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独家记忆作者温情佳作合集(共5册) > 第12章 左撇子VS右撇子(3)

第12章 左撇子vs右撇子(3)

刚才被他们那么一鼓动,我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我回到床上又將这过去的一个多月的事情,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於是更加睡不著了。

我翻出枕头下的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然后忍不住打开短消息,输了三个字:“慕老师。”可是接下来要发什么內容,却难住了。

我想了想,又將“慕老师”三个字刪掉,换成了“你”。

“你”后面又要写什么呢?

我又刪了。

“谢谢您请我吃饭。”

我打完了这七个字,看了再看。

最后还是又把“您”换成了“你”,隨即在確定全句既不曖昧也不唐突后,发送了出去。正好是凌晨一点钟。

意外的是仅仅过了一两分钟,他便回復了我。

干练的三个字:“不客气。”

原来,他也没有睡。

我又写:“我还想你请我喝伏特加。”

他这一回比刚才回復得还要快一些:“没问题啊。”

我挺想將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的,却又害怕他在做事,或者他准备休息了,或者……或者我应该適合而止。

於是,我关了手机,闭眼努力睡觉。

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周一晚上俄语课的到来。

上课之前,我將那条围巾迭得方方正正地用了个纸袋子装好,带去教室。

他准时走进来,脖子上换成了一条深灰色的围巾。

这一节课,是讲课文。翻译之前,慕承和將课文范读一遍。

他一边读,一边拿著书缓缓地走下讲台。

他读俄语的时候,嗓音会比平时说话的语调略低,很平缓,不是那种抑扬顿挫的朗诵音。其中的小颤音和翘舌音发得流畅极了,很好听,也难怪他以前对我要求那么高。

以前听人说俄语和德语很相似,都不如法语那么轻柔悦耳。

可是,如今在我看来,这两门语言却很適合男人说。喉音摩擦的时候,让人觉得有种醇厚的稳重感。

我闭著眼睛,几乎沉溺在这个异国的语言中。

第一次上课,他说他在俄罗斯待过七八年的样子。可是留学,需要这么久吗?

他左手拿课本,右手揣在裤兜里,薄唇微微开合,读著课文,脚下慢慢踱步。走到我桌子前的时候,他的右手伸出来,五指捲曲,轻轻地扣了扣我的桌面,提醒我,然后继续走到后面去。

我这下才看到白霖他们早就换页了,只有我还盯著前面看,脸色一窘,急忙翻页。

星期二的下午,我们没课。

正好白霖的那位李师兄过生日,便请我们去校本部门口一家有名的火锅店吃火锅。师兄对白霖好,可是白霖一直像一根四季豆似的,油盐不进。

今天要不是我要来,白霖铁定不会到。由此可见,虽然我是个电灯泡,却是个发光发热,照亮他人人生的好灯泡。

火锅店很热闹,特別是在这种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吃火锅是一件最愜意的事情。

一顿饭饱餐完以后,肚子鼓鼓的,三个人准备在夜色中迎著刀割一般的寒风中回本部校园溜达一圈。

到了学校门口我才知道上次那个俄罗斯航空月,原来我们学校也有节目。最繁华的东大门门口,掛著巨幅的红色標誌:“热烈欢迎航空专家光临我校学术指导。”然后分別用英文和俄文翻译一遍。

东门有一块公示栏,上面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学术消息。

此刻,那玻璃栏內,有一个巨大的讲座通知:

“航空月学术交流——论t型尾翼气动弹性优化设计”

然后下面,落著一行字。

“授课人:慕承和”

“慕承和?”我俩对视,异口同声地惊呼,然后一起贴著橱窗的玻璃门,想要看出点什么眉目来。

“你们也认识慕老师?”学物理的李师兄插嘴问。

“给我们代课的俄语老师也叫这个。”白霖比我早一点恢復神智,对李师兄说。

“哦。那可正巧,一个字不差?”

“是啊。”我点头。

我记得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將名字写到黑板上的,不会记错。

“难道我们学校有两个同名同姓的老师?”李师兄扶了下他那高倍数的厚眼镜片。

“个子有这么高,”白霖比画了下,“长得……”

在形容长相的时候,白霖皱眉,卡住了,不知道她是不是正在自己的词典里寻找我说的那个形容笑起来很好看的成语。

“长什么样?”李师兄也好奇地追问。

白霖不耐烦地说:“反正就是,比你高,比你帅,比你好看。”

李师兄的心估计被堵了,而且还被伤得鲜血淋淋。

我说:“我们老师说他曾经在俄罗斯待了很多年。”

李师兄立刻说:“对,慕教授他在莫斯科大学留过学。”

我不甘心地又问:“眼睛內双?皮肤白白的?笑起来嘴角会上翘?开的是辆白色的车?”

李师兄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描述的是同一个人。他是我们学校流体力学研究所的教授。”

听到这句结论,我有点石化了。

真的是慕承和。

怎么可能?!

“不是吧?”白霖哀號的同时眼睛却在发光。

然后,李师兄向我们描述了慕承和老师异於常人的半生。

“你们不知道他挺正常的。据说以前很多报纸都报导过,不过这些年他很低调,认识他的人就少了。”

“以前看一篇报导上写他智商很高。十四岁就念完高中了,大概因为国內的教育制度的限制,他去了莫斯科大学攻读流体力学专业,二十一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於超音速的论文而获得到了茹科夫斯基奖,这是俄罗斯非常有成就的一个物理奖项。他在二十三岁拿到物理学博士了。后来他来到我们学校,过了两年又回俄罗斯待了段时间,好像是图波列夫研究所邀请他加盟。”

等等,这个图波列夫四个字我有印象,於是问:“是不是俄罗斯那个设计飞机的研究所?”

“是啊,”李师兄说,“世界顶尖的运输机研究所。”

“流体力学和飞机能有什么关係?”白霖眨巴著眼睛问。

“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初人类就是靠研究空气动力学而將飞机送上天的。这是慕老师的专攻方向。”李师兄一脸崇拜地说,“他明天要讲的这个t型尾翼是航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然后呢?”我问。

“他去年又回来了,还被破格评了教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