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66章 灶心土百草霜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第66章 灶心土百草霜

作者:蜀中说书人94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9:35:36

柳叶忙应声,拿着刻刀用胡萝卜雕刻了一朵三层的小花,递到米生财的跟前:“米师傅,刻好了。”

米生财拿起雕刻好的萝卜花,瞧见花朵边缘的线条流畅,没有回刀的痕迹,还算满意的点头:“这花刻得不错,你再做个浮雕我看看。”

柳叶点头,就当着米生财的面儿,先用刻刀削去胡萝卜的皮,胡萝卜的皮脆,刻刀稍微一用力就容易裂。

柳叶先用刻刀尖划出仙鹤的型,又用刃挑去肉,露出仙鹤祥云纹。

米生财见她用刀的时候,手劲儿到位,下刀走线的时候,走线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是多次练习才有的熟练,满意的点头:“基本功是练到位了,其它的我也没什么能教你的,自己平日里多观察这些花儿、草儿,将它们的型记心里雕出来就是。”

“多谢米师傅指点,我记着了。”柳叶知道,自己现在学的不过是一些皮毛,米生财只教她雕花、刻仙鹤,旁的纹样不愿意教她,是为着留一手。

柳叶理解米生财的心思吗,毕竟不是什么正规师徒,人收了礼也正经教了,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柳叶也刻腻味了萝卜花,就想着将这雕刻技术用在点心上,她前世见过网上的茶果子,也有用刀刻花的。

但等真的尝试了后,才发现这刻茶果子与刻萝卜不同,萝卜肉有一股脆性,用刻刀雕刻易成型,但这豆泥用刻刀划些纹路还成,刻花就难了。

柳叶捏着白色的豆泥团子,琢磨着该用什么法子来弄花型,想了半天没想出来。

兰草在一旁缝补衣裳瞧见了就问:“你做什么呢?那豆泥团子被你揉来弄去,我瞧着都被你揉弄脏了。”

柳叶就把手里的豆泥团子递到兰草跟前:“我想像雕刻萝卜花一样,在这豆泥上雕刻出花,做一种雕花点心。”

“雕花点心?这点心怎么雕花?”兰草听了生奇,她从未听过什么雕花点心,雕花蜜饯倒是听过。

柳叶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前世见过的雕花茶果子,用刻刀也弄不出那花型,有些丧气。

兰草见她愁眉苦脸的,想了想,就道:“我没见过什么雕花点心,倒是见过匠人倒模具雕刻泥巴。你这面团子是软的,那泥巴也是软的,人能在泥巴上雕刻,你应该也能在面团子上雕刻,不如去瞧瞧府里的匠人,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雕刻泥巴?”柳叶惊讶,这不就是泥塑吗?

兰草点点头:“你可以去问问竹枝,他自来爱跟木匠刘的儿子玩,府里的工匠都住一处,竹枝应该也瞧见过,你去问问匠人是如何雕刻泥巴的,也许你就能雕刻面团了。”

柳叶道:“恐怕不行,泥巴虽然软,但干了后也是硬的,跟面团不大一样。”

“冯管一不一样,你好歹去问问,别在这里唉声叹气的,还挡我烛光。”兰草半催促半嫌弃道。

柳叶听出了兰草嘴里的嫌弃,幽怨的看了一眼兰草:“阿姐,你嫌我。”

兰草无奈:“少作怪,快出去。”

柳叶瘪瘪嘴出去找竹枝。

外边张秀芳在廊下熬粥,葛大娘帮着看火,闻狗儿在一旁借着炉火用新篾条补破了的竹篓子。

葛大娘用蒲扇扇着火,对闻狗儿道:“听说狗儿你们这些送节礼的要提前出发。”

闻狗儿点头应声道:“管事的说让我们早些出发,赶在秋闱前回来。”

“哟,赶在秋闱前回来,那这个月中旬前你们就得离府。”葛大娘暗暗的算了算蜀地到京都的距离,又估量了一下马车赶路的速度,五六个月的时间紧紧巴巴的。

闻狗儿叹气:“比这还早,有道是七步出门八步归家,管事说在初七前出门。”

葛大娘惊讶后热心道:“今儿个初二,就三五日的时光了。那你出行的东西准备好没?还有,我们这里跟北地天时不同,路上容易水土不服,你还得带些咱们这儿的土出门,土可挖了?”

闻狗儿笑了笑:“最近忙得很,还没来得及去挖呢。想了想,就从府里的花盆里挖点土带走算了。”

葛大娘不赞同道:“那花盆里不是乡土,哪里能治水土不服。你们年轻人不懂,这土也不是随便什么土都成的,不能图便宜,你等下我去屋里拿个撬子,我给你撬去。”

张秀芳听了这话,忙道:“大娘,我们这儿就有竹撬子,你跟我说说要撬哪里的土才有效果?”事关闻狗儿的身体,张秀芳自然在意,连瓦罐里的粥也顾不上了,就进去拿撬子准备跟葛大娘一起出去撬土。

柳叶在屋里跟竹枝说着话,听见了就道:“阿娘,我看着锅里,你放心去。”

张秀芳点头,葛大娘就拉着张秀芳出去了。

葛大娘对张秀芳道:“这土最好的是屋基土和灶心土,尤其是灶心土最好。屋基土就是屋宅附近的土,最好是靠近墙根、墙面的,那种带着青苔的土。灶心土就是做法的灶里被烤干的黄土,又叫伏龙肝,那边院儿的有打灶在家做饭食的,等下我去要些灶心土跟锅底的百草霜。”

张秀芳道谢:“多谢大娘,要不是你提点,我跟狗儿都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有这些讲究。”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没在外讨过生活,所以不知这些,那锅底的灶灰,又叫百草霜,要是有个磕碰剐蹭出血的,用这东西涂在伤口上可以止血。兑水喝了,能治腹泻。水土不服就怕这上吐下泻与高热,那些走商的出门身上必然带着灶心土、锅底灰这两样东西。”葛大娘说着话,带着张秀芳在巷道里拐了几道弯。

张秀芳听了葛大娘这番话,将之记在心中,又奉承道:“大娘好识见。”

“活得久了,也就会些治病的土法子,算不得有识见,都是穷闹的。”葛大娘心中叹气,他们这些人命贱,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听见什么能够治病的土法子,就跟得了宝贝似的,日日记着,也惦记着传出去给有需要的人知道,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