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295章 过关斩将

薪纪元:千秋劫 第295章 过关斩将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计策实施,孟坦出战,不三合,拔马便走。关羽催动赤兔马追赶。赤兔马快,早已赶上,关羽手起刀落,将孟坦砍为两段。

就在此时,韩福在关门下,暗放冷箭,正中关羽左臂。关羽吃痛,却仿佛未被影响分毫,大吼一声,纵马直取韩福!韩福大惊,措手不及,被关羽连头带肩,斩于马下!

“鼠辈!安敢暗箭伤人!”记忆中的关羽拔下臂上箭矢,任凭鲜血浸透战袍,目光如炬,扫视骇然失色的洛阳守军,“此等行径,卑鄙无耻,何堪为将!死有余辜!”

他再次以绝对的武力,审判并清除了他眼中的“不义”与“卑鄙”。

随后,汜水关。守将卞喜,知关羽连闯数关,斩将杀吏,知不可力敌,便假意殷勤,于镇国寺中设下埋伏,欲以摔杯为号,使刀斧手尽出。

宴席之间,卞喜虚与委蛇,言语恭敬。然而,寺中一名普净僧人,与关羽有旧,以目视关羽,以手举佩刀示意。关羽会意,早存警惕。

及至卞喜欲摔杯,关羽早已暴起,大喝一声:“吾以汝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见事已泄,急唤左右下手,却被关羽一剑斩杀于宴席之间!随即挥剑杀散埋伏的刀斧手,护着车仗,扬长而去。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此等奸诈之徒,留之必为后患!”关羽的声音在离去的烟尘中回荡,带着对“虚伪”和“奸诈”的深恶痛绝。

荥阳关。太守王植,与洛阳韩福是亲家,闻关羽杀了韩福,欲暗中报仇。假意接待,却密令部下胡班,于夜间放火,欲烧死关羽一行。

幸得胡班慕关羽之名,暗中告知。关羽大惊,连夜请出二位嫂嫂,披挂上马,冲出馆驿。正遇王植引军来追,被关羽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为一己私仇,罔顾道义,竟欲纵火害人,累及无辜!该杀!”关羽的审判再次落下。

一路行来,过五关,斩六将。每一关,每一将,或因职责,或因私怨,或因算计,最终都倒在了青龙偃月刀之下。而关羽的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对方“不义”、“无礼”、“卑鄙”、“奸诈”、“罔顾道义”!

林煜和禽滑素跟随这段记忆,心情愈发沉重。他们看到的是关羽对刘备至死不渝的忠诚,是其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决心,但更清晰地看到,他那基于桃园誓言的“忠义”观,在现实的磨砺与冲击下,正逐渐衍生出一种对“非绝对忠义”行为的零容忍,一种近乎苛刻的、带着洁癖的审判姿态。

他仿佛手持着一柄名为“忠义”的标尺,度量着沿途所遇的一切人与事。凡不符合其标准者,便被视为污秽,需以刀兵“净化”。这份偏执,在千里独行的孤独与压力下,被不断放大和固化。

终于,记忆碎片流转到了黄河渡口。最后一关,夏侯惇部将秦琪率军拦住去路。

秦琪态度倨傲:“汝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

关羽更不答话,纵马舞刀直取秦琪。二马相交,只一合,关羽刀起,秦琪头落。

干净利落,一如之前。

关羽立马渡口,望着滔滔黄河水,对护送至此的曹操将领夏侯惇(此时因张辽持公文至,夏侯惇未再阻拦)沉声道:“关某于路关隘阻隔,不得不斩将闯关,实非得已。然彼等或阻挡忠义,或行径卑劣,皆取死有道,非关某嗜杀。”

他的话语,依旧带着那种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为自己的所有杀戮行为,赋予了“正义”的解释。

记忆的场景开始模糊,黄河水声渐远。

林煜和禽滑素的意识即将被拉回现实领域。在景象彻底消散前,他们听到端坐于迷雾中的关羽本体,那低沉而充满回响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直接是对他们所言,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冷硬:

“尔等观吾千里独行,所见为何?可是见关某刀锋染血,心生怜悯,以为吾杀伐过重?”

他的声音穿透了记忆与现实的界限,在二人心神中回荡。

“须知,此一路,非是关某寻衅,实乃彼等自寻死路!”

“忠义之路,本就荆棘遍布,魑魅魍魉,何其多也!”

“若心志不坚,刀锋不利,如何斩破奸邪,抵达光明?”

“对不义之辈仁慈,便是对忠义之道最大的亵渎!”

“此乃关某之道,纵使独行,纵使染血,亦……九死未悔!”

话音落下,记忆碎片彻底消散。

林煜和禽滑素重新站在青灰色迷雾领域中,看着依旧端坐、但周身气息愈发不稳、青黑色龙影与劫火交织更烈的关羽。

林煜深吸一口气,迎着关羽那仿佛能洞穿灵魂的目光,缓缓开口,问出了那个在观摩完“千里独行”后,最为关键的问题:

“君侯之道,坚贞不渝,令人敬佩。然,煜有一惑,望君侯解惑。”

“若这世间……并非只有‘忠义’与‘不义’的绝对二分?”

“若那些倒在君侯刀下之人,其中亦有迫于形势、忠于其职、或仅是一念之差之辈?”

“君侯手中之刀,所断者,究竟是确凿无疑的‘不义’,还是……仅仅是阻碍了君侯践行自身誓言的‘障碍’?”

“当审判的权柄归于一人,而评判的标准又仅系于一人之‘义’时,这审判本身……是否也可能成为一种更大的‘不义’?”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箭矢,直指关羽信念核心的矛盾与潜在的危险。这不仅是林煜的疑问,更是对关羽那日益狭隘化、绝对化的“忠义”观的直接挑战。

领域内的空气,仿佛因这质问而彻底凝固。关羽抚着《春秋》竹简的手,青筋隐现。他周身的墨色龙影,发出了低沉而危险的咆哮。那暗红的劫火,第一次,如同呼吸般,明灭闪烁着,透体而出,映照着他那如同寒冰与烈焰交织的面容。

他没有立刻回答。

但那压抑到极致的气氛,已然预示着,下一次爆发,或许将是石破天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