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中的“炎黄一号”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在最高级别的安保下默默汲取着重生的力量。“星火家园”一期工地上塔吊林立,建筑拔地而起,一派热火朝天,但进出通道的严格安检和巡回的监察小组无声地诉说着之前的波澜。公司运营表面上恢复了平稳,但何月山心中的弦却从未放松。
杨先生约定的见面地点并非往常的办公室或安全屋,而是一处位于京郊、戒备森严的疗养院。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但暗处的岗哨和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揭示着此地的不同寻常。
在一间采光良好、布置简洁的房间里,何月山再次见到了杨先生。杨先生的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他示意何月山坐下,没有寒暄,直接递过来一份薄薄的、没有任何标识的加密文件袋。
“何总,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核实,我们基本锁定了多次针对星火科技行动的幕后主要推手之一。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牵扯也更广。”杨先生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何月山深吸一口气,接过文件袋,验证指纹后打开。里面只有寥寥几页纸,但上面的内容却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卡尔·温斯顿(Karl Winston)。
一个在西方工业界和政界拥有巨大能量的名字。文件上的头衔是某家历史悠久、体量庞大的美**工复合体巨头企业的副董事长,同时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实际控制着数家与OIAA联盟关系极为密切的科技投资基金和游说机构。他的履历光鲜,毕业于常春藤名校,曾在军方服役,与情报机构合作密切,更是多位政要的金主和座上宾。这是一个深谙华盛顿游戏规则,并能充分调动商业、政治、情报多种资源的“深暗势力”代表。
动机分析栏罗列着冰冷的文字:维护其所在集团在传统能源、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和天价利润;响应并积极推动其国内对华进行技术遏制的战略意图;其个人意识形态深处对东方崛起的深深疑虑与排斥,夹杂着冷战思维的遗毒。评估认为,他将星火科技视为必须扼杀在摇篮中的“规则破坏者”和“战略威胁”,因此不惜采用任何手段。
文件的最后,还附带了寥寥数条其与OIAA联盟核心成员秘密会面的模糊记录(时间、地点大致吻合,但无直接证据),以及其控制基金向那几个曾搅动舆论、试图破坏“星火家园”建设的境外媒体注资的资金流向追溯(同样经过多层切割,难以作为法庭证据)。
合上文件,何月山沉默了片刻。办公室的空调无声地送着冷风,却吹不散他心头泛起的寒意。对手的层次和实力,远超他之前的想象。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企业间竞争,甚至不再是局限于OIAA联盟的商业博弈,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博弈的缩影,而他和他创立的星火,不知不觉间已成了漩涡中心的一艘航船。
“温斯顿只是推手之一,或者说,是站在前台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先生打破了沉默,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其背后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和一张庞大的战略意图之网。对付他,以及他代表的势力,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更深的谋略、更久的耐心和更广的布局。”
他看向何月山,目光锐利而深沉:“国家层面会继续通过外交、经济、安全等多种渠道施加压力,遏制其活动空间,为你和星火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但是,何总,星火自身,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要善于利用国际通行的规则,在全球舞台上更好地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甚至…学会反击。”
何月山缓缓点头,杨先生的话印证了他这段时间的思考。被动防御,见招拆招,永远处于下风。国家的力量是强大的后盾,但不能事事依赖。星火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足以让对手投鼠忌器的力量和阵地。
“我明白,杨先生。”何月山的声音恢复了冷静,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之前的OIIA联盟,更多是聚焦于国内市场和技术互补,打造护城河。现在看来,远远不够。星火需要走出去,不能只做一家强大的中国公司,而是要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生态极核。”
一个模糊的概念在他脑中迅速变得清晰、具体。他抬起头,语气变得坚定:
“我们需要启动一个‘全球创新共同体’计划。”
杨先生微微前倾身体,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具体说说。”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以我们完全开源的‘星火’芯片架构和‘昆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主动联合全球范围内任何认同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理念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乃至个人开发者,共同构建一个跨越国界、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生态。”何月山语速加快,思路越发顺畅,
“我们将向共同体成员免费开放更底层的技术接口和开发工具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共同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我们还可以设立一个跨国创新基金,支持基于星火生态的原创性研发和应用落地。我们要让全球的开发者和企业都能从星火的技术发展中受益,他们的成功,反过来也会壮大星火生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