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425章 走自己的路,军备压制

第425章 走自己的路,军备压制

夜色弥漫,征南大军五万人的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官道上。

中军位置,颍国公傅友德一番问询,神情愈发温和,

原本严肃的嘴角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笑容。

他看向曹国公李景隆,笑道:

“九江,此事做得不错,我如此急匆匆的追击,

就是怕阿资重新回到越州,据城而守,凭借附近的土人休养生息,壮大队伍。

没想到,尔等先人一步进入越州,倒是让我省了很大工夫。”

说到这,傅友德笑了出来,脸上的点点伤疤狰狞恐怖,眸光锐利,一阵威势开始弥漫:

“如今,阿资被困越州外,败局已定,此番平叛,你有大功。”

听到此番夸奖,曹国公李景隆没有觉得欣喜,反而觉得尴尬万分。

他不停地挠着头,嘿嘿傻笑,时不时地看向陆云逸,

发现他脸色平静到了极点,像是根本没有撒谎一事。

这让李景隆暗暗佩服陆云逸的厚脸皮,这是二人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如今前军斥候部太过眨眼,功劳越多处境越难,适当地分润一二,能让眼前困难少上许多。

顿了顿,李景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便说道:

“我从云逸处所得一本兵书,名为《百战奇法》,其中势斩篇直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

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京军得知阿资在贵州兵败之后,便决定突飞猛进,可没承想越州城阿资根本没有派人留守,我等轻而易举入城。”

颍国公傅友德点了点头:

“叛军大多临时起意,没有详细的准备,也没有对后续战事的统筹,

往往看了前面,顾不得后面。”

说到这,傅友德看向身旁的三名年轻人,提醒道:

“兵书可以看,但不能照搬其上方略,

任何战法都要因地制宜,

有的时候方法笨,甚至看起来蠢,

但放在合适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兵法。

你们还年轻,多想一些属于自己的战阵之法,

至于前人所言,看看即可,不必在意。”

此话一出,李景隆与周遭的一行将领面露疑惑,他们有些不懂此言是什么意思。

傅友德看了看李景隆,轻笑一声,提醒:

“兵书都是古人所做,了解其意即可,

战场厮杀随着兵器以及攻杀军械的制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支完整的军伍,需要装配、各司其职的军队有很多,远超古人战阵。

就如大明,立国之时火器只是在战场辅佐之用,制造烟雾。

真正结束战斗靠的还是刀兵弓弩,甚至大炮都只是用来惊马。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呢?

若说先前军中还有一些迟疑与不确定,现在则下了定论。

麓川的战报本公看了,

火器在其中取得的战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甚至能与耗费颇大的骑兵一较高下。”

颍国公傅友德语气沉重,脸色凝重,娓娓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周遭一众将领都竖起耳朵听着,

国公亲自讲述战场形势变化,此等遭遇,足以抵上万金。

颍国公傅友德继续开口:“这一点陆云逸就做得极好,

不论是从战场布置还是战时目标的选择上,我看不到任何前人的影子。”

说到这,颍国公看向陆云逸,眼中带着浓浓的欣赏,语气温和:

“平日里看兵书吗?”

陆云逸神情凝重,点了点头:“回禀颍国公,看的。”

李景隆在一旁兴冲冲补充道:“傅爷爷,云逸整日都在看兵书!”

颍国公长舒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很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的兵书看对了,也不怪蓝玉在信中对你不吝赞美,的确极好。

若是早一些相遇,本公可以收你为关门弟子。

本公的几个儿子,行军打仗没一个争气的,到时毕生所学都可以传授予你,也算是后继有人。

奈何,被蓝玉抢了先,就随他吧。”

此话一出,在场不知多少人将眸子投了过来,眼中隐隐带着羡慕。

陆云逸倒是脸色平静,只是在心里不停喊着不要说了,

本就显眼,今日所言定然会被传遍军中,

到时谁都知道边疆出了个被两位国公争抢的将领。

顿了顿,陆云逸拱手抱拳:

“多谢颍国公厚爱,卑职是北地边疆之人,所学都是草原战阵,

颍国公之厚爱,请恕云逸无福消受。”

“呵呵.”傅友德干笑两声:

“天下军事,一通百通,

只要肯钻研,不自大,

北边草原的仗能打,西南山林的仗同样能打。”

他看向李景隆与沐春,叮嘱道:

“你们二人年纪轻轻骤登高位,靠的都是父辈遗泽,不知功勋来之不易。

但越是如此,尔等打仗越是要小心,万万不可自大,

只要小心谨慎,凭借大明兵马强壮、甲胄精良,

就算是输,也输不到哪去。”

“更不要故步自封,世人都说学海无涯,战阵一道也是如此,

若是停滞不前,就会被人甩开。

战事打不赢,以往的战果再辉煌,也要落得狼狈归家之场景。”

沐春与李景隆听进去了,连连拱手:

“多谢颍国公教诲!”

颍国公傅友德看了他一眼,笑了起来:

“行了,本公随口一说,尔等随口一听,

至于真正懂得其中道理,还需要摔几个跟头。

好了,都去吧,我部要全速赶路了,明日清晨,我等在汤池山下汇合!”

“明日?这么早?”

李景隆看了看天色,距离天亮不到三个时辰,

五万人,这么多粮草辎重,需要行进二十里,明早赶到汤池山。

这让李景隆不得不怀疑,真能行吗?

见他如此模样,南征大军右副将军普定侯陈恒大笑起来:

“曹家小子,四条腿的战马跑得虽快,但总要歇着,两条腿的人不用歇!

颍国公所部嫡系在山林中都能一日奔袭五十里,何况是这平地,

若是不惜代价,百里也不在话下。

你们放心吧,快些往回赶,我等在天亮之前就能抵达。”

颍国公傅友德笑容和善,摆了摆手:

“快些回返吧,早些汇聚部下,早些结束战事,

本公年纪大了,还想要多歇一歇。”

听到此话,李景隆便不再客气,脸色变得凝重,朝着二人拱了拱手:

“那我等先行一步,明日清晨与汤池山下会合!”

“去吧去吧。”傅友德摆了摆手。

李景隆与陆云逸沐春拱手拜别,舒缓的马蹄声顷刻急促起来,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消失在了视线中。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普宁侯陈桓脸色凝重,面露感慨:

“大人,英雄出少年啊,咱们这般大的时候,还是大头兵呢。”

陈桓是傅友德的嫡系,洪武四年就跟随傅友德征蜀地,

十四年又征云南,后因征云南有功,于洪武十七年封侯。

二人共同征战二十年,感情深厚,说话也就无所顾忌。

傅友德笑了笑:

“英雄出少年者不知多少,可功成名就者少之又少,且看吧。”

陈桓见他又笑了,脸色古怪起来:

“大人,看来您今日甚为欣喜啊。”

“何出此言。”傅友德板着脸发问。

陈桓笑着说道:“自从领了朝廷的差事后,您一直都是不苟言笑,像今日这般少之又少啊。”

傅友德嘴巴微张,来回开合,最后嗤笑一声,抿了抿嘴:

“你啊你,不琢磨打仗倒是琢磨起本公来了。”

“有大人在,西南谁都翻不了天,哈哈哈。”陈桓大笑起来。

傅友德不知想到了什么,面露感慨:

“本公身旁都是如你一般的老头子,也不见几个年轻人,今日见了这些年轻人,本公觉得自己都年轻了不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