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224章 买地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224章 买地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1986 年的广州,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巷口卖豆浆的摊子就冒起了白汽。

叶爱民开着车,在李家门口停稳时,车喇叭 “叭叭” 响了两声,惊飞了院墙上两只啄米的麻雀。

“阿平,小然起床了吗?” 他抬手拍了拍木门,指节叩在刷着蓝漆的木板上,发出闷闷的声响。

门里很快传来拖鞋 “啪嗒啪嗒” 的声音,李平穿着件崭新的确良衬衫,敞着领口出来开门,眼角还带着刚睡醒的红血丝:“起了起了,在里头刷牙呢。你这小子,周六也不晚起会儿,吃早餐没?”

“没呢,等会儿再说。” 叶爱民说着就往院里探头,嗓门拔高了些,“小然!小然!”

话音刚落,就见李默然叼着牙刷从里屋走出来,嘴角还沾着泡沫,手里攥着块印着 “上海” 字样的毛巾。

“老叶,一大早喊魂呢?” 李默然吐掉嘴里的水,用毛巾擦了擦嘴,眼神里带着点刚睡醒的迷糊,“这才七点,你不睡觉我还想睡呢。”

叶爱民三步并作两步凑过去,神秘兮兮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发黄铜色的子弹壳:“今天周六,跟我去兵工厂玩枪怎么样?”

“玩枪?” 李默然挑了挑眉,伸手拿起个子弹壳掂了掂,“别是你以前带我去打鸟的那种铅丸枪吧?打个麻雀都得瞄半天,没劲。”

他这话倒没说错,1986 年的内陆还没禁枪,乡下汉子揣把土枪上山打猎不新鲜,城里有些年轻人也爱摆弄些改装的鸟枪。

可李默然是重生回来的,见过三十年后博物馆里的制式武器,对那种 “玩具” 自然提不起兴趣。

他脑子里还清晰记着 1993 年那场震惊全国的械斗 —— 两个村子为了一口水井,竟然动员了五千多人,土炮、土枪、手榴弹全用上了,打了三十四个小时,最后还是上千武警带着直升机才控制住局面。

后来禁枪令一颁布,老百姓交上来的枪足足有五六百万支。

叶爱民见他不屑,急得拍了下大腿:“那种破玩意儿能叫枪?这次带你去见真家伙!”

他说着就拽李默然的胳膊,“走,去晚了仓库门就锁了。”

一听 “真家伙”,李默然眼睛瞬间亮了 —— 哪个男人能拒绝枪炮的诱惑?

他转头冲屋里喊:“爸,我跟老叶出去一趟!新衣服的图纸在我书桌抽屉里,你跟妈拿去工厂让工人做就行。”

李平正端着碗荷包蛋出来,闻言摆了摆手:“行,你们注意安全,别瞎闹。”

叶爱民等李默然坐稳后,就往黄埔方向赶,路上的景象还带着八十年代的特色:解放牌卡车 “突突” 地冒着黑烟,路边的电线杆上贴着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的标语,偶尔能看见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

叶爱民开得飞快,他一边看路一边说:“那地方是以前的枪械修理所,抗战的时候还造过步枪呢,后来停产了,就剩个空院子,里头还藏着几支没销毁的旧枪。”

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地方。

李默然下车一看,眼前是个围着铁丝网的大院子,铁门上方挂着块斑驳的木牌,上面 “黄埔枪械修理所” 几个字还能看清。

推开铁门时,铰链发出 “吱呀” 的怪响,院子里空荡荡的,到处是散落的废铁零件,几台老式机床歪歪扭扭地摆在墙角,油漆掉得只剩底子,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冷硬的光。

“就这?” 李默然有点失望,踢了踢脚边一块生锈的铁板,“我还以为多大场面呢。”

“你懂什么。” 叶爱民领着他往里面走,指着四周的墙说,“这墙厚得很,当年造的时候是按防炮标准来的,就算现在当仓库也结实。”

他又指了指远处,“看见没?那边就是黄埔港,轮船的汽笛声都能听见。这地方马上要拍卖当仓库了,足足五千平方呢。”

“五千平方?” 李默然心里一动,脚步顿住了。

他低头算了算,1986 年工业用地价格才 100 到 300 元一平方,五千平方最多也就 150 万。

可他清楚记得,三十年后黄埔港附近的房价都涨到三万多一平方了,就算是工业用地,也得翻几百倍。

现在买下来,就算将来生意破产,这块地也能让他东山再起 —— 兔子都有三窟,他一个重生人士,怎么可能不懂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道理?

