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我!军工天才,搬空毛子 > 第150章 神级电子管,震惊四座!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赵副部长被林野这突如其来的想法,给搞得有点懵。

什么情况?

“游隼”和“护心甲”刚刚在前线打出了震动中枢的辉煌战绩。

全军上下,从將军到士兵,都跟盼著过年一样,等著这两样“神器”大规模列装。

不知道多少个部队,多少个军工单位,正准备拿著项目申请书,踏破他国防科工委的门槛,想请这位“財神爷”也给他们点石成金一下。

结果,这位正主,现在居然说,他不干了?

要转行去搞那个听起来虚无縹緲的“电子工业”?

“小林,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赵副部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部长,我没开玩笑。”

林野的声音很认真,不带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常规武器的潜力,是有极限的。我们把一门炮,一件防弹衣,做到极致,或许能贏得一场战斗的胜利。”

“但我们永远无法贏得整个战爭。”

“未来,是信息的时代。谁能看得更远,算得更快,打得更准,谁才是真正的贏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电子技术。”

野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之前为了『崑崙』项目,在京郊建了一个小型的电子管厂,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我希望,能以这个厂为基础,彻底把我们国家的电子工业体系,给建立起来。”

赵副部长听著电话里,林野那平静却又蕴含著巨大力量的话语,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本能地觉得,林野说得有道理。

这个年轻人的眼光,总是能看到比所有人更远的地方。

可眼下的现实是,三军都在嗷嗷待哺。

陆军想要更强的坦克,海军想要自己的军舰,空军更是天天念叨著新飞机。

这些,可都是看得见摸得著的“铁疙瘩”,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你现在跟大家说,不搞这些了,要去搞一个连產品都还没见著的“电子工业”?

这……这队伍不好带啊。

“小林,你的想法,我原则上支持。”赵副部长斟酌著词句,“但是,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咱们能不能……两条腿走路?”

“部长,我们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林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集中力量,办最重要的事。”

“我需要绝对的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我不想我的项目,再被其他事情干扰。”

林野的话,说得很坚决。

赵副部长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这小子,是在用他现在如日中天的声望和功劳,跟自己“要价”呢。

他是在逼著科工委,甚至更高层,做一个战略选择。

是继续吃眼前的“小灶”,还是下定决心,跟他一起去搏一个看不见的“未来”。

赵副部长感到一阵头疼,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个林野,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他总是能在他以为已经是极限的时候,拋出一个更宏大,也更疯狂的目標。

“好!”赵副部长猛地一拍桌子,“我明白了!”

“你小子,就放手去干!天塌下来,我给你顶著!”

“项目审批,资源调配,你直接给我打报告!谁敢给你使绊子,你告诉我,我亲自去找他们谈!”

“我只有一个要求,让我,让我们,儘快看到你说的那个『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是!”

林野的嘴角,终於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他赌对了。

掛掉电话,林野没有片刻耽搁,立刻收拾行装,当天下午,就坐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

三天后。

京郊,红星电子管厂。

这座工厂,是林野动用“崑崙”项目的配套资金建立的,规模不大,甚至有些简陋。

厂区里,只有两栋三层高的红砖小楼,和几个仓库。

但走进车间,却是另一番景象。

地面是光洁的水磨石,一尘不染。

空气中,没有刺鼻的机油味,只有一股淡淡的,类似臭氧的味道。

一条在国內从未出现过的,半自动化的电子管生產线,正在几名穿著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和帽子的工人的操作下,安静而高效地运转著。

玻璃熔接,阴极喷涂,抽真空,高频焊接……

每一个工序,都显得井然有序。

赵副部长带著几位来自总参、海军和空军装备部的技术专家,走进车间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这里……就是你说的电子管厂?”

一位戴著眼镜,气质儒雅的总参技术部大校,有些难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去过国內好几家生產军用电子管的国营大厂。

那里,更像是传统的机械工厂,车间里人声鼎沸,充满了各种敲打和焊接的噪音。

而这里,安静得像个实验室。

“是的,刘大校。”林野点了点头,带著他们走到了生產线的末端。

在那里,一个工作檯上,摆放著两种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电子管。

左边,是一个小筐,里面装著几十只黄褐色包装盒的苏制“6h8c”型电子管。

这是目前国內雷达和通讯设备上,使用最广泛的通用双三极体。

右边,则是一排排崭新出厂,玻璃外壳晶莹剔透,印著一个红色五角星和“红星一號”字样的电子管。

“这就是我们的產品,『红星一號』。”林野拿起一只新电子管,递给了那位刘大校。

刘大校接过电子管,仔细端详著。

入手的感觉,似乎比苏制的要更轻一些,做工也明显更加精致。

“外表光鲜,可不代表性能。”

旁边一位来自空军的专家,撇了撇嘴,显然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抱有怀疑態度。

空军的机载设备,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是最高的。

振动、过载、温差……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他们被苏联人的劣质电子管,坑得太惨了。

“王专家说得对,性能,才是检验產品的唯一標准。”

林野笑了笑,没有反驳。

他带著眾人,走进了旁边的一间测试实验室。

实验室的中央,摆放著一个巨大的测试台,上面布满了各种仪表和示波器。

“我们来做一个最简单的,也是最关键的对比测试。”

林野说道。

“寿命测试。”

他让工作人员,分別將一只苏制电子管和一只“红星一號”,装进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测试电路里。

“按照苏联人给出的官方手册,6h8c的理论使用寿命,是500小时以上。但在实际使用中,特別是高强度使用下,平均寿命,往往只有300小时左右。”

林野看向那位空军的王专家,“王专家,我说的没错吧?”

王专家脸色有些难看地点了点头。

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他们的雷达,经常用著用著,屏幕上的光点就没了。十有**,就是某个关键位置的电子管烧了。

“现在,我们启动加速老化测试。”

林野按下一个按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