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23章 年代的校园图景

1985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拂着华夏大地,羊城也在这股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羊城第二中学作为当地的重点中学,承载着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希望与梦想。

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羊城第二中学那古朴的红砖墙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校门口的几棵梧桐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一方校园。

初秋的露珠在叶片上滚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给校园的珍珠。

此时,校园里已经热闹起来。初一年级的六个班级在走廊上排成了蜿蜒的长队,学生们叽叽喳喳,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他们正在等待领取新课本,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对于他们来说,是知识的宝库,是开启未来的钥匙。

纸页的翻动声与远处操场上传来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校园乐章。

在车棚里,一辆黑色的轻骑 15 格外引人注目。它的金属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线条流畅,造型时尚。

这辆摩托车的主人正是李默然。在这个自行车都属于奢侈品的年代,摩托车无疑是一件稀罕物,它的出现,立刻引来几个男生艳羡的目光。

他们围在摩托车旁,眼中满是渴望,不时伸手轻轻触摸,仿佛在感受着这份不属于他们的奢华。

“这摩托车可真帅啊!”

“是啊,要是我也能有一辆,那该多威风!”

男生们的窃窃私语中,充满了对李默然的羡慕和对这辆摩托车的向往。

初一(二)班的教室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木课桌,它们被分成六列,静静地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

李默然因为身高出众,达到了 1.68 米,在一众同学中鹤立鸡群,所以被班主任指定坐在最后一排。

他的同桌是两位扎着麻花辫的女生,她们的课本边角都整齐地包着报纸封面,这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保护课本的方式,既实用又环保。

前排的男生们似乎对李默然的摩托车更感兴趣,他们频频回头,目光在李默然和摩托车之间来回穿梭,眼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坐在后面的同学则在小声地议论着,“听说他是轻工局子弟,家里肯定很有钱。”“还跳级了呢,学习肯定也特别好。” 这些窃窃私语就像一阵微风,在教室里轻轻拂过。

突然,后排传来一声粉笔头砸在课桌上的轻响,紧接着是一阵压抑的笑声。

原来是有同学在偷偷搞小动作,被老师发现后,老师随手扔出的粉笔头精准地落在了他的课桌上,这小小的插曲让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黑板上方,“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学校对学生们的期望和要求。只是,这几个字因为长时间被阳光照射,已经有些发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墙角的扫帚堆旁,值日生正提着铁桶去接雨水,准备用来擦地。

在那个年代,学校的清洁工具相对简单,雨水就成了天然的清洁剂。值日生们认真地忙碌着,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放学铃响后,轻骑的引擎声打破了城郊田野的寂静。

李默然减速掠过田埂时,瞥见熟悉的蓝布衫在齐腰高的稻穗间起伏。

陈秋婷握着锄头的手沾满泥浆,草帽边缘露出的碎发被汗水黏在额角,听见呼唤时的抬头瞬间,眼中闪过惊讶与慌乱。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给这片广袤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在这美好的画面中,陈秋婷的身影却显得格外落寞。她的脸上满是疲惫,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

李默然停下摩托车,将它稳稳地停在田边。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陈秋婷,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曾经,他们一起在小学的教室里学习,一起在操场上玩耍,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昨天。

可如今,陈秋婷却辍学了,这让李默然感到十分惋惜。

“陈秋婷,真的是你!” 李默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但更多的是疑惑。

陈秋婷微微一愣,随即低下了头,似乎有些不敢面对李默然。她轻轻地应了一声,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你怎么在这儿?今天没有上学吗?” 李默然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陈秋婷沉默了片刻,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我…… 我已经不读书了。”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说出这句话时,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李默然的心中一震,他怎么也没想到,陈秋婷竟然辍学了。

“为什么?你成绩那么好,怎么能不读书呢?” 他急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解和惋惜。

陈秋婷低下头,看着自己沾满泥浆的双手,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她才缓缓地说道:“家里没钱,供不起我读书。弟弟也要上学,我…… 我只能退学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

李默然的心中一阵难受,他知道,在这个年代,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不在少数。

但他没想到,陈秋婷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田埂上的对话被归鸟的啼叫打断。陈秋婷低头擦拭锄头的动作突然顿住,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老三该上小学了,二姐的书包补了三次,爹娘说女娃子识几个字够用了。

她掰着沾泥的手指计算着:大姐初中没读完就去镇上缝纫社,现在每月寄回 15 元,却要供三个弟妹读书。远处暮色中升起几缕炊烟,某个屋顶的电视天线在风中轻晃,传来新闻联播的模糊声响。

李默然静静地听着陈秋婷的诉说,心中充满了同情。他知道,陈秋婷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为了供孩子们读书,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

但如今,面对日益增长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那你自己呢?你不想读书吗?” 李默然轻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陈秋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花。

“我想读书,我真的很想读书。”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渴望,“可是,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 我没有办法。” 她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李默然安慰道:“别难过,总会有办法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我一定会帮你的。”

陈秋婷缓缓地抬起头,目光与李默然交汇,她的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那感激如同一股清泉,在她的眼底荡漾开来,仿佛要溢出眼眶。

“谢谢你,李默然。”她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似乎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然而,在感激之余,她的话语中还透露出一丝犹豫,“可是,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