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 第535章 颠覆战场模式的武器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535章 颠覆战场模式的武器

作者:天海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23:11:10

相比起米涅式步枪,图温南步枪在装弹时需要多敲两下,导致填装速度略慢一些,不过差距微乎其微。

而且除了研发难度之外,目前的工艺水平和后勤能力也更适合图温南步枪——米涅弹的不规则形状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所以只能在后方的工厂里进行生产,而后再运往前线。这无疑会增加后勤压力。

而图温南的铅柱弹交给前线士兵就能融铸——目前的燧发枪弹就是用这种模式制造的,所以军队的后勤物资里只会有火药,而根本没有弹丸这一项。

至于远期目标,约瑟夫甚至想直接跳过米涅式线膛枪。

他瞥了眼墙上那支弗格森1776式后装线膛枪。

这支枪虽然在英国遭到了广泛的嘲笑,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未曾受到过重视,但他很清楚,那才是步枪未来的发展方向!

弗格森1776的创意十足,是从枪管后面填装弹药的,再用一个竖起来的铁块闭合枪膛。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后装步枪。

这种枪的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6发。相比起来,目前最优秀的燧发枪射手也只能达到每分钟4发,一般的士兵能打3发就算合格。

并且后装枪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于射速,而是可以趴着射击。

前装枪必须把枪立起来,才能向枪管里填装弹药,所以抢手只能一直站着。

而后装枪趴着就能完成这一过程。

可以想见,在两军对垒时,一边是站得笔直,另一边则是卧倒射击,前者绝对会遭到屠杀。

实际上,弗格森1776步枪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就列装过英军,并且弗格森本人指挥的美国猎兵连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最后他本人战死在北美,这种枪也就跟着寂寂无声了。

当然,这枪未能受到重视的核心原因是技术因素——糟糕的竖栓设计,以及粗糙的加工水平,令它的枪膛漏气情况严重。弗格森死后,也就没人继续改进它了。

直到1819年,美国人霍尔才研制出第一支比较可靠的后装枪,不过仍是采用燧石击发方式,导致实用性并不太高。

1841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发明了火帽击发的后装线膛枪,并帮助奥地利在一周之内赢得了普丹战争的胜利,终于为后装枪正名。

从此之后,前膛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装枪开始统治战场。

约瑟夫的计划是,先用图温南步枪在法国催生出成熟的线膛枪生产体系,而后让老爹慢慢研发后装枪。

只要研制成功,等装备部队之后,一万法军吊打五万欧洲任何军队绝不是梦!

而且,他很清楚后装枪的技术发展方向——

旋转式枪栓,高强度击针,纸壳定装弹,再加上法军已经大量装备的火帽击发,根本不用绕弯路——历史上几十年的研发过程,在“法兰西第一工匠”的主持下,很可能只用十年,甚至更短就能制造出来!

那边,路易十六的助手艾默里克拿着十几枚刚刚浇筑完成的圆柱形枪弹,走了过来。

路易十六接过枪弹,立刻兴冲冲地背上新鲜出炉的线膛枪,拉着儿子朝凡尔赛宫旁边的皇家军械厂赶去。

皇家军械厂的靶场上,约瑟夫将弹药装入奥古斯特1790,用铁制通条用力捣了几下,拉开枪机,塞上一个铜火帽,便完成了装填。耗时和普通的燧发枪几乎没多大区别。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