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过喧嚣的小巷,带着夏末的微凉,吹散了两人之间灼热的呼吸和暧昧的气息。桌上残存的龙虾壳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冰镇的啤酒瓶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禹星野看着她点头的动作,看着她眼中那抹褪去迷蒙后的、清晰的回应,胸腔里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终于找到了落点。他缓缓松开扣着她后颈的手,指尖残留的温热触感仿佛烙印。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拿起桌上最后一瓶冰啤酒,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浇不灭心底那团被点燃的、名为“楚星窈”的火焰。
他放下酒瓶,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他低头,最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得如同揉碎了星光,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走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大步流星地融入了小巷深处喧闹的人流,背影挺拔而决绝,像一头奔向属于自己战场的孤狼。
楚星窈坐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自己依旧滚烫微肿的唇瓣。那里还残留着他霸道的气息和十三香的辛辣。
她看着对面空了的马扎,看着桌上杯盘狼藉的战场,再看着禹星野消失的方向,心底那片空茫的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彻底填满了。
不是失落,不是彷徨。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踏实感,和一种清晰无比的……期待。
她拿起禹星野喝剩下的那半瓶啤酒,冰凉的瓶身贴着滚烫的脸颊。她仰头,将剩下的冰啤酒一饮而尽。
辛辣,冰凉,带着回甘。
像极了刚才那个吻的味道。
也像极了……等待的滋味。
禹星野如同一颗投入深海的石子,消失在《深蓝使命》封闭训练营的铜墙铁壁之后,连水花都吝啬于溅起。
没有电话,没有信息,连“三只烤肠”小群里都彻底安静了,只剩下苏晴偶尔发来的工作行程和楚星窈自己的寥寥数语。
世界仿佛被割裂成了两半,一半是禹星野在某个不知名基地里挥汗如雨、与世隔绝的硝烟战场;另一半,是楚星窈独自在名利场的光鲜与荆棘中,继续高速旋转。
双料视后的光环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带来了更严苛的审视和更复杂的漩涡。
楚星窈像一个精密的仪器,精准地切换着各种模式:在镜头前,她是光芒万丈、无懈可击的楚窈窈;在剧本围读会上,她是专注专业、力求完美的演员楚星窈;在品牌方和制片人面前,她是懂得进退、情商在线的合作伙伴。
只有回到酒店空无一人的房间,卸下所有伪装,疲惫才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带着一种无人诉说的空旷感。
她接下了那部被禹星野“烦”过的顶级IP改编剧《夏夜方程式》。饰演物理学家林夏。
这个角色像一泓清泉,流淌进她有些干涸的心田。
林夏的冷静睿智、对真理的执着、以及在理性世界下涌动的细腻情感,都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一头扎进剧本,研读物理着作,拜访相关学者,试图触摸到林夏的灵魂。开机前的氛围是积极而充满期待的。
然而,这份期待很快就被现实的冰水浇透。
剧组开机不到一周,一个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通告单上,以一种突兀而强势的姿态——林薇薇。
一个背景深厚、被媒体称为“资源咖”的新人女演员,饰演剧中一个原本戏份不多、性格单薄的女配角,林夏的实验室助手。
起初只是微小的涟漪。林薇薇的戏份被悄然增加,几句台词变成了几场戏。
接着,剧本围读会上,属于林夏的某些高光时刻和对白,开始被“合理化”地转移或弱化,为林薇薇的角色腾出空间。
楚星窈看着手中被标注得面目全非的剧本,那些她精心揣摩、反复推敲的林夏的内心独白和关键性台词,被红笔粗暴地划掉,旁边潦草地写着给林薇薇加的新戏码——大多是些夸张的表情、笨拙的肢体动作和毫无营养的、试图制造“反差萌”的傻白甜台词。
“导演,这里林夏的情绪递进被削弱了,和后面她的爆发转折连接不上。”
一次围读后,楚星窈拿着剧本,找到导演,语气尽量平和地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
导演是个看起来有些疲惫的中年男人,他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小楚啊,理解一下。投资方那边……压力很大。薇薇这孩子,是上面塞进来的,总要给点表现的机会。再说,加点轻松的元素,观众也爱看嘛。”
“轻松的元素可以加,但人物逻辑和剧情主线不能破坏。”楚星窈坚持道,指尖点着被删改的部分,“林夏不是恋爱脑,她的专业素养和理性判断是这个人物的核心魅力。这些改动,会让角色失真。”
“哎呀,没那么严重!”副导演在一旁打圆场,脸上堆着笑,“剧本嘛,边拍边改很正常!楚老师您是视后,演技好,稍微调整一下就能带过去!薇薇那边,我们也会多指导指导,保证不影响整体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