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26章 奋勇的激进派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026章 奋勇的激进派

作者:抽象派作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00:50:48

第1026章 奋勇的激进派

武英殿外,陆云逸抵达时,门口已等候着不少人。

打眼望去,大多是翰林院、国子监、太学的学士,还有一些参议,

皆是德高望重的读书人,个个须发白,透着几分儒雅风度。

可他们一见到陆云逸,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对着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有几人甚至不避旁人,话语直白地传入陆云逸耳中。

陆云逸并未在意,径直走到殿前,看向武英侯郭英,躬身一拜:

“侯爷,劳烦通禀。”

郭英没有立刻入殿,只是盯着陆云逸看了片刻,最终无奈叹息:

“最近还是消停些吧,弹劾你的奏疏,都快堆得放不下了。”

陆云逸一愣,没有接话。

不多时,武英殿的大太监出来传召,陆云逸快步走入殿内。

殿内透着几分阴冷,温度比外面低了不少。

上首,明太祖朱元璋身着常服,静静端坐,案上堆着半人高的奏折。

下首,魏国公徐辉祖、吏部尚书詹徽、礼部尚书李原名,还有户部侍郎傅友文肃立一旁,可谓群贤齐聚。

陆云逸走到下首,躬身行礼:

“臣陆云逸,参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他年轻的脸庞,微不可查地叹道:

“明道书院的事,你若说不清楚,门口那些老先生,怕是要用弹劾奏疏把朕埋了。”

陆云逸没想到陛下如此直接,索性直言:

“回禀陛下,臣以为,京中逆党藏匿之地,无外乎两处。”

“哪两处?”

“朝堂与书院!”

陆云逸言简意赅。

在场众人脸色微变,看向他的眼中满是疑惑,

今日他为何如此锐意进取?

难道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朱元璋未作声,陆云逸继续道:

“明道书院山长何子诚,私通逆党、为逆党谋划钱财、广开财路。

而明道书院这等权贵豪绅子弟聚集之地,定然藏有猫腻,便向都察院请了文书,前去搜查。

没想到,还真搜出了实据。”

这话一出,詹徽脸色骤沉。

他身兼吏部尚书与左都御史,可都察院日常事务由袁泰操持,今日之事闹大了他才知晓。

如今儒学书院搜出佛道典籍,都察院想撇清关系都难,

那些读书人,绝不会吝啬笔墨诋毁他。

“詹徽,除了那些佛经,还搜到了什么?可有谋逆的实证?”

朱元璋看向詹徽,打断了他的思绪。

詹徽面露难色,上前一步沉声道:

“回禀陛下,锦衣卫与都督府仍在搜查。

除了这些佛经,还查获了一些违**籍。

至于逆党的其他蛛丝马迹,需等锦衣卫审问后,才能知晓。”

这时,中军都督徐辉祖上前一步,沉声道:

“启禀陛下,都督府吏员与军卒正在加紧搜查,已找到部分教习、学士私德有亏的证据。

稍后臣会整理,呈禀陛下。”

“都是些什么事?”

朱元璋淡淡发问。

“这”

徐辉祖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轻声道:

“启禀陛下,明道书院号称京中第一书院,对外宣称广纳贤才、为国育人。

可臣在书院内查到,许多教习、学士与地方豪绅往来的书信中,涉及大量权钱交易。

一名学子想进入明道书院,至少要向书院缴纳三百两银子作为杂费,这笔钱会用来买些笔墨纸砚,以及冬夏衣裳。

还要给对应教习、学士一笔辛苦费,这笔费用则没有定数。

目前查到数额最多的,是一名叫吕景瑞的教习,凤阳府一名乡绅给了他一千三百两银子,只为求他多关照自己的儿子。”

“一千三百两?”

朱元璋眉心狂跳,放在身侧的手猛地攥紧。

即便如今内帑充裕,一千三百两对宫中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一个书院教习竟能收受如此钱财,远超他的预料。

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个学子,据他所知,明道书院的教习先生,一人带十几个学子是常有的事儿。

徐辉祖也不再顾忌,索性直言:

“启禀陛下,有些地方学子资质平庸,在本地学堂都属末流,

却因家中有钱,便能来应天进入明道书院。

臣还听闻,秦淮河上不少风流才子的名声,多是明道书院学子所造,

而太学与国子监的学子,大多低调收敛。”

朱元璋恍然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唏嘘,似笑非笑道:

“这么说,我大明读书人的名声,是被这些人败坏了?”

“正是!”

徐辉祖声音铿锵,眼中透着恼怒。

他还没来得及弹劾这些读书人,许观的弹劾文书就已递到陛下案头。

既然对方不客气,他也没必要留手。

这时,陆云逸拱手一拜,沉声道:

“陛下,臣以为,明道书院扰乱国朝清明。

读书育人之地,岂能与私利挂钩?

臣恳请陛下查封明道书院,对其中贪赃枉法者严加惩处,对毁坏大明文脉声誉者,处以极刑!”

听到这话,即便不愿出声的李原名也上前一步,轻声道:

“陆大人,好坏之人哪里都有,不能因一小撮害群之马,就诋毁大明文脉。

再者,大明文脉并非靠明道书院支撑,而是靠国子监与太学。

如此酷烈手段,会引得朝堂上下非议。”

陆云逸眉头一挑,继续道:

“李大人,明道书院查到的佛经,扉页上都盖着礼部大印。

您能否说说,这些早该销毁的经文,

是如何逃出礼部,进入明道书院的?”

李原名脸色一黑:

“十五年前,本官还在太学教书,忝为儒士,

如何知晓这些经文的去向?”

陆云逸一愣,他还真不知道此事。

但他眼珠一转,继续追问:

“李大人,礼部执掌天下文教,明道书院如此猖狂,礼部难道坐视不理?

还是这些人做得太过隐秘,

让朝堂上下都未能察觉?”

李原名脸色更沉。

他印象中,陆云逸向来好说话,

今日怎像吃了枪药一般?

“礼部执掌文教,监管的是国子监与太学。

明道书院这等私塾,

即便礼部想管,也无足够人手。

更何况,如今各地除了朝廷设立的书堂,最多的便是这类私塾。

若将其统归礼部管辖、设下条条框框,各地先生如何做到有教无类?”

“本官没读过几年书,却也知道读书明智、为国报效。

明道书院这类地方培养出的读书人,

若让他们恩荫官职,又或者考中举人、进士,去地方做官、治理百姓,那便是大明之祸!”

这话一出,连詹徽都看向陆云逸,眼中满是疑惑,

今日到底是怎么了?

弄出这么大阵仗。

这时,上首的朱元璋沉声道:

“好了,别吵了,明道书院的事,由礼部与都察院联合查办。

若有人谋逆,严惩不贷,

若只是私藏违**籍,抓获涉案人员即可,不得影响书院授课。”

“是!”

詹徽与李原名躬身应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至少事情没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下一刻,陆云逸又朗声道: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说!”

“臣今日听闻,京中百姓因无法兑换宝钞,将户部几个兑钞点的吏员,都押到了京府衙门。

臣以为,自开国以来,民间百姓日渐富裕,手有余钱,如今更是愿意支持朝廷宝钞。

朝廷不能寒了百姓的心,要让他们有钞可、有钱可用,

而非像现在这样,

户部宝钞司每日发放的宝钞,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兑空,九成百姓只能失望而归。”

傅友文原本还在幸灾乐祸,一听这话,顿时嘴唇紧抿、面容僵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