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脚下有棵千年古松,高耸入云,枝繁叶茂,十人合抱才能勉强围住树干。当地人都说这树有灵性,称之为“神松”。
古松上住着一群蚂蚁,为首的是一只名叫阿力的工蚁。阿力不同于普通蚂蚁,它天生力大无穷,能独自拖动比自身重五十倍的食物,在蚁群中颇有声望。
一日,阿力站在古松最高的枝头,俯瞰大地,不由得豪情万丈。它对同伴们说:“你们看,这泰山虽高,却是纹丝不动;咱们这神松虽大,却也只会随风摇摆。要我说,咱们蚂蚁才是这世上最强大的!”
众蚂蚁面面相觑,一只年长的蚂蚁劝道:“阿力啊,咱们蚂蚁虽强,但也要知道天高地厚。这古松活了上千年,咱们才活几天?还是谦虚点好。”
阿力不以为然:“长老,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倒要试试,看看咱们能不能撼动这棵大树!”
此话一出,蚁群哗然。有蚂蚁惊呼:“阿力疯了!咱们怎么可能撼动这么大的树?”
阿力却信心满满:“单打独斗自然不行,但若有成百上千的蚂蚁齐心协力呢?我算过了,只要每只蚂蚁在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用力,产生的力量足以让大树摇晃!”
接下来的日子,阿力开始筹备他的“撼树大计”。他先是绘制了详细的“作战图”,将蚂蚁们分成八个小组,分别负责树根、树干和主要树枝的推动工作。
“听我号令,统一行动!”阿力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对着密密麻麻的蚂蚁队伍训话,“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蚂蚁的力量不可小觑!”
一只小蚂蚁怯生生地问:“阿力大哥,咱们撼树是为了什么呀?”
阿力一愣,随即昂首答道:“为了证明我们可以!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可是泰山没有老虎啊...”小蚂蚁小声嘀咕。
“比喻!这是比喻懂不懂?”阿力不耐烦地挥了挥触角。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阿力还特意训练了一支“鼓劲队”,由嗓门最大的蚂蚁组成,负责在行动时呐喊助威。它们的口号是:“一二三四五,我们一起推大树!六七**十,大树马上要出事!”
住在树上的其他居民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只蝉蜕嗤笑道:“这些小蚂蚁真是异想天开!我活了十七年,还没见过这么不自量力的!”
一只蜘蛛在树枝间织网,慢悠悠地说:“随它们去吧,等它们失败了,说不定会有几只累晕的落到我的网上,那就是自投罗网了!”
就连树下的蚯蚓也钻出泥土劝道:“阿力兄弟,何必呢?我们在地下活得好好的,从不招惹是非。”
阿力却铁了心:“你们这些安于现状的,永远不会明白开拓者的胸怀!”
撼树行动定在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成百上千的蚂蚁各就各位,有的抱住细枝,有的推着树干,有的甚至用草叶做杠杆,准备一举成名。
“各队报告情况!”阿力通过蚂蚁特有的信息素传递系统下达指令。
“一组就位!”
“二组准备完毕!”
……
“八组也已就绪!”
阿力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全体注意——推!”
刹那间,千百只蚂蚁同时发力,小脚蹬地,身体前倾,触角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一分钟过去了,大树纹丝不动。
“加油!再加把劲!”阿力鼓励道。
蚂蚁们更加卖力,有的脸憋得通红,有的触角直冒汗珠。鼓劲队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
突然,树梢轻微地晃动了一下!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蚂蚁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树梢又晃动起来——原来刚才的晃动不过是风的恶作剧。
蚂蚁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一地。
阿力不肯认输:“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我们需要更多蚂蚁,更科学的策略!”
于是阿力开始研究“先进撼树技术”。它发明了“连环推树法”、“旋转发力术”甚至“蚂蚁阵型变换术”,每天带领蚂蚁们操练。
附近的动物们把这当成了固定娱乐节目。每天清晨,都有松鼠、麻雀、刺猬等前来围观,有的还带着果干当零食,边吃边点评:
“今天这阵型不错,比昨天整齐!”
“你看那只领头的蚂蚁,多认真啊!”
“我打赌它们撑不过三天就会放弃。”
然而阿力它们一坚持就是整整一个月。
这天,阿力正在思考新的撼树方案,忽然听到树上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的声响。它循声而去,发现树干内部不知何时已被蛀空,密密麻麻的白蚁正在里面大快朵颐。
“你们在干什么?”阿力震惊地问。
一只白蚁头领漫不经心地说:“如你所见,我们在享用美餐。这树从里面已经快被我们吃空了。”
阿力恍然大悟:“所以...所以我们这些天其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