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宁第一次凝练离合剑印时花了五个时辰功夫,如今心无旁骛,修行速度便越来越快,从一开始的五个时辰渐渐减少到四个半时辰、四个时辰,最终减少到三个时辰便能炼就一枚离合剑印。
自此每日里昼夜不休,完全将其它事情放下,以一日四枚剑印的速度积累真气,总共耗时近三个月的时间,一口气练成了三百六十四枚剑印,比当初澹台重明预想的还要肯下功夫。
本来这离合剑印积少成多之后,便能渐渐将路宁真气总量加持三成以上,更何况澹台重明还在这剑印中暗中伏下了一门凌虚法阵,亦有助长真气之能,只是非得剑印总数练到三百枚以上才能渐渐生发妙用。
不过他想着路宁无论如何赶不及在四个月时间内将此剑印练到三百枚以上,毕竟还要留出时间来破关,故此也不曾料到路宁居然肯下如此苦功,而且祭炼剑印的速度比澹台重明想的更快,居然一口气将剑印练了三百六十四枚之多。
此时这三百六十四枚离合剑印在他体内除了识海之外的诸多穴道之中连环呼应,结成一体,助长得阴阳有无形真气节节拔升,质与量均臻至修道人三境之内所能抵达的极限。
要知道自从路宁开了心宫玄海之后,真气如水,无论质、量还是性,都远超一般三境之辈的真气,便是四境之中有这般厉害真气的也是不多,无论剑诀还是法术的威力,在真气催动下都远超本身境界。
他往日里对此也不无自得,但与剑印大成之后的如今相比,两者之间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到此路宁犹不满足,转回头来以紫府玄功中的法门细细锤炼新增长的这部分真气,十日功夫内将一身如水般真气练到了念动既变、入微坐照的地步,更进一步妙悟阴阳玄机,几乎到了紫府玄功典籍上所载凝练真气阶段所能企及的终点,再也进无可进。
要知道这般真气境界,便是四境也无几个人能有,四境讲究锻炼五脏,凝聚真气如水银,打通周身窍眼,从而肉身内气具足,做完这些功夫就有凝聚金丹的希望。
世人多好高骛远,往往轻视根基功夫,故此就算是四境巅峰中人,除了似石亦慎这样坚持一百五十年誓要以本身功力成就金丹的特例之外,也真没几个人愿意把每一重修炼境界的每一步功夫都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甚至就连路宁自己,若不是因为被锻炼识海这一关卡住,也未必就肯下水磨功夫一点一滴雕琢自身功力,他也是既有天赋又因境遇,这才沉下心来把修行第三境练到天下几乎无人可比的境地。
毕竟无论天才还是凡才,修炼到一定阶段之后破天地五要如同探囊取物,路宁却是有特殊原因,不得不另辟蹊径,这才登临三境绝顶,根基之厚,在整个紫玄山数十名同辈传人之中几乎无人可比,便是放眼天下各门各派,只怕也只有极罕有的几人可以相提并论。
这一切路宁自家却是无从知晓,也无人来跟他说这些,只是通过典籍记载大概衡量出自己这种情况在三境之中少有,但也不是亘古所无,故此并不放在心上,而是通过这几个月的修行不住打磨心态、培养信心。
真有闲暇,便诵读几本道经或诗文,静悟妙理、读诗娱情,心境却是因此稳定了不少。
待到这一日,自觉道行与修为都已然进无可进,路宁这才施施然出了关,虽然距离十年之期只有一月时光,他脸上却丝毫不见焦躁之色,并将信心与意念培养到了巅峰,甚至因为几月前人前显圣、剑斗英豪,而隐约有了一丝万事皆在掌中的感觉。
催动洞府禁法唤来两个童子,路宁问了问这几个月来洞外诸事,温半江真人依旧未归,倒是传说中的六师叔冷玉岩和小师叔明云山最近游历归来,如今各自坐镇洞府,培育弟子。
同辈之中,仲孙厌被师门指派出山办事去了,马奇则是自家因为一件要事外出,临走时本说一定赶在路宁十年之期前一两月赶回来,却不知为何耽搁未归,余下之事,两个童子也就不甚明了了。
路宁听得几个关系最亲近的师长都不在山中,虽然有些遗憾,但他如今心境稳固,并未因此生出什么杂念。
其实路宁先前心中不无期冀,觉得师父归来便可以得其指点,自是万无一失,但天下之事哪有十全十美的?他的胆子还不至于小到要坐等师父归来再去破关,如此就不是谨慎,而是畏道途如虎了。
因此见得此次出关心中所念之人大多不在,路宁也就不再迟疑,转头又回了洞中。
这一次他不再焚香沐浴,反倒从旧日行囊中找出几本人间杂书来,横卧云床读书三日,然后才长啸一声,驾驭起生死金舟,三探识海去了。
以路宁如今神识灵觉和真气的修为,其实早就该轻轻松松在识海之中感应到核心,甚至可以说在他刚刚从庐山回来后不久,其修为境界便足以支撑其破境了,天下间修炼之辈万万千千,再无一个识海破得如此之难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