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117章 吕氏春秋 vs 韩非子

薪纪元:千秋劫 第117章 吕氏春秋 vs 韩非子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咸阳宫的书斋内,灯火长明。年轻的秦王嬴政屏退了侍从,独自坐在堆积如山的竹简之后。空气中弥漫着简牍的墨香与微尘的气息,但他的心神却沉浸在一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战争里——一场决定未来帝国灵魂的思想抉择。

案几的左侧,是吕不韦主持编纂、不久前才呈送上来的《吕氏春秋》。这部号称囊括“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煌煌巨着,以其博杂着称,兼收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试图勾勒出一幅“兼王霸、综百家”的治国蓝图。吕不韦在献书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此书乃为王者之鉴,博采众长,不拘一格,方能调理阴阳,协和万邦。”

嬴政随手翻开一卷,是《贵公》篇,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主张君主当去私欲,行公道。他又翻开《用众》篇,提倡“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认为君主应善于任用不同才能之人。这些思想,初看颇有胸怀博大、海纳百川的气象。

然而,嬴政的眉头却微微蹙起。博杂,有时也意味着模糊与妥协。这种“兼收并蓄”,在经历了赵国童年那般极致混乱与不确定性的他看来,隐隐透着一种软弱和优柔。吕不韦的这套理论,像是一个试图调和所有味道的大鼎,最终可能煮出一锅失去本身锋芒的温吞羹汤。它承认差异,包容异见,但这对于渴望绝对掌控、渴望划一清晰秩序的嬴政而言,显得过于……迂阔了。

他想起了邯郸街头的斗殴,无人制止;想起了那些贵族子弟的欺凌,无人主持公道;想起了仆役的背叛,人心难测。吕不韦的理论,能根除这些吗?它能确保律令之下,人人绝对服从,不敢生异心吗?它能建立起一个如臂使指、精准高效的庞大国家机器吗?嬴政内心深处的答案是否定的。吕不韦的“杂家”,更像是一种基于太平盛世的理想化设计,而他所处的,是一个需要铁腕终结数百年战乱、需要强力凝聚刚刚征服的广袤疆土的现实。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投向了案几的右侧。那里,是几卷看似不起眼,却仿佛带着森然寒气的竹简——来自韩国公子韩非的着作。这些文章,是由他的廷尉李斯(曾是韩非的同窗)小心翼翼推荐上来的。

嬴政拿起其中一卷,标题是《五蠹》。开篇便以进化论的观点,犀利地指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直言不讳地宣称儒家、纵横家、游侠、患御者(逃避兵役者)、商工之民为国家的五种蛀虫,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冰冷、直接、甚至有些刻薄的论断,如同一把淬火的青铜剑,瞬间刺破了吕不韦那温和博杂的面纱,直指嬴政内心最深处!

又翻开《显学》,韩非对当时显赫的儒、墨两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他们的学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强调君主治国不能依赖这些无法验证、空谈仁爱的学说,而必须依靠可以考核、能够强制执行的“法”、“术”、“势”。

“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律要成文,公开,让所有人知晓,一体遵循。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权术是驾驭臣下的手段,依据能力任命官职,根据名分追究实绩,掌握生杀大权,考核臣子能力。

“势者,胜众之资也。”——权势是能够制服众人的资本。

这套理论,构建了一个清晰、冰冷、高效到极致的统治模型。它将国家视为一架精密的机器,君主是唯一的操控者,法律是运转的规则,官吏是执行的零件,而百姓,则是需要被严格管束、驱策以实现国家目标的对象。它不留情面地剥去了道德、情感、仁义那层温情脉脉的外衣,直指权力的核心——控制与服从。

嬴政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韩非的文字,仿佛不是写在竹简上,而是直接烙印在他的心间。这与他童年所经历的混乱形成了最极致的反差,也为他内心那股渴望秩序、渴望掌控的黑暗火焰,提供了最完美的理论燃料和蓝图!

吕不韦的包容,意味着妥协,意味着承认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存在。而韩非的绝对,则承诺了清除一切差异,消灭所有不确定性!用严刑峻法威慑,用权术手段驾驭,用至尊权势压制,将整个天下都纳入一个不容置疑、不容违背的单一轨道。

他想起了被欺凌时无人主持的“公道”,韩非告诉他,法律就是唯一的公道,且必须由君主独家定义。

他想起了人心的叵测与背叛,韩非告诉他,不要相信人心,要用“术”来窥探、控制、考核,用“势”来使其畏惧、服从。

他想起了六国的纷争与制度的杂乱,韩非告诉他,必须“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统一思想,统一标准,打造一个从思想到行动都整齐划一的帝国。

这太契合他的需求了!这不仅仅是治国方略的选择,这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与救赎。韩非的理论,为他童年的创伤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用绝对的秩序,覆盖所有的混乱;用冰冷的规则,禁锢多变的人心;用永恒的掌控,对抗命运的无常。

相比之下,吕不韦那套显得苍白无力,甚至……碍事了。吕不韦本人,那个权倾朝野、仿佛无所不能的“仲父”,其存在本身,不就是对君主绝对权势(“势”)的一种挑战和分割吗?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他放下韩非的竹简,指尖感受到的仿佛是金属的冰凉。殿外的夜色浓重,但他心中却仿佛点亮了一盏指向未来的、燃烧着苍白火焰的灯。

“兼收并蓄,终难成器。”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书斋内回荡,“唯有以法为绳,以术御下,以势临天下,方能铸就万世不移之铁桶江山。”

“吕氏春秋,可以观,但不可用。”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那堆驳杂的竹简,如同审视一堆过时的杂物。“而韩非之言……方是帝道真髓!”

这一刻,青年嬴政在思想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抉择。他抛弃了包容与调和,拥抱了绝对与掌控。法家的冰冷剑锋,即将成为他塑造帝国、也是扭曲现实的最强大工具。而潜藏在历史阴影中的劫火,似乎也在这份对“绝对”的极致认同中,发出了无声的欢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