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139章 联合投诉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139章 联合投诉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五月下旬的湘南,暑气已悄悄漫进芙绒镇剧组的片场。

临时搭建的民国街巷里,青石板路被正午的太阳晒得发烫,道具组的师傅正蹲在墙角,用砂纸细细打磨一辆旧黄包车上的木纹,场记姑娘攥着卷边的剧本,在树荫下核对下午的拍摄场次。

刘小庆靠在斑驳的砖墙边,指尖捻着戏服领口的盘扣,声音压得极低:“江闻,这几天咱们收敛些,我总怕老陈知道。”

江闻刚从化妆间出来,身上还穿着戏里的粗布短褂,闻言往墙上一靠,扯着嘴角笑:“知道就知道,他还敢拿刀砍我?你看他那怂样,就我这身板,能让他跪下来哭喊求饶,信不信?” 说着还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惹得刘小庆白了他一眼。

“呸,就你能耐。” 刘小庆嘴上嫌弃,眼底却藏着点笑意,她很满意江闻日夜操劳的表现

江闻见她不气了,凑过去压低声音:“对了,你拍的那版《红楼梦》,自己还没看过吧?”

“哪有时间看。” 刘小庆叹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划着砖墙,“从《红楼梦》剧组杀青,我连家都没回,直接拎着箱子就来芙绒镇了,连黛玉葬花的镜头都没来得及看回放。”

“那正好,咱今天下午去市区看看?” 江闻眼睛一亮,“听说那导演李默然才 17 岁,被人叫天才导演,拍出来的东西比谢金导演还厉害。”

刘小庆有些心动,她拍《红楼梦》时,李默然虽年轻,却总在现场拿着剧本琢磨,哪个镜头该用特写,哪个情绪该压着演,说得头头是道,只是她当时没多想,只当是年轻导演较真。

“我不信。”

冷不丁的一句话从身后传来,江闻和刘小庆同时回头,只见谢金导演站在不远处,手里捏着本卷了边的《红楼梦》,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反射着阳光。

谢金是圈内有名的文化人,不仅导戏有章法,对历史典故更是熟稔,平时在剧组话不多,却总带着股审视的劲儿。

“谢导?” 江闻愣了愣,随即笑道,“您也听说这电影了?要不咱一起去看看?反正下午没咱们的戏。”

谢金合上书,指尖在封面上敲了敲:“正好,我倒要看看,17 岁的天才导演,能把《红楼梦》拍出什么花样。”

三人挤在剧组的旧吉普车里,往市区赶。

车窗外的风景慢慢从田野变成街巷,自行车流在柏油路上穿梭,国营商店的红色招牌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自行车,铃铛声叮当作响。

一个小时后,三人到了市区的新华电影院。

门口贴着《红楼梦》的海报,黛玉穿着素白的衣裳,蹲在桃花树下,指尖捻着一片落花,眼神里满是愁绪。

宝玉站在不远处,眉头微蹙,像是有说不尽的心事。

买票时,江闻还跟售票员打趣:“这电影好看不?听说导演才 17 岁。”

售票员笑着摇头:“年轻人看得多,说看不懂,但又觉得心里堵得慌。”

进了放映厅,昏暗的光影里,观众大多是年轻人,还有几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手里捧着线装的《红楼梦》。

影片开场,镜头慢慢扫过大观园的朱红大门,门环上的铜绿在光影里格外清晰,背景音乐是一段舒缓的古筝,却带着点说不出的悲凉。

江闻起初还漫不经心,嚼着瓜子靠在椅背上,可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坐直了身子。

当黛玉葬花的镜头出现时,李默然没用全景,反而用特写对准了黛玉的手 —— 纤细的手指抚过落花,指甲缝里还沾着泥土,背景里的天空是灰蒙蒙的,连风都像是带着哭腔。

“这镜头……” 江闻小声嘀咕,手里的瓜子壳忘了扔。

刘小庆看着银幕上的自己,心跳忽然快了几分。

那是宝钗劝宝玉读圣贤书的戏份,她记得当时李默然让她少说话,多靠眼神传递情绪 —— 她垂眸时眼底的无奈,抬眼时强装的平静,连指尖攥紧帕子的小动作,都被镜头精准地捕捉到。

