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因为生了个女儿而“抬不起头”?王家因为头胎是个“赔钱货”而丢了脸面?
对于村里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用最恶毒言语揣测王昆的闲汉们来说,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
王昆非但没有因为生了个女儿而有半分的低调和失落,反而宣布要比照着生下嫡长子的规矩,在家里大肆庆贺三天!
消息一出,整个天牛庙村都轰动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家那宽敞的大院里,便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王昆派出了所有的护厂队员,赶着十几辆马车,几乎跑遍了方圆三十里内所有的村庄和集市,不计成本地收购鸡蛋。
很快一筐筐、一篓篓的鸡蛋,就源源不断地被运回了王家大院。
在庭院的正中央,堆起了一座足足有半人高、蔚为壮观的“鸡蛋山”!
十几个被王昆用双倍工钱请来帮忙的手脚麻利的妇女,围着几口临时架起的大铁锅。
烧水的烧水,煮蛋的煮蛋,染红蛋的染红蛋。
一个个忙得是满头大汗,脸上却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我的老天爷啊!这……这得有几千上万个鸡蛋吧?!”一个负责染蛋的张家婶子,看着眼前那座望不到头的鸡蛋山咋舌不已,手里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旁边一个李家婆子,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煮好的鸡蛋放进染缸里,一边满脸羡慕地说道:
“王老爷可真是豪横!生个闺女,比咱们村里地主家生状元郎还要热闹十倍!”
“可不是嘛!这才是真把媳妇、把闺女疼到骨子里的好爷们!
不像我家那个死鬼,我给他生了三个丫头,他连个好脸色都没给过!”
妇女们的议论声中,充满了对王昆的赞叹,和对绣绣那份独一无二宠爱的深深嫉妒。
……
庭院的廊下,苏苏挺着同样巨大的肚子,看着眼前这热闹非凡的景象。
再看看卧房里,姐姐绣绣正被王昆和好几个丫鬟无微不至地伺候着,喝着专门炖的老母鸡汤,心中又是羡慕又是感动。
她悄悄地走到正在指挥下人分装红鸡蛋的王昆身边,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王昆回头,看到她那张娇俏的小脸上,写满了认真和娇嗔的撒娇意味。
“姐夫,你放心,等轮到我生的时候,我……我一定会给你生个大胖小子的!”
王昆闻言,看着她那副可爱的模样,忍不住哈哈一笑。
宠溺地捏了捏她那吹弹可破的脸蛋,低声调侃道:“傻丫头,生儿生女都一样,只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欢。”
……
很快,红鸡蛋全部染好、分装完毕。
王家的护厂队员和下人们两人一组,抬着一筐筐用红纸精心包装好的红鸡蛋。
开始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分发。
王昆立下的规矩,简单而又霸气:
全村上下无论贫富无论亲疏,无论之前是跟他交好还是有过节,每家每户一律六个红鸡蛋!
当第一户村民,从王家下人手里,接过那六个沉甸甸、红彤彤的鸡蛋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激动得手都在抖。
而更让他们惊喜若狂、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事情,还在后面!
只听王家的下人,扯着嗓子,将王昆的原话传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家老爷说了!这是给大伙儿沾沾喜气的,图个吉利!谁家都不用回礼!心意到了就行!”
不用回礼?!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天牛庙村!
村民们拿着那六个温热的鸡蛋,一个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粮食金贵。
鸡蛋,那更是金贵东西!
平日里家里下了蛋,都得攒起来拿到集市上去换盐巴,谁家舍得这么吃?
六个红鸡蛋,足够一家老小美美地吃上一顿,给孩子们解解馋,给家里的孕妇、老人补补身子了!
而且还不用回礼!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
一时间,整个天牛庙村都洋溢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之中。
对王昆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之前的那些畏惧和疏离,仿佛都在这六个红鸡蛋的温情中,融化了不少。
……
费大肚子那间四面漏风的茅草屋里。
他也同样收到了六个红鸡蛋。
他看着手里那光滑温热的鸡蛋,再看看旁边眼睛瞪得溜圆、一个劲儿咽口水的几个孩子。
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深深感慨。
“闺女啊,你看到了吗?”
“这!这才叫他娘的真财主!这才叫有排面!”
他一脸的向往和憧憬,唾沫横飞地对女儿进行着“思想教育”:
“以后要嫁人,就得嫁王老爷这样的豪杰!
你看看人家那手笔,生个丫头片子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根本不在乎生儿生女,疼的是媳妇本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