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 第101章 曹操赞叹,智谋无双

庭院里,那只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铜火锅,不知何时已经凉了。

红泥小火炉里的炭火,也已燃尽,只剩下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

李三还瘫在地上,嘴巴半张着,眼神直勾勾地看着那名虎卫军校尉离去的背影,像是被抽走了魂儿。他嘴里反复念叨着几个词:“首功……先生……捷报……”每一个字,都像一记小锤,敲在他的天灵盖上,让他那本就不甚灵光的脑子,彻底变成了一锅浆糊。

郭嘉缓缓直起身子。

他方才那一揖,拜得极深,也拜得极久。再抬起头时,这位算无遗策的鬼才谋士,眼中的神情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撼,有释然,更多的,是一种彻底的折服,一种近乎于仰望的敬畏。

他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主公了。从初见时的惊才绝艳,到后来种种超越时代的见识,他一直将姜宇视为生平第一知己,一个同样能洞察天机的同类。

可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错了。

大错特错。

洞察天机,与创造天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他郭嘉,能凭借蛛丝马迹,推演出袁绍的弱点,这叫谋略。可主公,却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空“看”到乌巢的准确位置,精准到守将的性格、兵力的多寡,这……这已经不是谋略,这是神谕。

“奉孝,羊肉要凉了。”姜宇的声音,将郭嘉从巨大的心神震荡中拉了回来。

郭嘉看着姜宇递过来的筷子,又看了看他那张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脸,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接过筷子,夹起那片已经凉透的羊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

味道,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是忽然觉得,自己过去十几年所学、所思、所悟,在这位主公面前,似乎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主公,”郭嘉咽下羊肉,声音有些干涩,“嘉,服了。”

不是言语上的恭维,而是发自肺腑,心悦诚服。

姜宇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又往火锅里添了些清水,重新点燃了炉子。仿佛官渡那场足以改写天下格局的滔天血战,在他眼中,还不如眼前这顿没吃完的火锅来得重要。

曹节和貂蝉莲步轻移,走了过来。貂蝉的美眸里,异彩连连,她看着自己的男人,只觉得他身上那层神秘的面纱,又厚重了几分。

而曹节的心情,则要复杂得多。她走到姜宇身边,很自然地拿起汤勺,为他添了一碗汤。她的手有些微抖,心中既有为父亲死里逃生的后怕与狂喜,更有对自己丈夫那通天手段的震撼与骄傲。

那夜,父亲出征前,曾单独召见过她,用一种极其郑重的语气告诉她:“节儿,无论为父此去是生是死,你都要记住,善待奉国。他……是我曹氏的贵人,也是这天下的变数。他的价值,远胜十个官渡。”

当时她还不甚理解,只觉得父亲言过其实。

现在,她懂了。

……

官渡大捷的消息,像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以许都为中心,迅速传遍了四面八方。

几日后,曹操大军凯旋。

那一日,许都万人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看到的,是一支疲惫却又精神昂扬的军队。他们看到了被绳索捆绑着,曾经不可一世的袁军降将;看到了那被缴获的,堆积如山的兵器甲胄;看到了那迎风招展的,属于袁绍的帅旗,此刻却无力地倒插在囚车之上。

队伍的最前方,曹操身披金甲,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他瘦削的脸庞上,带着征战后的疲惫,但那双狭长的眸子,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志得意满的豪情。

他回来了,带着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曹操会立刻在丞相府大排筵宴,论功行赏之时,他回到府邸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却让所有人再次感到了意外。

“去,请奉国先生过府一叙。”

说“请”,便真的是请。

曹操派出的,不是什么传令的校尉,也不是府中的管事,而是他最倚重的谋主,文官之首,荀彧。

当一身朝服,气质温润如玉的荀彧,亲自带着车马,出现在姜宇庄园门口时,负责看门的李三,腿肚子一软,差点又一次跪在地上。

我的老天爷!这可是荀令君啊!当朝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竟然亲自来请自家主公?

姜宇倒是不卑不亢,在正堂接待了荀彧。

“奉国先生,”荀彧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太多的青年,眼中满是探究与赞赏,“彧,奉丞相之命,特来请先生入府一叙。丞相说,庆功的酒,已经备好,若先生不到,满朝文武,谁也无颜动第一杯。”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传达了曹操的急切,又给足了姜宇面子。

“荀令君客气了。”姜宇淡然一笑,“官渡之胜,乃丞相天威,将士用命,与姜宇何干?愧不敢当。”

“先生过谦了。”荀彧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丞相回城后,已将乌巢之事,告知我等。先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等鬼神莫测之机,彧,闻所未闻,叹为观止。”

