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292章 夜读春秋

薪纪元:千秋劫 第292章 夜读春秋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意识从桃园那灼热而纯粹的誓言中剥离,如同从一场大梦中惊醒,重新坠回那片青灰色的、万籁俱寂的迷雾领域。林煜和禽滑素稳住心神,发现他们依旧站在那光滑如镜的玉石地面上,距离端坐的关羽,似乎并未靠近半分,也未曾远离。

只是,氛围已然不同。

先前闭合着双眼,如同沉浸于永恒冥想的关羽,此刻,那双闻名千古的丹凤眼已然睁开。没有想象中的凌厉杀意,也没有被劫火侵蚀的疯狂浑浊,反而是一种近乎可怕的清明,只是这清明之中,沉淀着足以压垮山岳的沉重。

他的目光,越过五十丈的虚空,平静地落在了林煜和禽滑素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审视着来者的一切意图与本质。

“异乡的旅者。”关羽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历经沧桑后的沙哑,却依旧保持着某种庄重的韵律,如同古寺的钟声,在这寂静领域缓缓荡开,“尔等能入此境,见吾残梦,非凡俗之辈。”

林煜心头一凛,知道正戏此刻才算真正开始。他压下体内因那目光注视而微微躁动的【虓狂】,抱拳行礼,姿态不卑不亢:“后学林煜,与同伴禽滑素,冒昧打扰君侯静修。”

禽滑素亦微微欠身,墨家礼数简洁而精准,清冷的目光同样在审视着关羽,尤其是他周身那若隐若现、龙目中暗藏赤芒的青龙虚影。

“静修?”关羽闻言,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不存在的弧度,那并非笑意,更像是一种自嘲,“不过是困守于过往的囚徒,何来静修可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煜腰间的佩剑,以及禽滑素手中那看似古朴、实则暗藏玄机的机关器物,“尔等身上,有战斗的痕迹,有不同时空的烙印,亦有……执着的气息。与那吕奉先的纷扰,方才平息不久吧。”

他并非询问,而是陈述。显然,即便在此地,他亦能感知到时空节点之间的某些波动。

林煜坦然承认:“君侯明鉴,我等确与温侯有过一番……纠缠。”

“哼,背主求荣,三姓家奴,其性反复,其行不义,终食恶果,亦是天道轮回。”关羽的话语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对吕布的定性斩钉截铁,毫不留情。这毫不掩饰的鄙夷,让林煜心中一沉,这正是他们在桃园记忆中感受到的、对“不义”极端排斥的体现。

关羽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聚焦于林煜:“然,观你之气,虽蕴狂战之意,却非无智之辈。汝可知,吾手中所持何物?”

他并未持着那柄威震华夏的青龙偃月刀,而是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卷竹简。竹简古朴,泛着油润的光泽,显然时常被摩挲翻阅。

林煜凝神看去,虽看不清具体字迹,但那竹简形制与隐约透出的浩然之气,让他瞬间明悟:“可是《春秋》?”

“正是《春秋》。”关羽颔首,手指轻轻拂过竹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左氏之《春秋》,微言大义,一字褒贬,足以令乱臣贼子惧。关某生平,最喜夜读此书,于烛光之下,品先贤之志,辨忠奸之分,明义利之辨。”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视林煜:“林煜,你既来自异世,见识想必不凡。吾且问你,依你之见,这‘忠义’二字,究竟是何物?其本质为何?”

核心的问题,终于被抛了出来。这不是简单的考校,而是关羽在借由询问,梳理自身那已然在劫火侵蚀下开始扭曲,但核心仍未完全崩塌的信念体系。他在寻找共鸣,或者说,在寻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或者被说服的契机。

林煜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对话至关重要,每一字一句都可能引动那深藏的劫火。他沉吟片刻,谨慎答道:“回君侯,在下浅见,‘忠’者,尽心于人,恪守承诺,不负所托;‘义’者,行事合宜,俯仰无愧,秉持公道。忠义乃立身之本,亦是维系信约、安定社稷之基石。”

“尽心?合宜?基石?”关羽缓缓重复着这几个词,丹凤眼中光芒闪烁,“说得不错,却未免流于宽泛。关某看来,忠义,首先在于一个‘诚’字!对誓言诚,对诺言诚,对君主诚,对兄弟诚!心口如一,始终不渝!譬如这《春秋》所载,郑伯克段于鄢,兄弟阋墙,失其诚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虽初事公子纠,后能弃暗投明,辅佐明主,亦是全其大义之诚!”

他的声音渐渐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忠义,绝非首鼠两端、权衡利弊之借口!既立誓言,便当粉身碎骨,亦不可违!既认其主,便当肝脑涂地,亦不可叛!既结兄弟,便当同生共死,亦不可负!此乃大丈夫之行径,顶天立地!”

话语之中,充满了对信念的绝对坚守,那源自桃园的“同生共死,永不相负”的誓言,在此刻被他赋予了绝对化的、不容丝毫变通的诠释。

禽滑素在一旁静静听着,此时忍不住插言道:“关君侯所言,墨家亦重‘信’与‘义’。然墨家之‘义’,在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谓之大义。若所忠之人,所守之诺,与天下公义相悖,又当如何?譬如,若君侯当年在华容道,恪守对诸葛军师之命状,斩了曹操,或许可免后来诸多战祸,此是否更合天下之利?”

这便是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体现,将“义”的尺度放在了更广阔的天下层面。

关羽的目光转向禽滑素,并未因质疑而动怒,反而显得更加深沉:“女娃子所言,乃墨家大道。关某岂不知天下大义?然,人之立世,岂能无凭?吾当年受曹公厚恩,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更赠赤兔宝马,此恩虽为笼络,却亦是实情。华容道上,曹公狼狈乞命,吾若趁人之危,斩其首级,虽全了对军师之令,却失了对曹公一段恩义之‘诚’!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与那反复无常之吕布,又有何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