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116章 魔改版红楼梦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116章 魔改版红楼梦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当李默然将一沓沓厚实的经费拍在剧组办公桌上时,整个摄制组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半秒。

此前那些因《红楼梦》体量庞大而滋生的散漫与推诿,在金钱构筑的绝对话语权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有人悄悄在白开水里添加上茶叶,有人主动将堆积如山的道具清单重新梳理成册,连之前总以 “艺术需要打磨” 为由拖延进度的老戏骨,也揣着剧本主动找场记对词。

毕竟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

自此,李默然在剧组里便有了 “定海神针” 般的威严。

他说镜头该聚焦黛玉垂泪的眼眸,没人会提议先拍宝钗手中的团扇。

他要求凌晨五点在园林布景拍晨雾中的葬花场景,场工们凌晨三点就扛着设备在寒风里搭好了轨道。

用副导演~赵媛的话说:“李老板指东,我们连西在哪儿都不会看;他让撵狗,谁要是敢分心去逗猫,那真是嫌自己饭碗太稳了。”

可即便掌控了剧组节奏,李默然面对的核心难题仍未解决 ——《红楼梦》这部 “字字看来皆是血” 的巨着,从来都是影视改编的 “烫手山芋”。

在此之前,不是没人尝试将其搬上大银幕,却要么因删减过多被批 “丢了魂”,要么因贪多求全拍成 “流水账”,最后都落得个口碑票房双输的结局。

在前世里的圈内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想砸招牌?就去拍《红楼梦》电影。”

但这话在李默然这儿,却成了 “耳旁风”。

旁人对着原着里三百多个人物、近千个情节愁得睡不着觉时,他正坐在监视器前翻看谢导的剧本,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

有人私下嘀咕 “这戏拍出来肯定挨骂”,传到他耳朵里,他也只是笑着暗道:“前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别说背后骂两句,就是当面吐槽,只要不耽误拍戏,我都当听个乐子。”

当然,李默然也不是真的 “心大”。他办公室的抽屉里锁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那些明里暗里质疑他的人 —— 不是记仇,而是等着哪天电影上映后,用票房和口碑让这些人 “心服口服”。不过眼下,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剧本改编上。

谢导的剧本他看了三遍,不得不承认,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方已经做到了极致。

元春省亲的盛大、抄检大观园的压抑、黛玉葬花的凄美,都有细腻的笔墨刻画。

可李默然总觉得差了点 “银幕感”——“谁会在电影院里看一部堪比六集连续剧的电影?观众坐两个小时就该犯困了。”

思来想去,李默然终于下定决心:“改!大刀阔斧地改!”

他把演员们和制作团队人都叫到会议室,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加粗的原则:“主线不丢、人物聚焦、节奏紧凑”,然后拿起粉笔,从叙事结构、人物、情节三个维度,画出了全新的改编框架。

一、叙事结构:双线并轨,砍掉 “环形” 留 “线性”

原着《红楼梦》采用 “神话 - 现实 - 神话” 的环形结构,开篇从女娲补天、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世渊源讲起,中间铺陈贾府的兴衰荣辱,结尾又回归太虚幻境的判词,形成完整的闭环。

可李默然知道,80 年代的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看一个 “能看懂、能共情” 的故事,而非需要提前做功课的 “文学解读”。

“开篇就从黛玉进府拍起!” 李默然指着白板上的 “原着第 3 回”,语气斩钉截铁。

这一幕是整部小说的 “人物登场秀”:黛玉的柔弱敏感、宝玉的乖张叛逆、贾母的慈爱威严、王熙凤的精明干练,都能在短短十几分钟里立起来。

荣国府的雕梁画栋、等级规矩,也能通过黛玉的视角自然展现 —— 比 “女娲补天” 的神话铺垫更能让观众快速入戏。

至于那些不可或缺的神话元素,李默然没打算完全删掉,而是改成了 “关键插入镜头”。

他让剪辑师在黛玉初遇宝玉时,插入一段 10 秒的闪回:灵河岸上,绛珠仙草在晨露中摇曳,神瑛侍者提着水壶轻轻浇灌,配上低沉的旁白:“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这样既交代了 “木石前盟” 的前世因果,又不会打断现实剧情的节奏。

另一段神话镜头则放在黛玉焚稿临终前。病榻上的黛玉气息奄奄,手中的诗稿被火焰吞噬,这时画面突然切换到太虚幻境的薄命司,“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的判词在烛光下缓缓浮现,与黛玉的眼泪、宝钗的剪影形成呼应 —— 用命运的暗示,把悲剧感拉到极致。

解决了 “神话线”,剩下的 “贾府兴衰线” 则被李默然聚焦为三个核心事件。

他在白板上圈出 “元春省亲”“抄检大观园”“贾府抄家” 三个节点,要求用 “鼎盛 - 转折 - 衰落” 的逻辑串联,每一段都要拍出 “对比感”。

元春省亲是 “鼎盛顶点”,李默然要求浓缩成 30 分钟的片段。

为了还原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的场面,拍摄时,道具组可以在园子里铺满干冰,雾气缭绕中,宫女太监捧着珍宝列队迎接,元春坐在凤辇上微笑,可镜头拉近,却能看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疲惫 ——“要拍出‘盛极必衰’的隐患,比如她看龄官演《游园惊梦》时那声叹息,比再多的旁白都管用。”

抄检大观园是 “衰亡开端”,李默然把重点放在了 “家族内部倾轧” 上。

原着里 “司棋私藏书信” 的支线被他删掉,只保留了两个核心情节。

第一个是探春怒怼王善保家的,“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的台词,要求演员一字不差地念出来。

第二个是惜春逐入画时,“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 的决绝,要用特写镜头拍她攥紧手帕的手 ——“不用拍太多人,就拍这两个姑娘,一个刚直,一个冷漠,就能看出贾府的人心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