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历史课,阳光透过教室后排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讲台上,历史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期待:“接下来我们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负责制作一份关于‘古代文明成就’的 PPT,下周进行课堂展示,计入平时成绩。”
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同学们纷纷寻找熟悉的搭档,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苏沐橙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语文课代表,刚想开口组队,就被老师的声音打断了。
“为了促进大家文理思维的融合,这次分组我来安排。” 历史老师拿起手里的分组名单,目光扫过全班,“第一组:张浩、李雨桐;第二组:苏沐橙、江衍……”
“什么?” 苏沐橙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里的历史课本差点掉在地上。她和江衍?被迫一组?
旁边的江衍也愣了一下,眉头微蹙,显然也对这个分组感到意外。自从涂鸦战之后,两人的关系刚刚缓和,虽然依旧会拌嘴,但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可真要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苏沐橙心里还是没底 —— 他们连涂鸦都能吵起来,做 PPT 还不得闹翻天?
“老师,能不能换组啊?” 苏沐橙下意识地举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抗拒,“我和江衍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了,合作起来可能不太顺利。”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才要互相学习嘛。” 历史老师笑着摇头,语气不容置疑,“之前班主任跟我提过你们的‘文理互补’,这次小组合作正好是个实践机会。我相信你们俩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周围的同学纷纷露出看热闹的表情,语文课代表凑过来,小声调侃:“沐橙,加油!和江衍大神合作,你的 PPT 肯定能拿高分!”
“什么高分啊,我看是吵架大会还差不多。” 苏沐橙小声嘀咕,心里满是无奈。她转头看向江衍,发现他也在看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同样的无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既然是老师安排的,就合作吧。” 江衍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平淡,“早点确定主题,早点开始准备,不影响月考复习。”
苏沐橙点点头,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老师的决定无法更改。她拿出笔记本,准备和江衍讨论主题:“那我们先想想做什么主题。古代文明成就太多了,文学、科技、艺术、制度……”
“古代科技与逻辑。” 江衍直接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笃定,“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推导、张衡地动仪的力学原理,这些成就背后都蕴含着严谨的逻辑思维,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理科深度,容易做出亮点。”
“不行!” 苏沐橙立刻反驳,“科技逻辑太枯燥了,PPT 做出来肯定没人愿意看。而且历史课的展示,应该更有温度和感染力才对。”
“温度不能当成绩。” 江衍挑眉,“PPT 的核心是内容的深度和逻辑的严谨性,不是单纯的情感渲染。古代科技的逻辑演变,能体现文明的进步,比单纯讲文学更有说服力。”
“你就是觉得文科的东西没价值!” 苏沐橙的火气瞬间上来了,“我觉得‘古代文学与辩论’更好!比如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辩论、魏晋名士的清谈,既结合了文学知识,又能联系到辩论技巧,既有历史厚度,又有互动性,展示的时候还能现场模拟辩论,肯定比你的科技 PPT 有意思多了!”
“有意思不代表有价值。” 江衍摇摇头,“纵横家的辩论更多是权谋话术,缺乏逻辑闭环,而且文学主题的 PPT 很容易做得空洞,没有实质内容支撑,拿不到高分。”
“你胡说!” 苏沐橙气得脸颊发红,“古代文学里的辩论充满了智慧,比如《战国策》里的辩论案例,逻辑严密,言辞犀利,怎么就没有价值了?你就是对文科有偏见!”
“我没有偏见,只是客观评价。” 江衍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较劲,“科技成就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和数据支撑,逻辑清晰,容易梳理脉络;而文学辩论的主观性太强,很难做出严谨的分析,展示效果会大打折扣。”
两人的争执吸引了周围同学的目光,张浩凑过来笑着说:“你们俩这刚缓和的关系,不会因为一个 PPT 主题又吵起来吧?要不折中一下,既做科技又做文学?”
“不行,主题必须聚焦,不然 PPT 会显得杂乱无章。” 苏沐橙和江衍异口同声地反驳,说完又同时愣住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和一丝无奈。
“你看,连反驳都这么默契,说明你们俩其实很合拍。” 张浩笑得更开心了,“不如好好商量一下,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主题。”
苏沐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我不是不能接受科技主题,但能不能稍微兼顾一下文学的温度?比如在讲科技的同时,提一下相关的文学记载,让内容更丰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