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27章 第11张专辑《85 狂热》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新世代影音公司录音棚的玻璃窗,落在满是旋钮的调音台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李默然刚摘下挂在耳边的耳机,额角还沾着层薄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麦克风支架 —— 方才录《站台》时,他特意把尾音的颤音压得更低,让那股子站台等候的焦灼劲儿顺着电子节拍透出来。

“再放一遍。” 李强靠在沙发上,指尖夹着的烟还没点燃,目光落在调音台旁的磁带机上。

陈落抱着胳膊站在一旁,李海英则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歌词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那五句反复循环的歌词,边角都被手指捻得起了毛。

磁带机里再次传出 “哦 —— 孤独的站台” 的旋律,电子合成器的鼓点敲得人心里发颤,李默然的声音裹着电流感,像是能把人拽进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台。

等最后一句 “我的心在等待” 落下,李强猛地摁灭了没点燃的烟,脸上的愁云一下子散了,他站起身拍了拍调音台:“成了!之前我还琢磨,给作词作曲每人 1000 块是不是冒了险 —— 这钱花得值!”

这话刚落,陈落 “噗嗤” 一声笑出来,手里的歌词稿晃得哗啦响:“强哥,您这话可别让写词的听见!就这几句词,翻来覆去唱,500 块都嫌多!”

他说着往沙发上一坐,二郎腿翘起来,“我编曲时都犯嘀咕,是不是太省事了?结果默然一唱,倒显出劲儿来了。”

李海英也凑过来,指着歌词稿上 “永远在等待” 那行:“可不是嘛!我昨天在家试着哼,我家小子听见了,跟着唱了一下午,说比学校广播里的歌带劲。不过说真的,就五句词,我都觉得我能写 —— 比如‘哦 —— 热闹的街口’,多简单!”

李默然没急着反驳,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嘴角带着笑:“李叔,写歌不是比谁的词多。这歌的劲儿就在‘重复’里 ——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不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的盼着吗?电子节拍一搭,就像站台的钟表在滴答转,特别贴他们的日子。”

他转头看向李强,眼神亮得很,“叔,这歌放进我的新专辑《85 狂热》里,肯定能成。我敢保证,年轻人一听就喜欢。”

李强被他这股笃定劲儿逗笑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眼光准!这话还真没说错 —— 写曲的人就是上次听你唱的那首【踏浪】,蹲在厕所里写出来的。后来陈落加了电子合成器,海英编了贝斯线,才有现在这味儿。”

李默然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那赶紧发吧!香江的房子的利息下月就到期了,我还等着这专辑的分成还贷款呢。”

李强一听这话,当即坐在座机前,按了一串号码:“没问题!我让磁带厂先灌 1 千万盒,黑胶唱片备 50 万张 —— 这次绝不能让盗版钻空子!上次的专辑,被盗版抢了一些市场,可是亏了不少。”

一周后,《85 狂热》专辑正式上架,宣传铺铺天盖地的展开来。

早上七点,京城王府井的 “乐声音像店” 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了百米长队。

队伍里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的背着燕舞牌录音机,有的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十块钱,踮着脚往店里望。

“老板,开门啊!我昨天就来了,今天一定要买到《85 狂热》的磁带!” 一个穿牛仔夹克的小伙子扯着嗓子喊,身边的同伴跟着附和,队伍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等到店门 “哗啦” 拉开,人群瞬间涌了进去,货架上的磁带被一抢而空。

店员小张手忙脚乱地补货,刚拆箱的磁带转眼就没了,他擦着汗对老板说:“张哥,这也太火了!昨天进的两千盒,一上午就卖完了,还有好几个海外游客,说要成箱买,说是带回去给朋友。”

老板也懵了,手里捏着账本,看着不断进来的顾客,赶紧给新世代影音公司打电话:“李总!再给我发五千盒磁带!实在不够卖,门口还有经销商等着呢,拎着现金要提货!”

