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90章 嫡庶之争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0章 嫡庶之争

作者:抽象派作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00:50:48

第190章 嫡庶之争

太子府内,因为说到了沉重之事,

太子与蓝玉从书房中走了出来,行走在太子府的长廊中,

周围绿意盎然,风轻轻吹动,树叶沙沙作响,

但蓝玉盯着前方绿植,却又皱起了眉头,沉声道:

“殿下,府内的绿植不宜过密,若有贼人欲行不轨之事,可以藏在其中,而不被发觉。”

朱标一愣,眼中随即闪过愕然,看向蓝玉指着的绿植,面露无奈:

“舅舅,这里是应天,天下兵马文华汇聚之地,乃天下最安全的地方,

若真有那么多贼人,那外甥不如搬到宫里去住。”

太子成年后需开府建牙,但朱标不是一般的太子,若是住在宫中,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蓝玉大概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轻轻叹了口气:

“殿下,如今不比以往,

以前有外敌,朝野上下一致对外,誓要将北元王庭剿灭,

如今北元覆灭,外敌平定,朝野朝臣难免生出内斗,

此等事情古往今来屡见不鲜,还是要小心一些。”

太子朱标的脸色也凝重起来,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懂,

朝廷在解决外敌后,就面临更为复杂以及更为难缠的内患。

蓝玉继续说道:

“殿下,一路北去,年轻将领被打压一事还未有定数,

若是背后真有什么幕后真凶也就罢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怕就怕没有真凶,是地方官员自发而为,如此就有些麻烦。”

一时间,气氛再次凝重起来,朱标知道他的意思。

大明新立,文武百官都是新提拔起来的贤臣,

可随着时间流逝,承平日久,人心总是会变,

以往有人清廉不贪墨,可能会慢慢变得贪腐,嗜权如命,

为了保住官位以及权势,会不由自主的出手打压后进,

就如现在诸多的年轻军卒被打压一般无二。

此等事情已经出现在军伍中,未必不能出现在朝堂中。

毕竟,此等事在宋元两朝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标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沉声道:

“这些年轻将领被故意打压的事要严办,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要将其幕后指使之人以正典刑,

就算是没有,也要找出一二贪赃枉法之徒,杀鸡儆猴。”

蓝玉重重地点了点头:“殿下,俞通渊一事该如何处置?

他为陆云逸请奏封爵,这分明是将其挂在火上烤,不安好心。”

说到这,朱标脸上露出一些无奈:

“舅舅,此乃阳谋,若是传出去,也要搏一个提携后进的好名声,

此事就先放着吧,不宜大张旗鼓地宣扬。

若是我等一赌气,给陆云逸封了爵,那其他老将封不封?

朝野上下不知多少有功之臣,他们又怎么封?

还是将其晾在一边,等北征大军凯旋的风头过去,

朱笔一划此事就算是过去了,俞通渊等人也说不得什么。”

蓝玉脸上露出一丝遗憾,若是真能顺水推舟,再添一爵位,那对于军伍自然是极好,能激励天下军心。

“殿下,等到论功行赏之时,可不能亏待了北征将士,

五军都督府那边我已经交代过了,大肆封赏,给朝廷军伍壮一壮声势。”

太子朱标有些沉默,最后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舅舅,你也知朝廷的难处,

不仅要考虑武将,还要考虑文臣,

提携了武将就要提携文官,如此才能勉强维持文武平衡,

北征封赏一事,依我看还是不宜大肆宣扬,只在军中传播就好。”

“殿下,灭北元王庭这么大的功劳若是不大肆宣扬,

百姓们心里都不得劲,可能会认为朝廷看不起从军之人。”

蓝玉脸色凝重,继续开口:

“殿下,一路行来.各个城池臣都派人前去看过,

文风愈演愈烈,弃武从文的声音在朝野间盛行,这样不行啊。

文武两道,就如大明的两条腿,哪一条都不能放弃,若是只顾一条,岂不是成了前朝?”

明承元制,但因为宋相隔也不远,

所以宋元两朝瘸腿的教训历历在目,明朝已经在尽力避免。

朱标眼神空洞,就这么木然地走着,眉眼中闪过忧愁,

外敌已破,日后大明要俢与内政,就必须用到读书人,让其治理天下,

如此一来,定然失之偏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想到这,朱标发出了一声叹息,沉声道:

“此事再议,西南的思伦法已经确定要出兵了,依舅舅看,我朝出兵多少合适?”

蓝玉脸色凝重,对于此事他心中已有了一些思量:

“回禀殿下,思伦法号称进兵三十万,真正的可战之兵可能还没有十万,

那我大明自然不是麓川可比,三十万兵我大明轻易可派,

依臣来看,此次平定麓川要尽可能地一劳永逸,军卒越来越好,

但真正作战的精兵,五万足矣。”

听到此言,朱标顿住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蓝玉将其收入眼底,苦笑一声:

“殿下,如今这天下几乎只剩下西南这一场大仗要打,

臣刚刚回京,已经有不少拜帖都投了上来,

纷纷表示要为国尽忠,出兵麓川,

其中一些人都是至正年间就追随陛下的老将,臣真不知该如何拒绝。

索性就让其都去,捞一些功勋,只要不给朝廷添乱即可,

真正打仗的,还是要靠沐英以及朝廷的精锐,至于旁人,指望不上。”

“那朝廷岂不是白出银钱,供养大军。”

朱标发了一句牢骚,但也只是牢骚。

他几乎在心里断定,这个法子递上去,陛下定然会同意,

陛下仁德,对于这些有功,曾为国厮杀之人,朝廷几乎有求必应。

蓝玉面露无奈,刚想说些什么,但太子朱标便摆了摆手:

“事情就交给舅舅与父皇决断吧,我不打算操心此事,

但,这一切都要确保战事顺利,

若是因为人太多而干扰了沐英,到时候沐英上折子,也别想孤为他们说好话。”

“那是自然,都是行军打仗的老手,知道分寸,

他们是看北征大军立了功,心里馋了,想要趁着此机会,提携后辈,

可那些年轻人什么德行,殿下您也知道,

让其天酒地自然是无师自通,让其去打仗..不堪重用。”

蓝玉脸上也适时露出一些无奈,

自从成为征虏大将军后,他可谓是知道了那些军中老将有多么难缠。

二人不知不觉间,已走入了太子府的园之中,前方传来吵闹声,循声望去,

太子与蓝玉都顿在原地。

前方,皇太子妃吕氏静坐于石凳之上,在其一旁有两个身穿华贵服饰的半大孩子,

靠近吕氏,坐在其怀里,稍大一些的是庶长子朱允炆,

稍微矮小一些,坐在一旁石凳上的是嫡次子朱允熥。

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是先太子妃常氏所生的朱雄英,在洪武十五薨逝,追封为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而其母亲先太子妃常氏也于洪武十一年生下朱允熥后薨逝,在其死后,吕氏晋为太子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