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前往非洲 > 第172章 刺鼻的拖鞋厂

前往非洲 第172章 刺鼻的拖鞋厂

作者:沟底墨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08:18:35

吹完白沙滩的海风。

李朴已经蹲在仓库地上核对零件清单,晨光斜斜切过铁皮窗,在红蓝相间的零件盒上投下明暗交界的线——像他心里那杆秤,一头坠着王天星画的创业蓝图,一头压着眼前冰凉的螺丝刀和扳手。

“小李,这儿呢!”张田的大嗓门撞开仓库门,胖子怀里抱着个鼓囊囊的蓝色文件夹,工装裤脚还沾着路边的狗尾草屑,“刚接的急活,西郊华人拖鞋厂,要装五台挂式空调。老板催得火急,今天必须进场。”

李朴直起身,手里的扳手“当啷”砸在铁皮零件盒上,清脆的响。

他抹了把额角的薄汗,接过文件夹指尖一捻:“地址发我,现在备料。”

“西郊工业园,离王天星的汽配城就隔两条街。”张田往他手里塞了瓶冰红茶,瓶身凝着水珠,“老板姓赵,北方糙汉子,跟我搭过三年生意。厂子效益爆好,但环境——你到了就知道,多担待。”

刘景突然从办公室探出头,瘦得像根晾衣杆的手指点着账本:“材料按清单数,多拿一颗螺丝都得拉回来对账,别惯着浪费的毛病。”

皮卡载着五台空调外机颠簸在土路上,车斗里的机器随着路面起伏“哐当”轻撞。

李朴望着窗外掠过的荒草,草尖还挂着晨露,白沙滩的细腻白沙却还在记忆里发烫。

王天星那句“达市的人脉就是实打实的钱脉”反复在耳边转,他摸出手机,翻出昨晚熬夜整理的客户清单,在空白处一笔一划写了“拖鞋厂”三个字——达市西郊工业园藏着上百家华人小厂,这趟或许不止是装空调。

车刚拐进工业园大门,一股刺鼻的气味就像无形的手,死死攥住了两人的鼻子。

塑料燃烧的焦味混着劣质橡胶的酸臭味,细针似的往鼻腔深处扎,李朴猛地别过脸,连打三个喷嚏。

张田皱着眉摆手,声音被气味呛得发闷:“就是这味,忍忍,车间里更冲。”

拖鞋厂的铁皮门虚掩着,推开时“吱呀”一声,像老黄牛的哀鸣,气味瞬间浓了三倍。院子里堆着三座废旧塑料山,可乐瓶、农药桶、破塑料盆缠在一起,被赤道的太阳晒得发软,表面黏着黑压压的苍蝇,嗡嗡声能盖过说话声。

四个黑人工人蹲在地上分拣塑料,赤着脚踩在油污发黑的水泥地上,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往下淌,滴在塑料堆里,“滋”地一声就没了影。

“李师傅可算来了!”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快步冲过来,圆脸,寸头,额角沾着些灰白的塑料粉末,远看像落了层霜。

他一把攥住李朴的手,掌心粗糙得像砂纸,磨得李朴指节发疼:“我是赵磊,这厂子的主儿。张哥跟我吹了八百回,说你装空调又快又稳,今天可全拜托了。”

李朴回握过去,目光越过赵磊的肩膀往车间里扫——里面更呛人。

四台熔炉烧得通红,炉口泛着刺眼的橙光,废旧塑料一扔进去,就冒出滚滚黑烟,在空中凝成灰黑色的雾,飘得满车间都是,连窗户都蒙着层灰。十几个黑人工人围着机器转,有的往滚烫的模具里灌塑料熔浆,有的徒手把成型的拖鞋从模具里掰出来,没人戴口罩,甚至有两个小伙子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被黑烟熏得发暗,泛着一层油腻的光。

“赵老板,空调装在哪片区域?”李朴的声音裹着气味发闷,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工装口袋里的口罩——这是张田特意给工人们备的,每次装空调遇到粉尘多的场地,必强制要求佩戴。

赵磊往车间最里头的角落指了指,那里摆着六张工作台,工人正埋着头给拖鞋修毛边:“就装在那几排工位上方,得吊到三米高的承重梁上。”

他递过来一瓶冰镇矿泉水,瓶身的水珠渗进李朴的掌心:“辛苦二位了,我让工头搬梯子过来。车间里温度得有四十度,实在顶不住就出来透口气。”

李朴和张田搬着空调外机往车间走,刚路过一台熔炉,一个穿破t恤的黑人小伙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身子弓成虾米,手里的塑料筐“哐当”砸在地上,里面的半成品拖鞋撒了一地。

一个戴红色头带的黑人工头快步走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吼,斯瓦西里语混着几句生硬的中文,李朴只听清了“快点捡”“扣工资”两个关键短语。

小伙子慌忙蹲下身捡拖鞋,指尖刚碰到模具边缘,就像被火烫的猫似的缩回去,指腹瞬间红了一片。他咬着牙没敢哼一声,飞快地把拖鞋塞进筐里,又抓起一把废旧塑料往熔炉里添,动作快得像在跟时间赛跑。

