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89章 电影版【红楼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986 年大年初一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老厂房的红砖墙还沾着除夕的炮仗碎屑,食堂飘来的白菜豆腐味混着煤炉的烟火气,在午后的寒风里打了个转。

一群人刚把搪瓷碗里的饺子汤喝得底朝天,就攥着皱巴巴的剧本围到了会议室的长桌旁 —— 桌上摊着厚厚一摞演员照片,唯独 “贾宝玉” 那一栏还空着,只压了张用红笔写的 “急” 字。

红学家李系凡指尖夹着半截烟,烟灰簌簌落在《红楼梦》原着上,他对着满桌照片叹出的气里都裹着焦虑:“唉,这个贾宝玉太难选了!前前后后看了三十多个,要么是一身江湖气压不住贵气,要么是眼神太亮,少了点大观园里的愁绪。”

他把烟蒂摁在缺了口的搪瓷烟灰缸里,缸底的烟油子洇出黑印,像极了此刻众人的心情。

导演谢铁利捧着搪瓷杯,杯沿的茶渍圈出年轮似的印子,他指尖在桌沿敲了敲,忽然抬头:“要不让那个越剧花旦夏静反串?她演《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眼神里的少年气比真小生还足,要是扮上宝玉的妆……”

话没说完,周努昌就把手里的红学研究稿往桌上一拍,稿纸边角都震得翘起来:“不行!电视剧版都用了男演员,咱们要是用女反串,观众不骂咱们乱改经典才怪!你忘了曹雪芹写的‘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宝玉的眼神得有孩子的纯粹,还得藏着点看透世事的忧郁,女演员再厉害,也少了点少年人的骨相。”

谢铁利把茶杯往桌上顿了顿,水汽氤氲着他的眉头:“可夏静有这样的眼神啊!去年我去看她演《红楼梦》越剧版,她望着林黛玉葬花时,眼里的泪像含着露,既纯又愁,这不就是宝玉吗?”

“但观众代入不进去啊!” 刘新武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手指点了点剧本里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的字句,“咱们拍的是电影,大银幕上一放,女演员的眉眼再英气,也藏不住柔态,观众看着看着就出戏了,还怎么共情宝玉的挣扎?”

谢铁利沉默了片刻,指节轻轻摩挲着杯壁 —— 他不是没考虑过这点,可年初电视版《红楼梦》剧组因为男女演员同住一个大院,刚被人匿名举报 “作风不端”,现在厂里对男女演员的互动慎之又慎。

“你们忘了上个月的举报信?” 他声音压得低了些,“用女演员反串,能避免多少是非?再说夏静有戏曲功底,水袖、步态都不用从头教,能给角色添点古典韵味,这是最安全的选择了。”

会议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卷着枯叶打在玻璃上。

谁都知道,1980 年代的 “男女问题” 可不是小事,电视版剧组的麻烦还没完全过去,要是电影版再出岔子,这戏能不能拍下去都难说。

就在众人对着空着的 “贾宝玉” 栏发愣时,副导演赵员忽然一拍大腿,椅子腿在水泥地上蹭出刺耳的声响:“哎!你们说昨晚春晚上的李默然,适不适合?”

“李默然?” 李系凡的烟刚递到嘴边,又停住了,“就是那个唱《童年》的男孩?”

“对!” 赵员往前凑了凑,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昨晚除夕夜,他在春晚上自弹自唱,手指拨吉他弦的时候,眼神里全是孩子的活泛劲儿,可唱到‘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时,又有点蔫蔫的愁,这不就是宝玉的童真与忧郁吗?”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众人瞬间炸开了锅。

谢铁利猛地直起身,搪瓷杯里的茶水晃出了边:“李默然?嘶…… 我怎么把他忘了!他去年在日本演唱的《说唱脸谱》,一身川剧装和变脸,都压不住的贵气,可笑起来又像个没心机的孩子。”

“宝玉不就是这样?要是只演贵气,就成了傲慢的公子哥;只演天真,又成了不懂事的傻小子,少了对封建规矩的那点反叛劲儿,他刚好能把这两样揉在一块!”

