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知青入赘寡妇家 > 第168章 “棒槌沟”发生的一桩桩事,还都是大事。

小曼走了,沈卫东又恢复了单身生活。

寂寞的时候,总会让沈卫东想起“棒槌沟”这个他生活了近两年的地方。

他不知道的是,“棒槌沟”大队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一桩桩,都是大事。

第一件大事: 李大牛子的儿子李栓柱,原名叫宁延亮,是香港商人宁承泽的儿子。

宁承泽的父亲是一名爱国实业家,新中国成立后,决心将家里企业交给国家管理。

然而在1958年国内掀起的一场“大运动”中,他被扣上了“不法资本家”的帽子。

最终,宁承泽的父亲心灰意冷,选择自杀身亡。

宁承泽的妻子扔下一岁的儿子,跟他离婚后回了娘家沪城。

偌大家中只有照看孩子的保姆,这个保姆就是李大牛子的母亲。

宁承泽一个人在国内无法再待下去,他想冒险逃往香港,但宁延亮才一岁多,便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李大牛子的母亲,并给了她家里大部分的钱和票。

李大牛子的母亲对宁承泽家很忠心,答应照顾抚养宁延亮。

她告诉宁承泽,会把孩子抱回老家吉省的“棒槌沟”,让儿子李大牛子抚养,就说是自己的孙子,改名叫李栓柱。

等将来有机会回国内找孩子,就到“棒槌沟”李大牛子家,儿子李栓柱就是宁延亮。

宁家在香港有产业,宁承泽到了香港后很快接手了家业,但他一直挂念儿子,却不敢跟国内联系。

直到今年国家政策变好、变宽松了,他才联系上国内一些老关系。

在老关系的帮助下,他顺利联系上江岔县领导,说明自己的情况,并答应给县里捐了一笔钱。

宁承泽回到国内,直接到了江岔县,在江岔县委书记的亲自陪同下,来到“棒槌沟”见到了儿子。

李大牛子怎么将宁延亮抚养长大的,宁承泽已经打听清楚。

儿子没遭过罪,也没接受过良好教育,还跟李大牛子一样懒,但李大牛子对他是真的好,村里没人怀疑过宁延亮不是李大牛子的儿子。

但李大牛子还是在宁延亮身上耍了些心思,让他儿子跟李大牛子女儿睡在一间房里,想把女儿强塞给自己儿子。

这些心思宁承泽知道后没责怪李大牛子,人性使然,他懂,也理解。

不过儿子宁可出去睡别的女人,也没跟自己以为是亲妹妹的李大牛子女儿做过违背伦理的事,这是优秀品德,还是天生的。

宁承泽带走儿子时,也把李大牛子女儿带走了。

他没说让李大牛子女儿做自己儿媳妇,但会像对亲生女儿一样,给她富裕的未来,算是报答李大牛子和他母亲的恩情。

李大牛子他母亲去世好几年了,他之所以懒,是因为他家根本不缺钱花。

“财不外露”这句话在任何年代都通用,他母亲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一再告诫他。

所以外人只看到了他的懒,没注意到他们一家人皮肤油光锃亮的。

李大牛子家房子重新翻盖了,盖的是三间红砖大瓦房,由宁承泽出钱、公社土建队来盖。

房子盖得比大队部还气派。

村里人都说李大牛子这是积了大德。

闺女跟着宁老板去香港享福了,老两口在家住着最好的房子,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这就叫“懒人有懒福”。

第二件大事,是“棒槌沟”通往公社的路开始修了,听说修的是水泥路,连村里的路也要修。

修路的钱也是宁承泽出的,他说修路的理由是:“这个村是我儿子宁延亮成长的地方,这里永远是他的家乡。

修路是给儿子积德,也是感谢李大牛子一家人的恩情,更要感谢这个村子让宁延亮快乐成长。”

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施工,县施工队保证,落雪前一定把这条路修好。

第三件大事,知青点最后一个知青也走了,知青点的房子不能空着,大队刘书记跑了几趟公社,申请建“养猪场”的手续。

“养猪场”申请手续批下来了,知青点已改成“养猪场”,负责养猪场的是杨耀慧两口子,他们家已经搬到知青点住了。

第四件大事,小翠疯了……

“京大”在小曼走的一周后,开学了。

沈卫东结束了一个人独处时寂寞,回到学校,开始了紧张学习的校园生活。

他买了辆自行车,每周日或是时间允许,晚上都要回家住一晚。

房子不能没人住,还得时常打扫。

院子太大、屋子太多,收拾一次,沈卫东都累得半死。

这套房子,如今成了他的负担。

他没时间常去图书馆,却和秦兰、徐倩倩来往频繁起来。

三人在食堂常同坐一张桌吃饭。

秦兰和徐倩倩没了当初的那些心思,与他坦荡交往,让不明情况的人羡慕不已。

林学兵早就羡慕沈卫东了。

他跟秦兰、徐倩倩说过沈卫东结了婚,可两人怎么还和沈卫东在一起?

他问过沈卫东几次,沈卫东都实话实说,他却不信。

直到厚着脸皮融进三人小圈子,才知道沈卫东说的原来都是真的。

韩建国这学期没来,辅导员说他因一些原因,学校劝他退学了。

沈卫东想到岳父杨耀奎信中写韩建国的那些事,知道他应该是摊上事了,还可能是大事。

他不喜欢这个人,原因不是他身上藏着的那些事,主要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时,他眼神里流露出对小曼的觊觎。

沈卫东不会跟别人讨论韩建国的事,寝室里讨论了两天,也渐渐不再说他的事了。

新学期,学习任务还是跟上学期一样紧张。

只是这学期,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节奏,也有时间去做一些娱乐事情,校园业余生活因此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学校倡议、院系教师牵头成立了各种兴趣学习小团体,如诗社、文学社、合唱团、话剧社、科学讲座等,还组织了校篮球队、乒乓球队等体育团体。

沈卫东好像突然发现了很多新事物。

就在他犹豫着要参加哪些团体的时候,秦兰、徐倩倩找到了他——她俩想组建“外语沙龙”,邀请沈卫东担任组长,她俩任副组长。

沈卫东从小到大在学校没当过“官”,当听到徐倩倩和秦兰的想法时,当即就答应下来。

喜欢知青入赘寡妇家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知青入赘寡妇家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