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班主任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木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沐橙和江衍并肩站在办公桌前,两人之间隔着半臂的距离,像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气氛微妙而尴尬。
十分钟前,班主任李老师在课堂上突然点名:“苏沐橙、江衍,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让两人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为了入学考的事情。
苏沐橙攥着衣角,指尖微微泛白。入学考的 1 分之差像一根刺,一直扎在她心里,尤其是作文的 2 分之差,让她始终耿耿于怀。她猜想着老师找他们的目的,是要批评她在入学典礼上的冲动发言,还是要调解她和江衍之间的矛盾?
江衍则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双手自然垂在身侧,眼神平视前方,仿佛只是在等待一场普通的物理测验。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并非毫无波澜 —— 李老师的突然召见,让他隐约猜到,可能和入学考的分数差距,以及他与苏沐橙之间的持续冷战有关。
“你们俩坐吧。” 李老师指了指办公桌前的两把椅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却掩不住眼底的严肃。他从抽屉里拿出两份入学考试卷,分别放在两人面前,“今天找你们来,主要是想和你们复盘一下入学考的成绩,分析一下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苏沐橙和江衍同时坐下,目光落在面前的试卷上。苏沐橙的语文试卷作文部分用红笔标注着 58 分,旁边写着 “情感真挚,论证稍弱”;江衍的语文试卷作文则是醒目的 60 分,批注是 “逻辑严谨,温度不足”。
“江衍,你的总分是 732,年级第一,这个成绩非常优秀。” 李老师先看向江衍,语气中肯,“数学、物理都是满分,英语也只扣了 8 分,理科基础非常扎实,这是你的优势。但你的语文作文,虽然拿到了满分,却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 —— 缺少温度。”
江衍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你的作文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引用的资料也很有说服力,完全符合议论文的评分标准。” 李老师翻看着江衍的作文卷,“但通篇读下来,全是数据和理性分析,缺少了青春该有的真情实感,像一份严谨的学术报告,却不像一篇有灵魂的作文。评委给你满分,是因为你的技巧和逻辑无可挑剔,但如果想要真正打动人心,还需要多一些情感的温度。”
苏沐橙听到这里,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 原来老师也觉得江衍的作文缺少温度,她之前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
李老师话锋一转,看向苏沐橙:“沐橙,你的总分 731,年级第二,只差江衍 1 分,这个成绩同样很出色。你的语文、英语成绩顶尖,作文情感真挚,文笔流畅,很有感染力,这是你的优势。但你的数学成绩只有 145 分,主要丢分点在最后一道大题的步骤严谨性上,这也是你的短板。”
苏沐橙的脸颊微微发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她知道自己的数学问题所在,尤其是在逻辑推导和步骤书写上,总是不够严谨,容易出现疏漏。
“你最后一道大题用几何辅助线的方法解题,思路很灵活,但步骤书写不够规范,缺少必要的逻辑推导过程,导致被扣了 5 分。” 李老师指着苏沐橙的数学试卷,“如果你的步骤能像江衍那样严谨,这 5 分完全可以拿到手,总分就能超过江衍了。”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戳中了苏沐橙的痛处。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甘:“老师,我觉得几何方法直观简洁,步骤没必要写得那么繁琐吧?”
“直观简洁不代表可以省略关键步骤。” 李老师摇了摇头,“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步骤的规范性直接体现了逻辑的严谨性。江衍用代数方法解题,虽然过程复杂,但每一步都有依据,逻辑闭环,这就是他能拿到满分的原因。”
江衍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像是在认同老师的话,又像是在无声地嘲讽苏沐橙。苏沐橙瞥见他的表情,心里的火气又上来了,刚想反驳,就被李老师打断了。
“你们俩的情况很典型,” 李老师放下试卷,看着两人,“江衍作文缺温度,苏沐橙数学缺严谨,而你们各自的优势,恰恰是对方的短板。这也是学校把你们分到同一个班、同一个小组,甚至安排你们同桌的原因 —— 文理互补,互相学习。”
“我希望你们能放下之前的成见,互相请教。” 李老师的语气带着期待,“江衍,你可以多向沐橙学习情感表达,让你的作文更有感染力;沐橙,你可以多向江衍请教数学的严谨性,提升自己的理科成绩。我相信,只要你们愿意互相帮助,一定能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苏沐橙和江衍同时愣住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浓浓的不情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