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153章 水乡船坊,木桨起落载光阴

处暑已过,秋风渐起,宋亚轩与刁刁沿着运河来到一座水乡。水乡河道纵横,乌篷船在水面上悠悠划过,船桨搅起的涟漪一圈圈散开,岸边的白墙黑瓦倒映水中,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镇上有一家“老船匠”坊,专做乌篷船,坊主是位姓周的老船匠,人称周伯。周伯做的船,船身坚固,行驶平稳,尤其是他打造的“乌篷”,用的是上好的桐油布,防雨又耐用,镇上的渔民几乎都用他做的船。

两人找到船坊时,周伯正在河边的船台上架船骨,几根粗壮的杉木被他用榫卯结构拼接在一起,不用一根铁钉,却严丝合缝。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汗珠顺着皱纹滑落,他却浑然不觉,手里的刨子在木头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木屑如雪花般飘落。

“周伯,您这船做得真结实,”宋亚轩走上前,看着船骨的结构,“不用铁钉,全靠榫卯,能经得住风浪吗?”

周伯直起腰,擦了擦汗:“放心,这杉木是从山里选的老料,阴干了三年,再用榫卯咬合,比铁钉还牢。铁钉遇水会锈,锈了就松,榫卯是木头咬木头,越用越紧。”

刁刁看着船坊角落里堆着的桐油布,问道:“这乌篷是您自己做的吗?”

“是啊,”周伯点头,“用的是粗棉布,刷七层桐油,晒七天,再刷七层,再晒七天,这样才不透水。当年我师父教我,做船就像做人,根基要稳,细节要严,半点偷工减料都来不得,不然船在水里出了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正说着,周伯的儿子阿木推着一艘刚做好的小船过来,船底有些歪斜,乌篷的边角也没扎紧。“爹,这船能下水了吧?王大爷等着用呢。”

周伯跳上船,踩了踩船底,眉头一皱:“你这船骨没对齐,重心偏了,下水会晃;乌篷扎得太松,遇风会掀。王大爷是打鱼的,要在水上过夜,你这船敢让他用?”

阿木红了脸:“我……我想着快点做好,赶在汛期前交货……”

周伯叹了口气:“汛期水流急,更要把船做扎实。你看这船舷,要刨得光滑,不然渔民拉网时会割伤手;船舵要灵活,不然遇着漩涡躲不开。做船是救命的活,不是赶工期的活。”

他拿起刨子,亲自给船底找平:“你记住,船是水上的家,家要稳,人才能安心。每一块木头,每一针线,都要对得起坐船的人。”

接下来的几日,宋亚轩帮着周伯选木料,辨认木材的老嫩干湿;刁刁则看周伯缝补乌篷,看他用麻线将桐油布缝得密不透风,针脚比绣娘的还整齐。“这缝乌篷的线,也要用桐油浸过,”周伯说,“这样才耐水,不易断。”

离开水乡前,周伯送给两人一把小小的木桨模型,用船坊的老杉木刻成,桨身上刻着“稳行”二字。“这模型是给你们做个念想,坐船也好,走路也好,都要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

两人坐着乌篷船离开时,周伯还在船台上忙碌,刨子的“沙沙”声与船桨的“咿呀”声交织在一起,随着流水渐渐远去。

刁刁摩挲着木桨模型,轻声道:“周伯做船,不只是做一件器物,是在为水上的人建一个安稳的家啊。”

宋亚轩望着两岸的水乡风光:“是啊,手艺到了深处,都是对人的关怀。就像这乌篷船,木桨起落间,载着的不只是人,还有光阴,有生活。把每一处细节都做好,才能让这光阴走得安稳。”

船行渐远,水乡的轮廓模糊在暮色里,唯有船桨搅起的涟漪,还在诉说着老船匠的坚守。他们知道,水乡船坊的经历让他们明白,最厚重的匠心,往往藏在对他人的责任里——它是周伯刨木时的专注,是缝篷时的细致,是对每一个坐船人生命的守护。这些看似平凡的手艺,却让水波之上有了安稳的依靠,如同船桨划过水面,虽轻,却能载起千钧。前路漫漫,他们将带着这份对责任的敬畏,继续在江湖中行走,感受更多藏在水波里的匠心。

喜欢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