刘新武却皱了皱眉,推了推眼镜:“我昨晚熬不住睡早了,没看着他的表演。有他的照片或者录像带吗?光说感觉不行,得看形象合不合曹雪芹写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录像带没有,” 赵员转身往办公室跑,声音从走廊里飘过来,“但我有本国际版《时代周刊》,那封面就是他!”

众人都跟着涌到办公室门口,看着赵员从铁皮柜里翻出本深蓝色封面的杂志 —— 封面上的李默然穿着校服,领口松了颗扣子,阳光落在他额前的碎发上,侧脸线条俊得柔和,既没有硬邦邦的棱角,也不显得阴柔。他望着镜头的眼神亮得像含了水,可嘴角又微微往下撇,藏着点说不清的愁绪。

“嘶 ——” 周努昌伸手把杂志拿过来,指腹在封面上蹭了蹭,“绝了!这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贾宝玉啊!你看这眉眼,浓得像墨画,脸型是桃花瓣似的尖圆,哪像隔壁电视剧版那个大盘子脸?还说什么‘面若中秋之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可也得是清亮的圆,不是揣着个面团子似的圆!”

刘新武凑过去一看,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话可别让姓王的听见,人家可是电视剧版的宝玉扮演者。”

“听见又怎么样?” 周努昌把杂志往桌上一拍,语气里满是红学家的执拗,“他懂什么?曹雪芹写‘面若中秋之月’,是说脸色像月亮一样明亮,不是说脸盘子要圆!‘面如桃瓣’是说肤色像桃花一样嫩,他那脸又圆又暗,哪沾得上桃瓣的边?自古以来,哪有圆脸的美男子?潘安、卫玠,哪个不是俊朗的脸型?”

“可不是嘛!” 刘新武指着杂志上的李默然,逐字念起原文,“‘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你看他这鬓角,剪得整整齐齐,眉毛浓得刚好,眼神像秋天的湖水,亮又深,就算不笑,也像含着情意,这才是宝玉啊!”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连最开始愁眉苦脸的李系凡都笑了,又点了根烟:“要是他能来,这戏就有盼头了!”

可谢铁利却泼了盆冷水,他把搪瓷杯往桌上一放,声音沉了些:“先别高兴得太早。第一,他肯不肯来?人家现在红遍亚洲,欧美都有粉丝,比邓莉军的名气还响,未必看得上咱们这个电影;第二,片酬怎么算?咱们厂的预算就这么多,他要是要价高,咱们拿什么给?”

这话让众人的兴奋劲儿又凉了半截。

周努昌摸了摸下巴,把杂志叠得整整齐齐:“都是为了艺术,谈钱太俗气了。不过先得把人找着再说 —— 他还在燕京吗?还是已经回羊城了?”

“我问问春晚导演!” 赵员抓起办公室的黑色转盘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飞快转动。

电话 “嘟 —— 嘟 ——” 响了半天,才传来春晚导演的声音,赵员赶紧问:“张导,你知道李默然住哪个酒店吗?我们想找他谈点事。”

又聊了几句,赵员挂了电话,转身对众人说:“他住前门的华侨大厦,不过刚才前台说他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让前台留了话,说咱们北影厂想请他来谈角色,让他回来给咱们回个电话。”

“那就好,那就好!” 谢铁利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只要他肯来,演技不是问题!我会好好指导指导他,肯定能把宝玉演活!”

李系凡把烟蒂摁灭,拍了拍桌上的《红楼梦》原着:“要是他能来,咱们这选角难题可就解了!我还等着看他穿着宝玉的大红长袍,在大观园里葬花呢!”

刘新武也笑了,推了推眼镜:“我现在就想看看他穿上戏服的样子,肯定比杂志上还俊!”

窗外的风还在吹,可会议室里的暖意却越来越浓。

众人围着那本《时代周刊》,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李默然的形象、演技,连原本空着的 “贾宝玉” 栏,仿佛都已经填上了那个俊而不硬、柔而不娘的少年身影。

赵员时不时往办公室门口瞅,盼着电话铃能早点响 —— 那铃声里,藏着整个剧组对《红楼梦》电影版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