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番外:绣针与麦克风

广州陈家祠的百年榕树下,严浩翔蹲在青石板上,看着刁刁把最后一片粤绣纹样钉在戏服水袖上。金线绣的木棉花沿着袖口蜿蜒,在夕阳下泛着细碎的光,像他写词时爱用的比喻——“沉默的火焰”。

“这针脚歪了半分。”刁刁捏着绣针敲了敲他的手背,声音带着粤剧念白的婉转,“你祖母当年绣‘穆桂英挂帅’的靠旗,针脚比尺子量过还齐。”

严浩翔笑了笑,指尖捻起绣线重新穿过布面。他刚结束海外巡演,行李箱还放在祠堂角落,就被刁刁拉来当“绣工助理”。“知道了陈老师,”他故意拖长调子,带着点rapper的痞气,“您这标准,比我制作人审demo还严。”

刁刁睨他一眼,把一碟紫薯糯米丸推到他面前:“刚从陶陶居买的,热乎着呢。”瓷碟旁放着本泛黄的戏本,封面上“帝女花”三个字是祖父的笔迹,钢笔字刚劲,却在“长平公主”的绣像旁,留着祖母用朱笔描的粤绣针法注解。

糯米丸的甜香混着丝线的草木气漫开来,严浩翔咬了一口,紫薯馅流心烫得他嘶了声,却想起小时候在重庆老宅,张真源总抢他碗里的糯米丸,说“浩翔家的比磁器口的还糯”。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刘耀文发来的视频,这家伙举着镜头拍他家娃抓周,背景里马嘉祺正试图把娃手里的麦克风换成拨浪鼓。

“婚礼上就该请耀文当司仪。”刁刁忽然说,手里的绣针穿起颗珍珠,钉在戏服的云肩处,“他那嗓门,唱粤剧的‘锣边花’都够劲。”

严浩翔没接话,指尖划过戏本里祖母绣的凤凰——尾羽用了重庆蜀绣的“打籽绣”,喙部却用了粤绣的“金银线垫绣”,像极了他们这群人,从不同地方来,却在彼此的生命里绣出了交叉的纹样。他忽然想起隐婚那天,妻子穿着他设计的礼服,裙摆上是他亲手绣的两朵花:一朵木棉,一朵山茶。

祠堂的老座钟敲了七下,刁刁把绣好的戏服挂起来,月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上面,金线木棉仿佛活了过来。“下周粤剧院有演出,”她递给他一张票,“压轴戏《紫钗记》,我把你写的rap融进去了,在‘折柳阳关’那段。”

严浩翔接过票,票根上印着粤绣纹样的水印,是他投资修复的非遗工艺。手机又响,是制作人催新专辑,他回了句“明早给demo”,转头却看见刁刁正用绣针在糯米丸的包装纸上画谱子,嘴里哼着他那首《南岸》的旋律,尾音带着粤曲的转调。

他忽然有了灵感,掏出手机录音,把绣针划过绸缎的“沙沙”声、远处粤剧学员的吊嗓声、还有刁刁哼错调子的笑声,都录了进去。这些声音,比任何beat都更像生活的底色。

临走时,严浩翔往包里塞了两颗糯米丸,又回头看了眼那件戏服。月光下,木棉花的金线与云肩的珍珠相辉,像极了他的人生——麦克风里的说唱是炽烈的火,绣针下的纹样是温润的玉,而藏在两者之间的,是紫薯糯米丸的甜,是发小拍着肩膀的暖,是隐婚戒指在指尖的轻响,是那些说不出口,却被时光绣进生命里的珍重。

车开出老城区,导航里传来张真源的语音包:“前方路口左转,回家的路,慢点开哟。”严浩翔笑了笑,把车窗降下些,晚风吹进车里,带着木棉的香,还有点糯米丸的甜。

喜欢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