这样就能给家里留下一笔抚恤金和优待。

然而,整个大明战事不断,

对于这些屯田卫军卒来说,想要上战场却难如登天。

一些正常卫所军,入列将近二十年,

连一个敌军的影子都没见过,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更何况是这些屯田卫的军卒。

如今,应天京畿之地需要修路,

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日夜赶工。

从工程进度和路边那一个个燃烧的火把来看,

是一天十二个小时不停歇地劳作。

对此,陆云逸只能无奈地叹息,他也想不出有什么解决办法。

纵观历史,但凡新朝建立,大多穷困潦倒。

这个时候想要修建大工程,只能依靠这些不拿工钱的军卒。

事实上,陆云逸看过都督府的文书,

在洪武六年以前,仅仅是供应修筑城池民夫和军卒吃饭,

朝廷就几乎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

那时候的前朝余孽被抓了不少,四处抄家才稍稍缓了过来。

现在虽然不至于为粮食发愁,也有了饷银,但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局限,

在没有完备的机械设备之前,只能依靠人力开山辟石。

随着队伍进入江宁,

村落与官道连通的道路大多都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放眼望去,大概有七八条银白色的水泥路正在修建。

陆云逸知道,如果城外工坊生产水泥的速度能够再快一些,

同时动工的道路数量可能会再增加一倍。

陆云逸看向身旁同样在关注施工情况的岳父,轻声问道:

“岳父大人,朝廷对这些屯田卫的军卒,有没有什么后续的安置计划?”

沐英转过头,眼中有些诧异,明白他所问何事,摇了摇头:

“屯田卫虽存弊端,但就目前而言,带来的好处能让朝廷忽视这些弊端。

而且

屯田卫还远远不够。

云南打算在明后两年设立四个屯田卫,

主要负责景东的重建和荒地开垦工作。

至少在现阶段,屯田卫的军户越多,对大明越有利。”

“不过.”

沐英突然笑了起来,拉了拉马缰,靠近了一些:

“多亏了甘薯,原本朝廷计划明年在各地开设数十个屯田卫,现在只剩下云南的两个了。

到时候,如果甘薯种植得好,无论在哪里都不怕虫害,

那么屯田卫的开设也就不用那么急迫了。”

听到这里,陆云逸面露惊讶,忍不住问道:

“岳父大人,那些未开垦的荒地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这样荒着吧。”

陆云逸深知,开荒是世上最艰苦的事情,

不仅吃得差,干的活还多,每一分力气都是从骨髓里榨出来的。

他小时候曾亲眼见过,承担屯田职责的庆州右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