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9章 闲聊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第9章 闲聊

作者:蜀中说书人94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9:35:36

母女二人在天色变黑前回到了他们一家子住的偏房,这里住着的都是白家的奴才,都是拖家带口的,哪里够住?

他们分的偏房还算大,里外隔成了两间,里边住的是母女三人,外边住着父子两人,没啥家具,就两根矮凳子跟一张竹编的面儿的小桌子,就这就没啥落脚的地方了。

一家五口的衣服跟家私,都在里屋的床底下放着。

两口樟木箱子,就是一家五口的私产了。

因着太挤,闻狗儿就托人弄来一些竹席,在廊下隔出一个小棚子,里边放了一个黄泥包着的破陶罐改的小炉子,填上些木柴,也能热个菜温水,旁人瞧着不错,就都置办了起来,只大多不像闻狗儿这样专门弄个棚子遮风挡雨,毕竟他们这些奴才吃都在府里吃,炉子多是用来冬日里温水烤火的。

张秀芳带着柳叶回了院子,一路上小心避着人,她在厨房里做灶头,不知道惹得多少人眼红,每每带些吃食回来,都会再三小心。

夫妻两个都是谨慎的,也正是如此,闻狗儿弄炉子的时候才会搭棚子,有个棚子遮挡,别人即使是闻着啥味儿,没瞧见实在的物事,也只是猜测而已。

母女两人回来的时候,屋里已经点起了油灯,是闻家大女儿闻兰草回来了。

绣房里做活,按天光来,因此是一家人里起得最晚回来得最早的。

见阿娘带着妹妹回来了,兰草就上前接过两人手上的食盒,关切的问道:“柳叶儿今天去了厨房,可还好?”

张秀芳道:“她嘴甜,阿哥、阿姐的叫着,再加上我是灶头,哪有不好的,哄的许师傅的两个儿子将自家的大骨头都给了她,她就给你们带了回来。”

兰草一听,就打开食盒,瞧见带肉的骨头跟冻汤,就笑了起来,有些自豪道:“柳叶儿嘴巧,讨人喜欢,不比我在外闷着不会说话。”

听她这样说,张秀芳就叹气道:“你跟你阿弟都随了我,遇到不亲的不熟悉的,就不大敢说话,不像你爹跟你阿妹,好话张嘴就来,走哪都混得开。”

兰草听了这话,就摸摸柳叶的脑袋:“阿妹聪明,平日里阿爹带些写了字的书页回来,上面的字她总是最先学会,最先记牢的。唉,要是咱们家能科考就好了,我做活儿供阿妹上学堂,学些字,再学些算术,不说考个秀才、俊才,做个账房也是可以的,不必在厨房日日劳累。”

柳叶听兰草又这样说,就拿老话搪塞道:“阿姐,我那点小聪明,比不得真正的俊才,考科举更是不敢想的,跟着阿爹囫囵读完千字文、三字经,能够认识些字,拿着筷头划拉几笔,已经比旁人强了,再说了,厨房好呀,不怕冷,不怕饿。我今儿个守在灶前,暖烘烘的,可舒服了。”

兰草见柳叶一副回味的模样,眉头也舒展开来。

说了一会儿话,借着外边还有点天光,母女三人升了火,弄了个陶锅将骨头汤热了。

母女三人分了半根骨头,剩下的留给了还没回来的闻狗儿跟闻竹枝。

母女三人等着闻狗儿父子,就搬了一张补了腿的小方桌到院子里,搬了三条竹编的方凳,又弄来一个底部破了洞的铜盆,张秀芳往里添了些笋壳,又从院子后面弄来一捆干竹竿,跟两大块竹根。

引燃笋壳,又借着竹竿火旺点燃了竹根,放在小桌子旁,母女三人烤着火,兰草就借着这火光教柳叶针法。

见这边点燃了火,同住一个院子的两户人家来借了火,其中一个老妇人也抬了一根竹根来,对张秀芳:“我蹭个火,烤一烤。”

正月里的,气温低,屋里还没有屋外暖和,大家都喜欢聚在避风处一起烤烤火,闲谈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秀芳,你听说了没,二老爷院子里的郝姨娘月事迟了,浣洗房那边的婆子说,都没有洗着脏亵裤,估计是有了。”老妇人是后门守门的,她儿子媳妇得用,在主君院里做跑腿的,算是个小管事,因此她消息十分的灵通。

张秀芳一边用火钳架柴,一边回道:“有了就有了呗,二姑娘、三姑娘都进了学,听说二姑娘跟大姑娘都能去考童生试了,郝姨娘又是夫人的陪房生下的丫头,她是贱籍养不得孩子,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得抱到夫人跟前养着,有啥稀奇的,跟咱们也没啥关系。”

老妇人却摇头:“你是不知道,郝家那两口子,心大了,借着郝姨娘的宠,算着要去管庄子,最近这段时间,郝姨娘正跟二老爷撒泼闹呢,也不知道她那撒泼的性子怎么入了二老爷的眼的,那么多的商户家的小姐不要,就要个咱们这等出身的贱妾?”

“王八绿豆,对上眼了呗。”张秀芳毫不在意道,这世上的道理没个数,有那巧妇伴拙夫,就有那泼妇伴良人的,只可惜二老爷这良人,不是夫人跟陈姨娘的。

“可不是,我也觉得是这个理儿。”老妇人附和道,随后又问:“你家的柳叶跟你进了厨房,学徒的名儿占了没?没占的话,赶紧给那方娘子送些铜板碎银的,可惜我家那里两个孙儿已经有了差事,不然我肯定求你,让他们做个学徒。”

张秀芳听出这老妇人明着说让家里的孙辈跟自己学厨,暗地里是在炫耀她的儿子媳妇得用,家里的孩子早早的进了府当差,不仅吃喝嚼用是主子的,还能领份月钱。

府里这么多下人,年复一年的,到了年龄没能进府当差的不少,随了父母入了奴籍,不能去外面做工,也做不得正经买卖,靠着家里其他当差的人养着,或者是去砍些竹子编簸箕、筲箕一类的,换几个铜板嚼用,别的赚钱的法子即使知道,也做不得,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在这府里,不当差的就没得吃,好些父母还得从自己的嘴里省吃的出来养孩子,孩子到了年岁就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能谋个差事,即使是最卑贱的洗夜香桶的,也多的是人争着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