“这小伙子叫卡丁,才十八岁。”赵磊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难掩的无奈,“家里有三个弟弟妹妹,还有个瘫痪的妈,全靠他这点工资活。我跟后勤提了八回,要给工人们配口罩,结果老刘——就是管账的那个瘦子,说一双口罩两美元,二十个人一天就四十,硬是没批。”

李朴心里一沉,像坠了块铅。

他想起自己仓库里的工人,虽然刘景抠门,伙食里肉少,但张田总把“安全第一”挂在嘴边——高空作业必须系双保险带,粉尘多的时候口罩管够,夏天还会多备几箱冰汽水。对比眼前咬着牙忍烫伤的卡丁,他们这些装空调的,简直是泡在蜜罐里。

“赵老板,我工具包有多余的口罩,让工人们先戴上吧。”李朴弯腰拉开工具包侧兜,掏出一包未拆封的口罩——这是他自己多带的,上次装工地空调剩的,本来想留着备用。赵磊眼睛瞬间亮了,接过口罩时指节都在颤:“太谢谢你了李师傅!我跟老刘吵过两回,他说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硬是把采购单压着不批。”

赵磊扯开口罩包装,挨个给工人们分。

卡丁接过口罩时,对着李朴露出一个腼腆的笑,两排洁白的牙齿在黝黑的脸上格外显眼,鼻尖沾着的灰蹭到了脸颊,像朵开在煤堆里的小白花。他笨拙地把口罩挂在耳朵上,尺寸有点大,遮住了半张脸,却还是凑到李朴身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重复:“谢谢,中国朋友,谢谢。”

铁制人字梯架稳了,李朴系上安全带往上爬,每踩一步,梯子就“嘎吱”响一声。

车间里的热浪裹着塑料味扑过来,刚爬了三步,汗水就顺着额角往下淌,滴在眼镜片上,瞬间模糊了视线。

他腾出一只手擦汗,脚下的梯子突然晃了晃,张田在下面死死抱住梯脚,吼声响得盖过机器轰鸣:“踩稳了!不行就下来!别逞能!”

“没事张哥,稳着呢。”李朴深吸一口气,口罩滤掉了部分气味,但残余的焦味还是往肺里钻。他低头往下看,工人们已经重新开始忙碌,卡鲁戴着不合身的口罩,往熔炉里添塑料的动作都轻快了些。李朴突然觉得手里的空调外机格外沉——这不止是台制冷的机器,是能给这些在火海里讨生活的人,送点清凉的希望。

装第一台空调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当李朴蹲在承重梁上,按下电源开关的瞬间,冷风“呼”地从出风口喷出来,带着机器特有的清爽。周围的工人们突然停下手里的活,齐刷刷转头看过来,眼睛里满是惊讶,几秒后才爆发出“哇”的赞叹声。卡丁第一个凑到风口前,闭着眼睛仰起头,风把他额前的碎发吹起来,脸上的笑容像春雨滋润过的花。

“真凉快!”赵磊快步走过来,拍着李朴的肩膀,力道大得能把人拍疼,“李师傅你这手艺真神了!上次找的那拨人,装完开半天都不制冷,还说我电压不稳。”

李朴笑着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赵老板,我给你调了节能模式,温度设到二十六度,既省电又不耽误干活。这空调保修三年,不管白天黑夜,有问题打我电话,半小时内准到。”

他从工装口袋里掏出张名片,递过去——名片是他自己印的,背面印着空调型号和保修细则,“我叫李朴,以后您朋友要装空调,多给我介绍介绍,价格肯定实在。”

赵磊接过名片,用指甲划了划上面的联系方式,又看了看围着空调吹风的工人们,突然一拍大腿:“没问题!我跟旁边‘老王拖鞋厂’‘顺发塑业’的老板都是拜把子兄弟,他们前两天还跟我抱怨车间太热,工人效率低。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过来看看效果!”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磊拽着李朴和张田去了工业园门口的“东北小馆”。炒青菜、红烧肉、番茄炒蛋,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油星子都透着香。“尝尝这红烧肉,本地黑猪肉,比国内的香!”赵磊给李朴夹了块肥瘦相间的肉。

赵磊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我们这拖鞋厂看着热闹,其实利润薄得像纸。一双拖鞋才赚五毛钱人民币,全靠走量。废旧塑料一斤才八毛钱,可加工的时候味道大,本地坦桑人都不愿意来,工资给得比别家高五分之一,也算尽点心了。”

他叹了口气,把酒杯往桌上一顿,“没办法,在非洲讨生活,先得活下去才能谈别的。”

李朴扒了口饭,红烧肉的香混着心里的酸,五味杂陈。他抬头看向赵磊,认真地问:“赵老板,你们这拖鞋销量到底怎么样?”

