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310章 麓川战事分析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10章 麓川战事分析

作者:抽象派作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00:50:48

第310章 麓川战事分析

“经济?”

在场众人面露疑惑,不由得在心中仔细思索此等词汇是何意思。

很快他们便想到了“经邦济世”与“经国济民”这等,但心中有所狐疑。

陆云逸站在上首,沉声开口:

“经济一词就是《汉书》中《食货志》所记载的“食货”,

通指田制、户口、赋役、仓库、钱法等诸多与银钱相关的诸多事。

也是《史记》中《货殖列传》所记载的“货殖”,

指的是商贸往来,以及钱货相关的诸多事宜。

但这并不统筹,也不够具体。

“经济”一词是人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切物质的总称,

今日本将早晨时在侯府中用饭,吃的是小米粥,

百姓农户产出小米的过程是经济,粮商收购的过程也是经济,再

由商户贩卖的过程也是经济,而本将吃了小米粥有力气赚取俸禄也是经济,

总之,一切能产出银钱价值的过程都可以叫经济。”

“今日本将与你们所说的,只是麓川战事中产生的价值分析,原因过程以及结果,

不仅仅基于战场上的刀枪拼杀,而是更为关键的“经济”。”

下方众人眉头紧皱,军中宿将敏锐察觉到了什么,

至于诸多年轻人则是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陆云逸站在上首,继续开口:

“在场诸位家中应当都有生意,做生意有赚有赔,是赚是赔在于成本与收益,

战事亦是如此,并且成本与收益在战事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说完,陆云逸在识字板上又写下了几个大字。

[战争成本的不断追加]

陆云逸转过头来,看了看麓川使臣阿普鹿南,

发现他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不由得面露诧异。

他即刻问道:

“麓川使臣在未出使大明之前,在麓川所担何等官职?”

阿普鹿南脸色凝重,言简意赅:“转运使。”

难怪,陆云逸露出笑容,转运使是唐朝的官职,

主管运输事务,有水陆转运使、诸道转运使、盐铁转运使等,

北宋时转运使曾成为一路最高长官,但在大明又恢复了原本的职位,在麓川亦是如此。

“不知使臣是负责哪一方面的运输?”

“盐铁粮草。”

陆云逸点了点头:

“很好,想来阿普鹿南在麓川中也算是聪明人,那本将就不用过多赘述解释。”

说完,陆云逸继续开口:

“诸位从事的都是有关战事之职,应当知道,

战事一旦爆发,各路工坊民夫以及衙门就会持续运转,并不断增加成本,直至战事打赢。”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阿普鹿南的脸色更白了。

“既然如此,战事成本不断增加,

朝廷在云南地区屯田驻军,修建防御工事,调集大量军队,这里无一不需要钱。

其中军饷、粮食储备、武器军械的采买与维护,

这些都是巨大的战争成本,当然还有军卒的军功以及抚恤。

同理,麓川王国在故元中后期崛起,

利用故元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不稳,迅速扩张势力范围。

军事扩张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战争成本,

包括军队供养、军械制造、领土管理,以及如今对待大明的战事。

这些钱财有多少?双方付出的代价有多少?这些银钱由谁来出?”

陆云逸转过身去,在巨大识字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

[战争成本只能通过打败对方并占有财富来支出]

“这里的财富不是通常所指的钱财,可以是土地、人口、地域控制权以及最为直观表现的钱财。”

陆云逸目光锐利,沉声开口:

“《汉纪·武帝纪》曾言,孝武皇帝奓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凋敝,被称穷兵极武,如今是穷兵黩武。”

“敢问诸位,孝武皇帝征战匈奴四十四年,打败匈奴,获得了什么?

本将给你们提个醒,孝武皇帝征战四十四年,国库空虚,但获得的财富难以想象。”

在场之人眉头紧皱,气氛沉闷,

都是军中人,自然能理解连年征战为了什么,

但获得了什么,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陆云逸扫视四周,沉声开口:

“是正统,中原正统,今日你我以汉儿自居,这就是孝武皇帝穷兵黩武获得的财富。

而获得此等财富的代价是什么?或者战争成本是什么?

匈奴可战之兵被杀十五万,被驱逐至漠北苦寒之地,失去了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人畜锐减,走向衰落。

一个族群的衰落,这便是匈奴向汉朝支付的战争成本。”

“通过孝武皇帝不惜代价征战四十四年最后取胜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陆云逸回头继续在识字板上书写大字。

[战事之经济,乃双方竞相增费,费少者恐难逃败局]

陆云逸转过头来,继而开口:

“因此,战事一开,双方都在不断追加成本,谁追加的成本少,谁就可能成为战败方。

或许尔等心有疑问,此等追加成本不能停止吗?”

“当然不能,双方你来我往,多追加一成,就决定了十成的胜利,

只要将其击败,就可以将战争成本一次性收回,会得到土地人口功绩。”

陆云逸看向面露明悟的冯斌,问道:

“若你来操持大明战事,你会停止追加战事成本吗?”

冯斌连连摇头:“不会。”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这也是陛下以及朝廷的态度,只要麓川想打,要打多久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陆云逸将眸子投了过来,面带笑意:

“麓川会停止追加战争成本吗?”

阿普鹿南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

“不会。”

陆云逸脸上笑容不减,点了点头:

“很好,双方都不会停止成本投入,这便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旋即回身在识字板上书写了几个大字,

[国家规模与战争成本投入]

唰——

此时此刻,不知多少眸子投向了阿普鹿南,

面容中不再是以往的郑重,反而多了几分轻蔑,甚至还有一些怜悯。

他们或许先前还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但此刻,他们心中已经有了懂了,

此战在陛下与朝廷如此坚决的态度下,必胜!

阿普鹿南,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如霜,身体轻轻颤抖。

就连一旁握住纸笔不停记录的麓川年轻人都不由得身体一紧,手掌猛地攥紧。

陆云逸对于他们的反应很满意,将眸子挪开,沉声开口:

“国家以及政权的大小规模,决定了其能够投入到战事中的资源数量,也就是战争成本。

大国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储备,

总结归纳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战争中能够承担更高的成本。

相比之下,小国在资源上相对匮乏,其战争成本往往受到较大限制。

这里举例说明,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一年,

大明朝廷针对北元进行了八次北伐,这就是一次不断追加战争成本的过程,

越到最后付出的战争成本越大,战果以及收获也就越大。

终于,在洪武二十一年,

北元无法继续追加战争成本,被一扫而空,彻底击败。

大明一举夺回了先前所付出的所有战争成本,

人口、土地、牛羊、政权,以及最重要的中原正统。”

话音落下,屋内原本凝重的气氛转而变得轻松愉悦,

所有人都明白,说在北元,意在麓川。

强如北元都在不断追加战争成本中落败,又何谈麓川?

阿普鹿南脸色灰败,几次想要出言反驳,

但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妥,总是就这么反反复复,说不出话。

一向善于争辩的他,在此刻显得捉襟见肘。

陆云逸扫视四周,很满意他们的反应,

“政策的延续是朝廷所面对对困难的问题,

而同样,战争成本的不断投入以及延续,同样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便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陆云逸继续回头在识字板上书写,

[战争成本与国家战略的关联]

“或许可以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战争成本与决心的关联,

朝廷的决心越大,战争成本的投入越高,越是不惜代价。

以北元举例,大明的国家战略是什么?

推翻故元统治,恢复中华正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