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坟墓被推,十万老前辈下跪上军区 > 第206章 历史真相联合调查组

马国安的效率,高得惊人。

或者说,当一位浸淫学界数十年、深谙其中门道的老油条,开始全力去迎合更高层级的意志时,他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超乎想象的。

就在与陈老通话结束的短短三个小时后。

一份由马国安教授牵头,联合了十几位在东国史学界、档案学界颇具声望的“专家学者”共同署名的《关于对“李嘉泽同志历史身份”进行严谨考证与科学认定的紧急倡议书》,就通过特殊渠道,递交到了东国最高层的案头。

倡议书的行文滴水不漏,辞藻恳切激昂。

通篇没有一个字是质疑李嘉泽的英雄身份,反而处处都表现出对英雄的“无比崇敬”和对历史的“绝对敬畏”。

它首先肯定了近期网络舆论对于“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然后话锋一转,用一种痛心疾首的语气指出,当前舆论场存在着“情绪化”、“脸谱化”的危险倾向。将一位功勋卓着、历史形象极其复杂的英雄人物,简单地等同于网络爽文中的“无敌战神”,这是对英雄的另一种形式的“矮化”和“不尊重”。

最后,倡议书“义正言辞”地提出,为了真正还李嘉泽同志一个“清白”和“无可争议”的历史地位,避免其英雄事迹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和曲解,强烈建议最高层牵头,成立一个跨部门、高级别的“历史真相联合调查组”。

这封倡议书,如同一颗被精心包装过的炸弹,精准地,在最高层的会议上,被引爆了。

........................................

帝都,某级别很高的会议室。

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周泽周老总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面沉如水。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桌上那份刚刚被分发下来的倡议书,以及......另一份由数位与陈秉国同级别的退休元老联名提交的、支持这份倡议书的“附议”。

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有些泛白。

‘好一招釜底抽薪......’

周泽的心中,升起一股冰冷的怒意。

他如何看不出,这背后,是陈秉国那个老家伙的手笔!

这份倡议书,看似处处为英雄着想,实则句句都是杀机!

它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而是为了“制造历史疑点”!

一旦这个所谓的“联合调查组”成立,并且由对方的人把持,那么接下来,他们有无数种办法,可以在“严谨考证”的幌子下,将这潭水彻底搅浑。

到时候,李嘉泽的身份,将永远陷入“存疑”的泥潭之中。而他之前所推动的一切,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我反对!”周泽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李嘉泽同志的身份,已有刘昌东等多位老将军的亲口证实,更有‘武安’档案作为旁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本没有必要再成立什么调查组,画蛇添足!”

然而,他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同样头发花白的老人,便慢悠悠地开了口。

这位老人,是陈秉国的老战友,也是这次“附议”的牵头人之一。

“周泽,话不能这么说嘛。”老人呷了一口茶,语气和缓,“正是因为事关重大,牵扯到开服玩家的最终认定,我们才更要慎之又慎,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刘昌东那几个老伙计,我们有所了解,应该都是国家的功臣。但是,他们毕竟年事已高,又都有过老年痴呆的病史,记忆出现偏差,甚至错乱,也是有可能的嘛。我们总不能仅凭几位病人的‘一面之词’,就草率地给一位元帅盖棺定论吧?”

“至于那份‘武安’档案,你也清楚,里面语焉不详的地方太多。我们尊重历史,就要拿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证,而不是靠推测和联想。”

“成立调查组,正是为了把所有工作做扎实,把所有疑点都排除。这,才是对李嘉舍同志真正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负责!”

老人的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有理有据。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

周泽看着这一张张“义正言辞”的面孔,气得胸口发闷,却又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因为,对方所有的说辞,都站在了“程序正确”、“尊重历史”的道德高地上。

他总不能说,我们为了尽快给英雄正名,就可以忽略一些程序上的“瑕疵”吧?

那恰恰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最终,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关于成立“历史真相联合调查组”的议案,被正式通过。

........................................

当天下午,一则重磅新闻,通过东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向全国播报。

【为科学、严谨、负责任地考证与认定李嘉泽同志的历史功绩与真实身份,经最高层研究决定,即日成立“历史真相联合调查组”。】

新闻中,还公布了调查组的豪华阵容。

组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立场中立的退休高层担任。

但核心的副组长、首席历史顾问,以及档案审查工作组的负责人等关键位置,却赫然被几个外界不熟知,但内部人都清楚是陈秉国一系的人马所占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位刚刚提交了倡议书的马国安教授,他被任命为调查组的“首席历史顾问”。

新闻一出,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

那些原本沉浸在“集齐七 1个爷爷召唤神龙”的狂欢中的网友们,都懵了。

“我靠,这阵容也太豪华了吧?国家这是要下死力气查啊!”

起初,大部分网友,以为这是官方为了给李嘉泽一个最高规格的认证,而走的必要程序。

然而,就在调查组成立的第二天。

一场由调查组召开的、面向全国直播的“阶段性工作通报会”,彻底改变了舆论的风向。

通报会上,首席历史顾问马国安教授,面对着无数的镜头,用一种极其“严谨”、“客观”的学术口吻,抛出了几个所谓的“重大疑点”。

“......经过我们专家组对现有公开资料的初步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关于李嘉泽同志的英雄事迹,主要来源于刘昌东等几位老先生的口述。我们对老先生们的革命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但是,”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和“为难”,

“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老先生们都已是百岁高龄,且根据疗养院提供的医疗记录,他们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因此,其记忆的准确性,是需要我们用更严谨的史料,去进行交叉验证的。这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另外,我们查阅了大量已解密的、关于东北抗联时期的档案。非常遗憾的是,在目前所有关于‘军级’以上将领的名单中,我们都未能找到‘李嘉泽’这个名字。当然,这不排除是由于当年的记录缺失,或者相关档案的保密等级更高。但至少在目前,我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马国安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小心翼翼,滴水不漏。

他没有否认任何事,他只是在“陈述事实”、“提出疑点”。

但这些所谓的“疑点”,通过官方的渠道,被无限地放大。

网络上,风向开始变了。

“嘶......这么说,还真不一定啊?万一那几个老爷子记错了呢?”

“对啊,老年痴呆的病人,记忆混乱是很正常的。咱们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

“查无此人?这就有点严重了啊......官方档案里都没有,那这事儿可就悬了。”

一股怀疑的、观望的、甚至是质疑的暗流,开始在舆论场中,悄然蔓延。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