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前往非洲 > 第191章 租赁商铺

前往非洲 第191章 租赁商铺

作者:沟底墨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08:18:35

坦桑的旱季阳光来得早,七点就把养鸡场的钢架晒得发烫。李朴蹲在饲料粉碎机旁,指尖捏着刚打印的订单,纸页上“十五套设备”的字迹被风吹得发卷。姆巴蒂推着装满饲料的手推车走过,车轮碾过碎石路,“咕噜”声里裹着笑:“老板,昨天辛格又介绍了两个农场主,说要来看设备!”

李朴没抬头,指尖在订单边缘掐出折痕。鸡舍里传来雏鸡的轻叫,自动化笼舍的清粪带“沙沙”转动,干净得能映出阳光。他突然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萨米,跟我去达市街上转转。”

萨米正对着账本核账,黑框眼镜滑到鼻尖:“转街?是要进新的鸡饲料吗?”李朴已经走到皮卡旁,拉开驾驶座车门:“租个商铺,开家门店。”萨米的笔“嗒”地掉在账本上,快步追过去:“租商铺?一千万先令一年!那可是咱们三个月的纯利!”

皮卡驶离养鸡场,草原上的金合欢树一闪而过。李朴握着方向盘,视线扫过窗外掠过的农用车:“你看这些农场主,找设备要跑遍达市。咱们有了门店,他们能摸到设备,看到样品,才敢订大单子。”萨米扒着副驾驶车窗,风把他的衬衫吹得鼓起:“可万一没人来?咱们的设备都堆在养鸡场,也能卖啊。”

“不一样。”李朴踩下刹车,让过一群横穿公路的斑马,“没有门店,就没有牌子。人家记住的是‘中国老板的设备’,不是‘朴诚设备’。”他从储物格里翻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个简单的logo——“朴诚”两个汉字旁边,是个简化的鸡笼图案,“这是我昨晚画的,以后咱们的设备上,都要印这个。”

达市的姆贝亚街挤得水泄不通。沿街的商铺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斯瓦西里语和阿拉伯语的字迹交叠,有的卖农具,有的摆着二手轮胎,尘土在车辙里积成小丘,风一吹就迷眼。李朴把车停在路边,和萨米挨家挨户问价。

“月租一百万先令!少一分免谈!”印度房东抱着手臂,站在堆满布料的商铺前,金戒指在阳光下闪着光。萨米倒吸一口凉气:“一年就是一千二百万!比您说的还贵!”房东斜了他一眼:“这是黄金地段,农场主都从这儿过,嫌贵就去郊区。”

走了半条街,腿都酸了,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要么位置太偏,连辆农用车都见不到。萨米蹲在路边,捡起块石头画圈:“老板,要不咱们再等等?等设备卖得更多了,再租也不迟。”李朴没说话,盯着街拐角的一家空商铺——两层小楼,墙面刷着褪色的米白漆,门框是暗红的实木,旁边就是家种子店,几辆皮卡正停在门口卸货。

“这家怎么没人?”李朴拉着萨米走过去。商铺的铁门上挂着块木牌,用斯瓦西里语写着“出租”,下面歪歪扭扭写着个电话。萨米刚要拨号,门“吱呀”一声开了,个裹着蓝色坎肩的老人探出头,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皮:“租商铺?”

老人叫卡鲁姆,是这商铺的房东。他领着两人走进商铺,地面铺着水泥,墙角堆着些旧木箱,二楼有个小阁楼,能当仓库。“以前租给卖农机配件的,欠了我半年租金跑了。”卡鲁姆坐在木箱上,掏出个铜制的水烟壶,“一年一千万先令,押金五百万,少一分都不行。”

萨米刚要开口砍价,李朴先点头:“成交。但我要先付三百万押金,剩下的两个月内付清。”卡鲁姆的烟壶顿了顿:“你就不怕我骗你?”李朴从包里掏出营业执照和一沓订单,摊在木箱上:“我是朴诚养鸡场的老板,这些是上个月的设备订单。您可以去打听,奥马尔、辛格都是我的客户。”

卡鲁姆的目光扫过订单上的签名,手指在营业执照上摸了摸——那上面印着达市工商局的红章。他把烟壶往地上一磕:“行,我信你。明天带合同来,咱们签字。”李朴伸出手,老人粗糙的手掌握住他的,掌心的老茧硌得人发疼,却透着股实在劲儿。

