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15章 人脉,该派上用场了

当林雪在淮海的泥泞战壕里和李云龙斗智斗勇时,许峰乘坐的国际军列,终於在哐当了十天十夜之后,像一头疲惫的钢铁巨兽,缓缓驶入了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火车站。

车门打开,一股夹杂著煤烟和西伯利亚冷杉气息的寒流涌了进来。许峰背著那个半旧的帆布包,隨著人流走下火车。

踏上站台的那一刻,他有一瞬间的恍惚。

眼前的莫斯科,熟悉又陌生。

高大宏伟的苏式建筑穹顶,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显得肃穆而庄严。

站台上,穿著厚呢大衣的军官,戴著毛绒帽子的妇人,行色匆匆,脸上带著战后特有的疲惫与坚韧。

空气中,飘荡著俄语特有的捲舌音,和淡淡的伏特加味道。

这里的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样子重叠,又有所不同。

他记得,上一次他站在这里,还是在卫国战爭最惨烈的时候。

那时候的莫斯科,天空被探照灯和高射炮的火光撕裂,空气中瀰漫著硝烟和死亡的气息。

雅罗斯拉夫火车站,是运送新兵和伤员的中转站,站台上永远堆满了担架,和一双双年轻而绝望的眼睛。

他曾在这里,送別过无数战友。

他们拍著胸脯,笑著说等打败了法西斯,要一起在红场喝个烂醉。

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永远地留在了大林格勒的废墟下,或是库尔斯克的焦土中。

如今,战爭结束了。

城市在废墟上重建,生活在继续,可那些鲜活的面孔,却再也回不来了。

许峰走出车站,站在广场上。

不远处,克里姆林宫的红色尖顶在薄雾中若隱隱现。

他没有急著去联繫任何人,而是像一个普通的旅人,沿著宽阔的街道,漫无目的地走著。

他路过国家歷史博物馆,墙体上还残留著弹片刮擦的痕跡。

他走过莫斯科大剧院,门口的海报上,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昭示著和平的回归。

他在一个街角停下脚步。

这里曾经是一家小小的麵包店,他和他的小队,曾经用缴获的一块德军黄油,在这里换了半袋子黑麵包,那是他们那一个星期里,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如今,麵包店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国营书店,橱窗里摆放著领袖的画像和著作。

物是人非。

许峰在无名烈士墓前站了很久。

那不灭的火焰,在寒风中跳动著,像一颗永不屈服的心臟。

他没有敬礼,也没有默哀,只是静静地看著。

他想起了大別山那座无名的小土坟,想起了林雪靠在他肩头,轻声说“他们都会被记住的”。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这样的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莫斯科的夜晚,比哈城还要寒冷。

许峰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房间里有一股潮湿的霉味。

他从独立位面里取出一些肉乾和清水,简单地填饱了肚子。

他躺在吱呀作响的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周保中交给他的任务,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

“空手套白狼”的计划,说起来豪情万丈,但执行起来,却千难万难。

他手里唯一的筹码,就是那个“苏维埃英雄”的称號,和一堆画在纸上的农业蓝图。

苏维埃人不是傻子。卫国战爭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自己也在勒紧裤腰带搞重建。

他们凭什么相信一个空头的承诺,把宝贵的机器设备,赊给一个一穷二白的邻居?

他不能直接去克里姆林宫,也不能去外交部。

那些官僚们只会按章办事,看到他的“赊帐”计划,恐怕会当场把他当成骗子轰出去。

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绕开官僚体系,直接和决策层说得上话的人。

一个足够了解他,並且愿意相信他的人。

许峰的脑海里,开始飞速地闪过一个个名字。

那些在战火中与他並肩作战过的苏军將领,那些在情报战线上有过交集的格鲁乌特工。

最后,一个名字,定格在了他的脑海里。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別尔津。

格鲁乌的一名上校。战爭期间,他曾是许峰所在敌后渗透小队的直接联络官。

这是一个典型的苏维埃情报官,精明、务实,信奉利益交换,但骨子里,对真正有能力的战士抱有敬意。

更重要的是,伊万曾欠许峰一个人情。

在一次深入敌后的行动中,许峰为了掩护他撤退,独自引开了一支德军党卫军巡逻队,身负重伤,差点死掉。

伊万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而且,以他现在的位置,一定能接触到许峰需要的信息和人脉。

第二天一早,许峰没有去任何官方机构,而是去了位於阿尔巴特街的一家旧书店。

这是他和伊万曾经约定过的一个紧急联络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