“销量?爆好!”提到生意,赵磊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点着了的炮仗,“坦桑人大多买不起皮鞋,一双要两百多人民币,我们的塑料拖鞋才二十块,耐穿还防水,家家户户都得备个三五双。

我这厂子一天能产五千双,早上刚出炉就被本地小贩抢光,还能批到肯尼亚、乌干达这些周边国家。”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仓库照片,“你看,这是我昨天拍的,堆得比人还高的拖鞋,等着明天发货呢。”

李朴凑过去看,手机屏幕上的仓库里,五颜六色的拖鞋堆成了小山,红的、蓝的、黄的,像一片彩色的海洋。

他心里突然一动,指着照片说:“赵老板,这么多拖鞋堆在仓库里,肯定闷热吧?非洲的潮气大,拖鞋放久了容易变形发霉。装几台空调除湿,不仅工人舒服,还能减少损耗,算下来比赔本划算多了。”

赵磊突然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声音大得吓了服务员一跳:“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茬!上个月雨季,仓库里的拖鞋潮得变形了三百多双,赔了快两千块!”

下午干活的时候,李朴格外上心。

不仅把空调外机固定得死死的,还特意给每台机器接了独立的漏电保护开关。

装到第三台时,他发现车间的主电路有点老化,线皮都发脆了,特意找赵磊指出来:“赵老板,这电路得尽快换,夏天用电量大,容易短路着火。”赵磊蹲在旁边看了半天,拍着李朴的肩:“李师傅,你这心太细了!就冲你这态度,以后我所有的空调活都给你!”他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挂了之后笑:“我跟老王和老顺说了,他们下午正好有空,等你装完就过来谈。”

李朴心里一喜,手里的扳手都快攥出汗了:“太谢谢赵老板了!您放心,不管是您的活还是您朋友的活,我都给干得漂漂亮亮的,保修的时候随叫随到。”

“跟我客气啥?”赵磊从口袋里掏出包烟,给李朴和张田各递了一根,“你是个实在人,跟你合作我放心。晚上别回去了,我让食堂杀只羊,咱们烤羊腿喝酒,好好聊聊生意。”

傍晚五点,五台空调全部装完。

李朴站在车间门口,按下总开关的瞬间,五台机器同时启动,冷风裹着清爽的气息弥漫开来,工人们欢呼着围过来,有的甚至跳起了本地的传统舞蹈。

他看着车间里欢呼的工人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止是谋生——是给这些在酷热和浓烟里讨生活的人,送去过往从未有过的清凉,送点实实在在的希望。

离开拖鞋厂的时候,赵磊拎着个大编织袋追出来,往李朴怀里塞:“这是我们厂最好的样品,防滑底的,你拿几双穿。给你老板和朋友也带点,就当替我打广告了。”

袋子里的拖鞋五颜六色,红的、蓝的、黄的,每双都透着结实的质感,虽然算不上精致,却是在非洲最实用的物件。

“谢谢赵老板,您太客气了。”李朴知道,这几双不值钱的拖鞋,装着的是赵磊的认可。

皮卡驶在回程的路上,晚风带着些凉意,吹散了身上的塑料味。

李朴望着窗外的工业园,家家户户的厂房都亮着灯,灯光像撒在黑夜里的星星。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三张名片——赵磊的、老王的、老顺的,又低头看了看副驾上的编织袋,嘴角忍不住上扬。

“小李,你可真行!一天就拉了三家活,比我跑半个月都管用。”张田握着方向盘,眼角的笑纹都堆起来了,“老刘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把你当财神爷供着。”

李朴笑着摇头:“还得谢谢张哥你带我来,不然我哪有这机会。”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突然明白,急着跳出去不如沉下心积累——人脉不是靠嘴说的,是靠实打实的手艺和真心换的。

回到仓库时,刘景居然没在对账,瘦高的身影站在路灯下,手里攥着个计算器,脚尖不停点着地面。

听见皮卡的声音,他快步迎上来:“怎么样?活干完了?没浪费材料吧?”语气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期待。

“干完了刘哥,材料一点没浪费,清单在这。”李朴把签好字的验收单和材料清单递过去,故意顿了顿,“赵老板很满意,还介绍了旁边两家拖鞋厂的生意,明天让我们去看现场,大概要装十二台。”

刘景接过清单,计算器“噼里啪啦”响了两下,眼睛突然亮得像灯泡:“不错不错!小李你这本事真没白学!”他难得拍了拍李朴的肩膀,力道都比平时轻了些,“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谈价格这事我拿手,保证给公司多赚点!”

张田在旁边笑得直拍大腿:“老刘,你这算盘打得,我在旁边都听见响了!还不是怕小李给你谈亏了?”

刘景瞪了张田一眼,又转向李朴,语气软了不少:“晚上好好休息,我给你留了红烧肉。明天争取把那两家的合同签下来,回头给你发奖金!”

李朴点点头,走进宿舍。

他把赵磊送的拖鞋摆在床底下,又把名片放进抽屉里,和之前整理的客户清单放在一起。

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霉斑,突然觉得那不再是草原的缩影,而是他未来的蓝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