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承乾宫因皇贵妃的仁政而门庭若市,当长春宫在德妃的引导下谨慎靠近,当永和宫与景阳宫皆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瑾皇贵妃的信赖与支持时,咸福宫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被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郁与焦虑笼罩着。
与其他宫苑或主动或被动适应新格局的氛围截然不同,惠嫔刘姝书身处其中,如同困兽,内心充满了难以排解的恐慌与不安。
她本是户部尚书庶女,凭借家族势力与嫡姐德妃的提携,得以入宫并诞下皇三子萧稷,晋位惠嫔。
在贤妃齐若兰倒台之前,她虽非最得宠者,却也因育有皇子而自有一份底气,更曾暗中期盼借着贤妃与镇北侯府的势力,能为自己的儿子争得更多关注,甚至幻想过那遥不可及的东宫之位。
然而,风云突变,贤妃一族灰飞烟灭,瑾皇贵妃苏晚棠异军突起,不仅圣宠日隆,更诞下龙凤双胎,尤其是四皇子萧晨的降生,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她的心口。
随着时间推移,承乾宫那对双生子在苏晚棠的精心养育下,越发显得聪慧健壮,玉雪可爱。
四皇子萧晨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三公主萧澜机敏伶俐,深得帝心。
陛下萧景珩对这对儿女的喜爱几乎是毫不掩饰的,前往承乾宫的次数愈发频繁,带去的赏赐也往往是最好的。
这一切,都如同细密的针尖,一下下刺痛着惠嫔敏感的神经。
“稷儿,我的稷儿可怎么办才好……”夜深人静时,惠嫔常常屏退左右,独自搂着已经五岁、却因她过度保护而显得有些文弱怯懦的儿子,喃喃自语。
烛光映照下,她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浓重愁云,眼神里交织着忧虑与不甘。
她生怕陛下那本就有限的父爱,尽数被承乾宫的孩子占据了去;
她更恐惧的是,长此以往,自己的儿子三皇子萧稷,会彻底失了圣心,在父皇眼中变得无足轻重,甚至……
在未来的岁月里,会因嫡庶之别、长幼之分,乃至母族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受到无形的压制与威胁。
那个她曾经偷偷幻想过的太子之位,如今看来,似乎正随着承乾宫那对龙凤胎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遥远。
这种日益加深的焦虑,如同给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灰暗的滤镜,使得她看待承乾宫的一切言行都带上了偏执的解读。
瑾皇贵妃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在她看来是“处心积虑”的笼络与表现;
苏晚棠不遗余力地推广养生药膳、关心皇子公主健康,在她眼中成了“收买人心”、巩固权势的手段;
甚至连陛下频频驾临承乾宫,她也固执地认为是瑾皇贵妃使了“狐媚”手段,蛊惑了圣心。
她并非没有想过寻求外援。
她曾几次三番前往长春宫,想向自己的嫡姐德妃倾诉心中的苦闷与恐慌。
然而,德妃刘姝和总是神色淡然,言语谨慎,多是劝她“安守本分,勿要胡思乱想,徒增烦恼”,或是“好生教导稷儿,陛下自然会看到他的好处”。
这些不痛不痒、四平八稳的劝慰,非但没能解开她的心结,反而让她觉得嫡姐是在明哲保身,甚至隐隐有种事不关己的冷漠,这让她感到更加孤立无援,心中那份属于庶女的自卑与怨怼时而悄然滋生。
她也曾焦虑地思索,是否应该更加严厉地督促萧稷读书习武,让他比承乾宫的四皇子更加出色,以期在陛下面前多多表现,挽回圣心。
她给儿子增加了课业,要求他背诵更多的经文,练习更久的书法。
可看到儿子那瘦小的身影伏在案前,有时因疲惫而偷偷打盹的模样,她又会心生不忍与更大的恐慌——怕逼得太紧,反而让儿子失了孩童天性,惹来陛下厌烦,更怕儿子的资质终究比不上那对据说天资聪颖的龙凤胎。
在这种极度的焦虑、矛盾与无力感的反复煎熬下,惠嫔刘姝书暂时选择了蛰伏。
她如同受了惊吓的蜗牛,小心翼翼地缩回了自己的壳里。
她显着减少了外出走动的频率,除了雷打不动的向太后、皇贵妃晨省,以及必要的宫务会议,大多数时间,她都将自己封闭在咸福宫内。
宫门似乎也因主人的心境而显得比往日更加沉寂。
在咸福宫内,她的生活重心几乎全部围绕着三皇子萧稷。
她亲自检查他的每一份功课,督促他练字、背诵,对他的言行举止要求近乎严苛。
她也会长时间地抱着儿子,一遍遍抚摸他的头发,眼神却飘向窗外,严密地关注着后宫的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来自承乾宫的消息。
任何关于瑾皇贵妃或那对双胞胎的褒奖或恩赏传来,都会让她的心揪紧一分,脸色也随之阴沉一分。
她对承乾宫的一切保持着一种近乎沉默的、警惕的观察,内心深处则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抵触情绪。
当后宫众人纷纷响应皇贵妃的养生号召时,咸福宫往往是动作最迟缓、执行最不积极的那个;
当各宫皇子公主开始接触参与户外活动时,萧稷往往被惠嫔以“需静心读书”为由拘在宫内。
她像一只受了惊的兔子,蜷缩在自己认定的安全洞穴里,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警惕地感知着外界可能到来的任何一丝危险。
这种压抑而紧绷的情绪,如同无形的蛛网,弥漫在整个咸福宫,使得宫内的气氛也变得沉闷而缺乏生气。
贴身宫女荷花、兰花等人见状,也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伺候,不敢多言,生怕哪句话不小心就触动了主子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蛰伏之下,涌动着的是不甘、忧虑与对未来的深深恐惧。
喜欢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