“老叶,这地方买下来要多少钱?” 李默然抓住叶爱民的胳膊,语气里带着点急切。

叶爱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买它干嘛?租多划算。再说《土地管理法》刚出台没多久,禁止土地买卖,除非你搞高科技项目,我大伯说不定能帮上忙。” 他大伯在单位上班,算是个说得上话的干部。

“高科技?” 李默然眼睛一亮,压低声音说,“我研发出一种全球都没有的复合材料,算高科技不?”

这种材料是他找系统兑换出来的,性能远超现在的技术水平,用来做航空部件、军工产品都没问题,正好能突破老美卡脖子的技术。

叶爱民眼睛瞪得溜圆,一把抓住他的手:“真的?那当然算!不过你才 17 岁,办不了厂啊,得满 18 岁才行。”

“建厂可以用我爸的名义,土地归我名下总行吧?” 李默然早把这些都想好了,“土地买卖不看年龄吧?”

“没问题!” 叶爱民兴奋得直搓手,“走,我现在就带你找我大伯!有你这材料,别说买块地,就算要政策扶持都没问题!”

他比李默然还激动 —— 要是这特种复合材料能落地,国家就能少受老美牵制,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两人的车往开发区管委会赶,叶爱民一路上都在问材料的细节,李默然捡能说的跟他讲了些,比如材料的强度、耐高温性,听得叶爱民连连咋舌。

到了管委会,门口的保安认识叶爱民,没拦他们。办公楼是老式的红砖楼,走廊里飘着墨水味,叶爱民领着李默然往三楼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大伯,我找您有事!” 叶爱民推开一间挂着 “单位叶总” 牌子的门,里面坐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老花镜,正在看文件。

这人就是叶爱民的大伯叶轩平,以前在总单位待过,现在管开发区的项目审批。

叶轩平抬头看见他们,放下笔笑了:“爱民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这位是?”

“大伯,李默然过来了,他研发出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想在咱们开发区办厂,还想买块地。” 叶爱民把李默然推到前面,语气里满是骄傲。

叶轩平暗暗赞叹爱民的速度之快,昨天才说完,今天就把李默然搞定,便指了指椅子:“坐吧,说说你的材料。”

李默然也不怯场,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小块银白色的材料:“叶主任,这就是我研发的复合材料,密度仅为 1.08g\/cm3,比 pc 轻 10%;抗冲击强度 240-260J\/m,是 AbS 的 1.6 倍;热变形温度 235c,可耐受 - 60c至 220c的极端环境,且无毒、100% 可回收,不管是做飞机客舱隔板、行李架,还是工业控制模块、汽车电子控制器都能用。”

叶轩平拿起材料,放在手里掂了掂,又用指甲划了划,眉头微微皱起 —— 他以前在军工系统见过不少新材料,可从没见过这么轻又这么硬的。

他抬头看向李默然:“这材料你有检测报告吗?”

“有。” 李默然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如果能拿到土地,我马上组建生产线。”

叶轩平沉吟了一会儿,他知道现在国家缺的就是这种高科技材料,要是真能成,对开发区也是个大项目。

他看向李默然:“办厂的话,你年纪不够,得用你家人的名义。买地的话,工业用地出让需要项目审批,你这材料要是真符合要求,我可以帮你走绿色通道。不过土地价格得按最高标准算,300 元一平方,五千平方就是 150 万。”

150 万在 1986 年可不是小数目,但对于李默然来说是小意思,因为昨晚单位帮自己找回了1个多亿,

他点点头:“叶主任,这点钱我马上就可以付全款,办厂用我爸的名义,土地能不能落在我名下?”

“可以,土地出让不限制年龄。” 叶轩平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地址,“你到时带着你爸的身份证,还有材料的简单说明过来,我帮你走流程。”

从管委会出来后,叶爱民兴奋地拍了一下李默然的肩膀,大声说道:“行啊你,这么快就搞定了!以后你可就是正儿八经的企业家啦!”

李默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他的内心却并未像表面那样轻松。

实际上,李默然心里正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

买地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首先,他需要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实验室,以满足研发新产品的需求。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找到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负责实验室的运营和管理。

此外,他还需要考虑如何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意味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与潜在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李默然抬头望向远处的黄埔港,一艘巨大的轮船正鸣着汽笛缓缓靠岸。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他凝视着这片繁忙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决心。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从这一刻才真正拉开帷幕。

回到家中,李默然将买地办厂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父亲李平。一开始,李平对这个计划还有些犹豫,担心会亏本。

然而,当他听完李默然对材料前景的分析,并仔细查看了叶轩平提供的审批流程后,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行,爸信你。”

李默然微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爸,我心里有数。”他深知,凭借着自己重生的优势,他一定能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年代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