这位曹营首席谋士的脸上,露出了与郭嘉如出一辙的敬服之色。

丞相府,灯火通明。

今日的宴会,设在正厅。厅内,曹营最核心的文臣武将,悉数在列。夏侯惇、曹仁、曹洪、许褚、张辽、徐晃……一个个在沙场上杀伐决断的猛将,此刻却都正襟危坐,神色肃穆。

气氛,有些古怪。

他们是胜利者,本该高歌畅饮,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主位旁那个空着的位置,以及厅门口。

他们在等一个人。

当姜宇跟在荀彧身后,缓步踏入大厅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也有着掩饰不住的复杂。

尤其是夏侯惇,他看着这个曾被自己嗤笑为“胆小鬼”的商人,此刻却被主公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请来,那张刚毅的脸上,神情变幻,最终只剩下沉默。

“先生来了!”

主位上的曹操,看到姜宇的身影,猛地站了起来。他快步走下台阶,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毫不掩饰的喜悦。

他没有穿那身象征着权力的金甲,而是换上了一身玄色的常服,少了几分枭雄的霸道,多了几分礼贤下士的亲和。

“宇,见过丞相。”姜宇拱了拱手。

“先生快快免礼!”曹操一把抓住姜宇的手腕,那双大手,温暖而有力。他拉着姜宇,径直走向主位,指着自己身旁那个位置,朗声道:“此战,先生当居首功!今日这庆功宴,先生不坐,谁敢安坐?”

满堂哗然!

那可是主位之侧,整个曹营,除了天子,无人有资格落座的位置!

姜宇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想要推辞,却被曹死按住。

“先生不必推辞!”曹操环视全场,声音洪亮如钟,“孤知道,你们中或许有人不解,为何孤对先生如此礼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夏侯惇,扫过曹洪,扫过每一张带着疑惑的脸。

“官渡之战前,我军是何等境地,你们都清楚。兵不过十万,粮不过三月,外有七十万大军压境,内有人心浮动,暗流汹涌!孤,那几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只觉前路一片黑暗,看不到半点生机!”

曹操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回忆往昔的沙哑与后怕,让在场所有亲历者,都感同身受,默默低下了头。

“是先生!”曹操猛地一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姜宇,“就在孤最绝望的时候,是先生深夜入府,为孤献上那份惊天筹码!是他,为孤拨开云雾,指明了那条通往胜利的唯一道路!”

“火烧乌巢,釜底抽薪!此八个字,是先生所言!”

“袁绍七十万大军的命脉所在,是先生所指!”

“此战如何打,何时打,派谁打,亦是孤与先生在书房之中,彻夜商讨而定!”

曹操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高亢,一句比一句震撼。

大厅之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曹操这番话,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只知道火烧乌巢是取胜的关键,却万万没想到,这整个惊天计划的制定者,竟然是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八个字,他们听过无数次,但直到此刻,他们才真正理解了这八个字的重量。

曹操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转身,亲自拿起案几上的一尊青铜酒壶,为姜宇面前那只空着的玉杯,缓缓斟满了酒。

酒液清冽,带着醇厚的米香,在灯火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曹操双手捧起酒杯,躬身,将其递到姜宇面前。

“先生之智,鬼神莫测;先生之功,扭转乾坤!”

“孤常感叹,天不助我。然先生之到来,方知天命在我!”

“此杯,非孤个人敬先生,而是代我麾下十万将士,代这许都满城百姓,代这即将被战火倾覆的汉室江山,敬先生!”

“敬先生,智谋无双,如同天助,为孤,为这天下,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话音落下,曹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整个大厅,死一般的寂静。

夏侯惇的独眼里,写满了震撼。曹洪张大了嘴,忘了合上。许褚那魁梧的身躯,都僵在了原地。

他们追随曹操半生,见过他意气风发,见过他狼狈败走,见过他杀人如麻,也见过他求才若渴。

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曹操。

如此推心置腹,如此盛赞一人,甚至不惜将自己这位主帅的功劳,全部归于他人。

这一刻,再无人对姜宇坐那个位置,有半点异议。

所有人的心中,只剩下两个字。

服气。

姜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波澜不惊。他端起那杯酒,站起身,对着曹操,也对着满堂文武,遥遥一敬。

“丞相谬赞了。”

他将酒饮尽,动作从容,仿佛这一切的荣耀,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越是如此淡然,曹操眼中的欣赏与赞叹,便越是浓烈。

“好!好!”曹操大笑,连说两个好字,他拉着姜宇坐下,亲自为他布菜,那份亲热,看得一众将领眼皮直跳。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终于热烈了起来。

曹操放下酒杯,看着姜宇,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他忽然开口,声音传遍全场。

“先生此番,立下不世之功,于我曹氏,于这大汉,皆有再造之恩。”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又落回到姜宇身上,一字一句地问道:

“如此盖世奇功,孤,该当如何封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