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班,李志勇把林素芬送回家之后,在街上溜达。今天王桂莲厂子加班,到了大批原料需要入库。本来秋天就该到的,耽误了。
快过年了,加上天冷,街上的行人都是急匆匆的。李志勇骑着车子溜达到了前门大栅栏这块,没啥目的就是看看,自打过来,时不常的李志勇就自己一个人骑着车子满京城溜达。
看看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
看见内联升的牌匾的时候,忽然想起来,曾经得过一张地契,杨梅竹斜街8号!骑着车子就溜达过去了。
进入之后发现还保持着民国时候的原汁原味了,青石板路,门洞和墙瓦包括墙面都很斑驳了,显得非常破旧!
青云阁的后门也没有后世那么气派,门板和门楼都裂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在营业。路过8号,看了看,文成书店!
看了一眼就走了。出了这条小街,李志勇很多事就想明白了。
这条不到500米的小街上,大大小小的书店竟然有十五六家!这会儿知道为啥闫埠贵小业主出身,还能全身而退当老师。
后世很多喜欢老书的人基本都知道这条街,里头自清末开始就有10大书局。经历过特殊年代后,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有6家恢复营业了,其余的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了。
太多的历史名人来这溜达,这条街的确文化人要多一些。说不得闫埠贵当年认识什么人,给他在教育口安排个老师问题不大。
看看得了,解了惑也就行了,那地契先留着吧,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弄到手,有机会就弄,没机会就拉到。
爆肚冯花了三块六吃了一顿晚饭,看看点晚上7点来钟了,天已经黑的透透的了。骑上车子回家。
嗯??前头那身影那是闫解成?这个点这小子来这干啥了?放慢车速轻轻下车,往阴影里面躲躲,看看咋回事。
走了大概也就是3分钟,闫解成拐进了一条胡同,陕西巷?李志勇有点发愣,光知道许大茂在乡下敲寡妇门。这闫解成同志还有这爱好?
胡同里没人,李志勇没有跟进去,但是这个点,来这除了找半掩门也没别的事了。
感知放出,慢慢跟进去,一直跟了有200来米,闫解成在一个门口敲门,说了几句就进去了。
李志勇把围脖拉了拉,帽子压了压,骑上车,正常速度往前走,感知一直外放,路过那个门口就走了。果然,院子里好几个屋都有人,闫解成跟人抱着呢!
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的李志勇从另一头拐进小巷子,没影了。
路上一耽搁,到家都8点了,王桂莲还没回来。
看看炉子还有火,通开炉子,加了点木头块,加了点煤。然后把两个灶都点着了,锅里加上水,水热了洗脸洗脚用,一天没烧炕不烧一把晚上太凉。
李志勇收拾完,王桂莲回来了。
“太冷了!我一路小跑着回来的!”万桂莲进屋就坐在了灶坑边上。
“妈,你屋的炉子通好了,已经着起来了,赶快进屋换了衣服,暖和暖和。”李志勇抱着茶缸子坐在炉子边喝水呢。看见王桂莲进来,把茶缸子放在炉子上出屋到堂屋。
“锅里的水都热了,您歇过来洗脸洗脚用正好!”
“志勇,你晚上吃饭了吗?没吃妈给你做!”王桂莲换了衣服,已经缓过来了。
“吃了,在外头吃了一口,下班跟小林外头溜达来着!”
“行,这么大了应该饿不着了!”王桂莲说完自己都乐了。
“给,妈,喝水!”李志勇递过去王桂莲的茶缸子,里面放了几片茯苓和姜片,驱寒的。茯苓空间里种的,山上挖了移栽的。
“你这啥玩意,一股子药味!”王桂莲喝了几口。
“放了几片茯苓和姜片,驱寒的,大晚上的,你们那仓库跟冰窖似的!喝了这个出出汗,不会着寒气!”
“你这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还有点用处!对了,在家看到对面闫家老大了吗?”
“咋了?妈!”
“对面老大今天也在我们厂扛大包来着,晚上6点到点就走了!今天活多,我们主任说给他加钱都不干,结了账就走,他走了以后我们主任告诉我们以后厂里的活不再用他,让我们记住!”
李志勇一听,这特么闫解成挺刚呀!这是为了砸圈子连钱都可以不挣?这么豪横了吗?前几天还跟班德江点头哈腰的蹭烟抽呢,这才几天,加钱都不干了?
“没有呀,没见他回来!”李志勇自打回来就撒摸着外头呢。
“那也不是个靠勺的!偷懒耍滑的天天。别人扛三趟,他才扛两趟!一起干活的对他都有意见!”王桂莲说完撇撇嘴,非常看不上的样子。
“累了一天了,洗洗睡吧!”李志勇已经洗完了,给王桂莲打了一盆洗脚水放那,就进屋了。
也没躺下,靠着被垛坐着,窗帘拉开个缝,看着外头,同时分出一部分精力进入空间里头,用空间之力,喂喂鸡,喂喂兔子和小猪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