“原来他当时说的是这个意思……” 刘小庆小声喃喃,眼眶竟有点发热。

谢金自始至终都没说话,只是手里攥着支铅笔,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着什么。

当镜头扫过辽东、济南、扬州、嘉定、江阴等等红色牌子时,他的笔尖顿了顿。

当宝玉最后化为一块玉飞走,镜头里闪过一面残破的明黄色旗帜,旗帜上模糊的 “明” 字一闪而过时,他轻轻皱了皱眉。

两个小时后,灯光亮起,观众们还坐在座位上没动,有人小声讨论着 “黛玉死的时候,那背景音乐是不是《广陵散》”,有人捧着书念叨 “怎么跟曹雪芹写的不一样”。

江闻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语气里满是震惊:“这真的是李默然自己导的?没找人帮忙?”

“我全程参演,还能骗你?” 刘小庆白了他一眼,从包里掏出一张片场照片,“你看,这是他给我讲戏时拍的,连宝钗的发髻该歪多少度,他都要亲自调整。”

照片里,李默然站在刘小庆身后,手里拿着个小镜子,正仔细比对她的发型,眼神专注得很。

“真是个天才。” 江闻啧啧称奇,“他居然能让你的演技再上一层楼,你看你演的王夫人,都能用眼神说话了!”

“你们看懂里面隐藏的意思了吗?” 谢金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严肃。

刘小庆愣了愣:“不就是大家没在一起吗?黛玉死了,宝玉飞走了,留下宝钗一个人悔恨。”

谢金轻轻摇了摇头:“看来你只适合做演员。江闻,你呢?”

江闻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好像有点感觉,又说不上来。比如宝玉飞走的时候,那面破旗子,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不知道他想隐喻什么。”

“再去看一次吧。” 谢金合起小本子,语气凝重,“这部电影,很快就会被禁止播放了。”

“什么?” 刘小庆和江闻同时惊呼,声音太大,惹得旁边的观众看了过来。

刘小庆赶紧压低声音:“为什么要禁它?这电影拍得挺好的啊!”

谢金没解释,只是指了指售票窗口:“再买两张票,看完出来再说。”

两人虽疑惑,却还是听话地去买票。

第二次观影时,江闻专门盯着字幕看,当 “《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实乃朱三太子朱慈焕” 的字幕出现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差点喊出声。

刘小庆则注意到了更多细节 —— 宝玉房里挂着的字画,落款是 “甲申年”,那是明朝灭亡的年份;黛玉葬花时埋的落花,旁边放着一块刻着 “明” 字的玉佩,同时出现一道虚影在自挂东南枝。

而此时的国营茶馆里,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上演。

何奇坊把电影票拍在桌上,气得手都在抖:“你们都去看了吗?李默然这哪里是拍《红楼梦》,简直是胡闹!普通读者看《红楼梦》,是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他倒好,把作品搞得脱离大众,这完全违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周奴猖坐在一旁,手里攥着抄满字幕的笔记本,脸色铁青:“放屁!什么脱离大众?他根本就是在歪曲经典!你们看这字幕 ——‘否定曹雪芹是原着,把作者安在朱三太子身上’,这简直是荒唐!曹雪芹着《红楼梦》,是学界公认的事实,他凭什么瞎编?”

“就是!” 冯奇佣推了推眼镜,把一本《红楼梦考证》摊在桌上,“胡屎先生早就考证过,《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有版本证据,有家世证据,他李默然倒好,全凭主观想象,连基本的学术规范都不顾了!这不是误导观众是什么?”

茶馆门口,几个记者正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一个年轻记者忍不住提问:“何先生,会不会是你们过度解读了?也许李默然只是想做个创新的改编?”

“过度解读?” 何奇坊猛地抬头,眼神锐利,“你没看到他镜头里的明旗?没看到他字幕里的朱三太子?他这是借《红楼梦》宣扬悼明的思想!这种电影,必须下映!”

周奴猖也跟着附和:“他这就是借电影发泄个人情绪,这种作品,绝不能让它流传出去!”

记者们面面相觑,手里的笔却没停。

茶馆外的阳光正好,可茶馆里的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