此时的李强正在郊区的磁带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卷卷磁带在流水线上穿梭,工人们戴着口罩,手里的动作快得像飞。

李厂长从办公室跑出来,手里拿着生产报表,脸上满是惊讶:“阿强,你上周不是说 1 千万盒够了吗?怎么今天又催着加量?这才七天,1 千万盒磁带、50 万张黑胶全卖光了,比《童年》还猛!”

李强正盯着生产线,闻言回头:“叔,您是没去音像店看 —— 现在年轻人手里有钱了,谁家没个录音机?之前《童年》火的时候,录音机还没普及,现在不一样了。再说这电子舞曲,跳迪斯科正合适,年轻人能不喜欢吗?”

李厂长挠了挠头,还是不解:“可我听这磁带,就是节奏快了点,还没《帝女花》好听呢,怎么就这么多人买?”

他喜欢听京剧,总觉得流行歌少了点韵味,尤其这《站台》,翻来覆去就几句词,实在没听出好来。

“我们目标人群是年轻人嘛!” 李强刚想再解释,就见叶爱民拎着公文包,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西装外套都被扯得歪了,一进门就喊:“阿强!快!给我准备 500 万张黑胶唱片!越快越好!”

李强愣了一下,拉着他往办公室走:“老叶,你疯了?东南亚市场哪用得了这么多?外面还有好多经销商等着拿货,都是国内的同胞,你这一下子要 500 万,他们怎么办?”

叶爱民喝了口凉水,喘着气说:“谁要卖到东南亚?我要卖到欧美去!”

“什么?” 李强猛地站起来,手里的水杯都晃了晃,“你在欧美有关系?能把唱片卖到那边?” 要知道,80 年代的内地唱片,想进欧美市场比登天还难,语言不通不说,渠道更是一点没有。

叶爱民摆了摆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名片:“不是我有关系,是我认识个国际友人,叫约翰。他在内地考察的时候,偶然听到《85 狂热》,一下子就迷上了,说这电子舞曲的节奏跟欧美现在流行的迪斯科特别像,想做中介,把黑胶卖到欧美去。”

李强皱了皱眉:“那让他买版权啊!我授权给他,他回去自己找工厂灌制不就行了?还省得我们运过去。”

“他就是个中介,哪有工厂?” 叶爱民叹了口气,掰着手指算,“他那边人工费高,灌一张黑胶起码要 15 到 20 元,还得找生产线、办手续,太麻烦。从我们这儿拿货,10 元一张就够了,还能用美元付。你知道现在 10 元人民币能换多少美元吗?3 美元!500 万张就是 1500 万美元!”

这话一出口,李强的呼吸都顿了。80 年代的内地,外汇有多缺,他比谁都清楚。

去年公司想进口一套新的录音设备,就因为外汇不够,跟外贸局申请了半年才批下来,最后还是托人找关系才凑够钱。现在 1500 万美元摆在面前,相当于能买多少套设备、多少原材料?

“单位那边也说了,这外汇太重要了,让你务必妥善处理。” 叶爱民看着他,语气里带着急切,“你也知道,现在美元恨不得掰成十份用,能有这机会,不容易啊。”

李强没再犹豫,抓起桌上的电话就打给各个工厂:“喂,张厂长吗?把磁带生产先停一停,优先灌黑胶唱片,越多越好!对,所有生产线都调过来!”

挂了电话,他拍了拍叶爱民的肩膀:“你也去通知其他工厂,就说我的意思,优先保障黑胶。装箱的时候注意点,别磕着碰着,这可是要运到欧美的。”

叶爱民一下子笑了,拍了他胳膊一下:“够兄弟!我这就去办,你等着好消息!” 说着拎起公文包就往外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轰鸣,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堆积如山的黑胶唱片上,泛着淡淡的光泽。

李强站在窗前,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 ——《85 狂热》的热潮没白费,这 1500 万美元的外汇,更是能让公司、让更多年轻人的音乐梦想,走得更远。

他掏出烟,这次稳稳地点燃了,烟雾里,仿佛能看到欧美街头的年轻人,拿着《85 狂热》的黑胶,跟着 “亲爱的小妹妹,请你不要不要哭泣...” 的旋律,轻轻摇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