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凶猛的洪水,沐阳郡的官府虽然想尽了办法,可实在是力不从心。
谷成节一边向朝廷加急奏报灾情,向端州州牧求救,一边组织人手四处救援,将沐阳郡官府所能调集的力量都使尽了,再加上一道剑光四处救灾的路宁,方才勉强维持住了局面,不令整个沐阳沦为一片泽国。
但他们也只是维持住了清河两岸的大坝,还是有很多地势低洼之处彻底遭受了灭顶之灾,百姓或落个流离失所、或沦为水底冤魂。
虽然谷成节将四处的船只调集,全力救援,但能救出来的百姓也只是极少数,更多人只能在浊浪中挣扎求生,惨状令人不忍卒睹。
此时的路宁,却也无力出手了,他忙碌了一天一夜,一连转场十七八处地方,马不停蹄地四处游弋,哪里有险情就出尽手段救助,救下生灵百姓不计其数。
然则他终究也只是才入道不久的小辈,法力有其极限,能做到眼下这般,已然是尽心竭力了。
幸而,天色微明之际,肆虐多日的暴雨终于渐渐开始有止歇之势,路宁也终于得以寻隙喘息一二。
“呼,这水势终于缓了下来,若再下一天半天的暴雨,只怕大势就再也维持不住了……”
“这还只是沐阳郡,却不是清河上下,还有多少地方受灾。”
路宁心情沉重之极,但也知道一人之力微薄之极,只能搭救得眼前的沐阳郡了,至于上游、下游的其他地域,他却是无力旁顾,就算是连想一想的念头都欠奉,既然无力,何必多生此烦恼之心?
眼见得暴雨渐小,自己则周身生疼、识海刺痛发胀,实在是支撑不住了,路宁这才寻了一处高山,落在一处无人的山崖之侧,背靠一处大树,好生调息,恢复着几乎被榨干的精气神。
盖因这一日夜间委实太过劳累,连路宁积累无比深厚的真气与神识都自消耗殆尽多回,全仗着他出身丹道大宗,手中有两位师兄留赠的灵药,这才勉强维持的住。
若是换了寻常四境之中的道门弟子,面对如此天灾,只怕勉力出手三五次便要精疲力竭,再战不能了。
“如此灾劫,怕只有修成了法相,能任意操纵天地元气的八境、九境散仙,才能抵挡吧?我若不是得了紫玄天书,学成许多术法在手,这一次光靠剑术,必然是束手无策,只能坐视洪灾蔓延。”
路宁一边搬运真气,以悟明道人所传定玄真言恢复神识,一边在心中暗自思忖,忽然间觉察到自身修为似有不妥之处,细细一分辨,原来却是如意真气略微有些亏损。
如意真气与阴阳有无形真气不同,其根基扎于识海之中,乃是修行太上玄罡正法凝聚而出的独门真气,因为修行日浅的缘故,远不如阴阳有无形真气浑厚厉害。
但无论如何,这股真气总也有二十六重天的境界,无论品质还是总量,都十分可观。
然而就在这一日夜辛苦忙碌间,路宁却觉出自家苦修的如意真气却在不知不觉间莫名消失了许多。
他本以为这是因为自己消耗真气太过,连带着伤了如意真气的本源,因此用心调息。
只是随即便愕然发现,这真气的变化却是并不源自本身消耗,而是如同被冥冥中某种力量悄然抽走一般,即便如今已经不再运用,却仍在持续而缓慢地消散于天地之间。
路宁心中一颤,仔细回想自己修行太上玄罡正法的过程,以及这部真传道法中的描述,这才略有所悟。
所谓练气法,便是练气之要,在于以我之息踵天地之息,以我之气合万物之气,勘破天地人合一,吸则采天地之清阳,呼则吐脏腑之浊阴,一息之间暗合斗转星移,一念之瞬交感草木枯荣。
此乃最为古老的道法之一,内蕴无穷之玄机,便是太上玄罡正法乃是道门最正宗、最古老的练气道法之一,却也不能穷尽其中奥秘。
路宁细思自己这些年练气的过程,尤其是在修行了紫玄总纲之后,非但能借天地万类气息修炼,在祭祀天地、接触皇权、阴世之秘等时,也都有莫名气息融入本身道法之间。
此种境遇特殊非常,路宁自忖绝非常事,而是练气之法参以本门至高无上的总纲,方才会造就这般妙用。
“只怕我如今如意真气的流失,与这几日抵御天灾之事脱不开干系……若非我有加盖了天子印玺的仙官符诏在身,又得了紫玄总纲维护道基,只怕这天地反噬必定十分严重,甚至会大大影响修为,就连紫府玄功也要动摇。”
他沉思良久,隐约明白为何修行中人多避讳直接干预人间大灾,只怕与天地间神秘莫测的规矩有关。
自己法力低微也就罢了,便是真正的元神之辈,也多隐于山野之中,极少干预世间一切,这其中必定有些缘故,只是这些事儿只有真正修为境界到了一定地步的高人,才有资格去琢磨了。
“也罢,此中玄机却不是我如今能够触碰的,也不必为此谋算烦恼,一切从心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