签完合同的第二天,装修队就进了场。李朴选了亮黄色的墙漆,刷在墙上像晒透的芒果,远远就能看见。萨米带着工人清理阁楼,把旧木箱搬出去,换上新的货架;姆巴蒂从养鸡场扛来几根钢管,焊成展示架,用来放小型的饮水器和饲料粉碎机零件。

王天星抱着刚满月的王坦桑,和阿伊莎提着保温桶来探望。阿伊莎的纱丽换成了宽松的棉布裙,怀里抱着个蓝布包,里面是给工人的芒果干。“你这门店选得好,离我汽配店就三条街。”王天星靠在门框上,看着工人刷墙,“以后我那边有客户要养鸡设备,直接带过来。”

阿伊莎把保温桶递给李朴,里面是熬得浓稠的鸡汤:“刚炖的,给你补补。”她看着墙上的logo草图,笑着说:“这两个字写得真好看,要不要加朵凤凰花?咱们婚礼上的凤凰花,大家都记得。”李朴眼睛一亮:“好主意!让广告店在logo旁边加朵绣上去的凤凰花。”

王坦桑在父亲怀里动了动,小拳头攥着根红绳——那是阿伊莎编的,上面系着颗小小的银铃铛。李朴伸出手指,碰了碰宝宝的手心,小家伙突然攥紧了他的手指,铃铛“叮铃”响了一声。“这小子,以后肯定是个做生意的料。”王天星笑着说,“等他长大了,来给你当店员。”

招牌做好的那天,达市下了场小雨。红色的铁皮招牌挂在门楣上,“朴诚养殖设备”六个黑色的汉字苍劲有力,旁边绣着朵橘红的凤凰花,雨珠打在上面,像缀着颗颗小珍珠。李朴站在街对面,看着招牌被风吹得轻轻晃,心里像揣了只刚出壳的雏鸡,扑腾着直发痒。

开业前一天,李朴请大家吃手抓饭。院子里支起口大锅,印度大厨正往锅里倒香米,旁边的锅里炖着咖喱牛肉,香气飘出半条街。卡鲁姆也来了,手里拎着坛自家酿的椰枣酒,坐在桌边和王天星聊天:“我活了六十岁,第一次见中国老板在达市开设备店。”

“以前大家都觉得国内的设备贵,不敢买。”李朴给老人倒了杯酒,“我开这店,就是要让大家摸到设备,知道这钱花得值。”卡鲁姆喝了口酒,咂咂嘴:“你这孩子实在,跟我年轻时候一样。明天开业,我让我儿子的乐队来表演,不收钱!”

开业当天,天刚亮,姆贝亚街就热闹起来。卡鲁姆儿子的乐队来了,三个年轻人穿着彩色的衬衫,抱着吉他和鼓,弹起了欢快的斯瓦西里语歌谣。李朴在门口摆了两盆三角梅,是阿伊莎特意从家里搬来的,花瓣上还沾着晨露。

七点刚过,奥马尔就开车来了,车斗里装着只宰好的山羊:“开业大礼!晚上烤着吃!”辛格带着拉吉尼和两个工人,扛着块写着“生意兴隆”的木牌,上面用中文和斯瓦西里语写着,字是请华人餐馆的老陈写的,笔力遒劲。

老陈拎着两箱茅台,后面跟着几个华人老板,都是做建材和农产品生意的:“小李,恭喜开业!以后咱们华人互相照应,我的客户要养殖设备,都介绍给你。”李朴笑着接过茅台,往每人手里塞了袋芒果干——那是阿伊莎特意做的,包装上印着朴诚的logo。

十点整,开业仪式开始。卡鲁姆站在最中间,手里拿着把金色的剪刀;旁边是李朴和王天星,还有奥马尔——他是第一个客户,李朴特意请他来剪彩。阳光刚好爬过招牌,照在红绸上,泛着耀眼的光。“一、二、三!”大家齐声喊着,剪刀“咔嚓”一声,红绸落地,姆巴蒂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震得凤凰花瓣落了一地。

乐队奏起更欢快的曲子,工人们把展示架上的设备擦得锃亮。奥马尔拉着几个农场主,站在自动化笼舍的模型前,比划着说:“我那套设备用了一个月,省了两个工人的工资!清粪带干干净净,鸡都少生病了!”农场主们围着模型,伸手摸了摸镀锌的铁丝,眼里满是好奇。

李朴站在柜台后,给客户递上印着logo的宣传册。宣传册上印着设备的照片、参数,还有客户的评价,最下面写着“免费安装调试,一年保修”。个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农场主,拿着宣传册翻了半天,用生硬的中文问:“我要五套,能便宜吗?”

李朴笑着摇头:“价格不能少,但我送您五袋饲料添加剂,再免费帮您培训工人。”农场主愣了愣,随即笑了:“好!我订五套!”萨米赶紧拿出订单,递上笔,农场主签下名字——穆罕默德·阿里,达市南边最大的蛋鸡养殖场老板。

中午的手抓饭摆了满满十桌。大锅的香米上铺着咖喱牛肉、烤羊肉,还有刚炸好的春卷——那是老陈带来的华人厨师做的。工人们和客户坐在一起,用手抓着饭,喝着椰枣酒和茅台,语言不通就用手势比划,笑声比乐队的曲子还响亮。

王天星抱着王坦桑,坐在李朴旁边:“我刚跟奥马尔聊了,他说要介绍几个坦噶的农场主来。”他喝了口酒,拍了拍李朴的肩,“以前咱们在夜市喝啤酒,说要在非洲扎根,现在你有门店,我有汽配店,阿伊莎怀着孩子,这日子才算真扎根了。”

李朴看着桌上的热闹景象,远处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着光,凤凰花的影子落在宣传册上。他想起刚到坦桑时,手里攥着几万块钱,在夜市的角落啃面包;想起第一次搭建鸡舍,被台风掀了屋顶,和王天星在雨里捡铁皮;想起卖第一套设备时,奥马尔怀疑的眼神。

阿伊莎走过来,给两人添上酒:“别光聊天,多吃点。”她看着李朴,眼里满是笑意,“卡鲁姆先生说,以后这条街的人,都会知道朴诚设备。”李朴举起酒杯,和王天星碰了碰,酒液里的辛辣混着芒果干的甜,咽下去暖得人心头发热。

下午的阳光斜斜照进门店,萨米正在整理订单,桌上已经堆了七份,有订全套笼舍的,有订小型饮水器的,还有人订了饲料添加剂。姆巴蒂带着工人,给刚订设备的穆罕默德装货,把饮水器和粉碎机零件搬上皮卡,用绳子捆得结实。

卡鲁姆坐在柜台旁,喝着李朴给他泡的绿茶:“我就说你能成。刚才有个肯尼亚的农场主,路过时问了价格,说明天带钱来订。”李朴笑着给老人添了点茶:“谢谢您,要不是您愿意租给我,我还不知道要找多久。”老人摆了摆手:“是你自己实在,做生意就该这样。”

傍晚时分,客户渐渐走光了。李朴坐在门店的台阶上,手里捏着刚签的两份订单,指尖的墨水还没干。夕阳把招牌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门前的凤凰花上,像铺了层橘红的地毯。萨米捧着账本走过来,声音里带着激动:“老板,今天一共签了九套设备,收了四千五百万先令定金!”

李朴没说话,抬头看向远处的养鸡场,钢架在暮色里泛着淡光。风从街对面吹过来,带着种子店的麦香和门店里的油漆味,还有远处海面上的咸腥味。他想起阿伊莎说的凤凰花,想起王坦桑手里的银铃铛,想起卡鲁姆粗糙的手掌。

姆巴蒂把展示架上的设备擦了最后一遍,走过来坐在李朴旁边:“老板,明天咱们去给穆罕默德安装设备?”李朴点了点头,掏出手机给张总发微信:“再发三十套设备,要加快速度。”张总很快回复:“没问题,已经在装船了,半个月到港。”

王天星的皮卡停在路边,阿伊莎探出头喊:“李朴,回家吃饭了!炖了羊肉!”李朴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把订单放进包里。萨米和姆巴蒂也跟着站起来,三人并肩往街尾走,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叠在一起像棵扎根的树。

门店的灯亮了起来,黄色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在街面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招牌上的凤凰花在灯光下,比白天更艳了,橘红的花瓣像燃着的火。李朴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满是踏实——这不仅是一间门店,是他在非洲的根,是“朴诚”这个名字的开始。

风里的麦香更浓了,混着远处传来的乐队余韵。李朴加快脚步,往王天星家的方向走去,那里有炖好的羊肉,有抱着孩子的朋友,有热烘烘的烟火气。他知道,门店开业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设备要卖,更多的客户要服务,但只要心里踏实,脚步就不会乱。

夜色渐浓,姆贝亚街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朴诚养殖设备的招牌,在众多商铺中格外醒目,凤凰花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托着这个刚起步的小生意,托着一个中国年轻人在非洲的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