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知青入赘寡妇家 > 第135章 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日

作者之所以还在努力更新,是想尽快码字到三十万,脱离新书榜。

都说新书榜有毒,上了新书榜平台推荐就会急剧减少,这一点作者已经亲身体验并确定有毒。

这本书曾经在新书榜第七名,现在已经滑落到了第十名。

今天可能还会滑落,不想被滑落出新书榜,就要码字到三十万自己逃离,这就是作者每天都在爆更的原因。

但爆更实在太累,每天最少三章,最多六章,今天作者已经更新四章了,还准备更新两章,码一万多字,还要保证章节质量,真的很难,少字、多字、错别字出现在所难免。

能发现文中错误的读者朋友,欢迎帮我及时指出,作者会及时改正,作者在此先说声谢谢!

今天这章是写高考的。

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举措,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今天又恰逢高考最后一天,作者为今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们送上我的祝福语:

“十年磨剑,今朝试锋。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都在为此刻积蓄力量。愿你提笔如利刃,在考场上披荆斩棘,将难题一一攻克,以笔为剑,斩断前路阻碍,书写属于自己的热血篇章,高考大捷,题名金榜!”

——以下正文阅——

1977年12月10日,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日。

这次考试全国共有57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沈卫东、小曼、白杨、吴琳、程志强、王锦花六人走进江岔县高中,各自按照准考证上考场号走进考场内。

沈卫东没能跟小曼分配在一个考场。

他跟王锦花、程志强在一个考场内。

小曼跟白杨在一个考场,吴琳自己一个人在别的考场内。

第一场考试科目是语文,考试时长 120 分钟。

八点半,考试正式开始,十点半结束。

沈卫东觉得试卷上的题目不难,唯独看到作文题目《伟大的胜利 —— 难忘的 1976 年 10 月》时,犹豫许久才动笔。

这个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回顾去年十月那场如 “惊雷” 般的斗争胜利。

这场胜利终结了十年内乱,扞卫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转折。

经历过 1976 年的人,尽管各自的经历不同,但都有同样的感受:这一年充满坎坷,不过十月的胜利让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考生可以依据自己在这一年、这一个月中的经历、感悟和见闻,选择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沈卫东决定以记叙文来完成这篇作文,他想通过文字讲述自己的故事。

1976 年 10 月,这个月改变了沈卫东的人生走向。

他从鲁省的城市来到东北长白山深处的小村子。

在这里,贫下中农的艰苦生活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沈卫东将自己的所见、所历、所思、所悟付诸笔端,写成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写完作文后,沈卫东检查了一遍试卷,这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起来。

所有考生几乎都是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交卷的。

沈卫东跟王锦花、程志强先后走出考场。

在考场外,沈卫东见到了小曼,看小曼脸上表情就知道她应该考得不错。

看到白杨和其他知青们脸上也都洋溢着自信的表情。第一场考试,几人考得都不错。

第二场考试时间是下午一点整,考试科目是政治。

下午三点,第二场政治考试科目结束了,几人对各自答卷同样都感觉不错。

沈卫东、小曼和几个知青一同走出县高中学校大门,校门外站着的是一脸期待的杨耀奎和孙姨。

杨耀奎今天放下所有事情,一大早就陪同小曼和沈卫东来的县高中,看着两人跟几个知青一同走进校内,进入考场。

两人等在校门外一刻没离开过,中午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走出考场,下午又看到他们依旧是兴高采烈。

看到他们的高兴神情,两人就知道他们都考得不错,便更是开心高兴了。

知青们在县里住宿是杨耀奎安排的,都给他们安排在了县招待所。

杨耀奎在县城有房子了,不用再住招待所。

孙姨现在还不能搬过去住,但她有时间就会过去给杨耀奎做饭,洗衣服,照顾他。

小曼和沈卫东不想住家里,主要是不想打扰他们,就跟知青们一起住在招待所里。

晚上吃饭,杨耀奎在县招待所餐厅安排吃的。

杨耀奎和孙姨陪同知青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小曼说他们考场有一个考生昏倒在考场内,被监考老师找人抬出去了。后来不知怎么醒过来,又回到考场考试了。

吴琳说她们考场也发生了类似事情。

杨耀奎听后,就跟他们讲了这件事情他们在考场内不知道的经过。

在第一场考试进行不长时间,就有好几个昏倒在考场内的考生被抬出来。

幸亏孙姨在校门外,及时过去检查了他们身体,他们昏倒的原因都是疲劳过度加上紧张造成的。

由于有经验的医生在场给他们治疗,才让这几名考生重新回到考场考试,要不这几个人真的会遗憾死的。

通过上午考试出现的状况,教育局招生办及时做出应急措施,联系医院派遣医生到县高中考场外,以备不时之需。

孙姨因为上午及时救治考生受到了医院表扬,因此她现在就是被医院派来到考场的医生。

几人听后都是唏嘘不已,还好他们在考试前一天晚上能入住招待所舒服地休息了一晚上。

县里能入住的几个单位招待所全都爆满,很多考生都是住在高中附近小学校教室内的课桌上,还都是自己带着行李卷来的。

他们几人能够住在县里最好的招待所内,这是真要感谢杨耀奎,当然最该感谢的是小曼和沈卫东,没有他俩,杨耀奎怎么会给他们安排得这么周全。

杨耀奎对知青们的感谢,连连摆手说:“你们就不要跟我客气了,你们都从外地来到‘棒槌沟’大队,还能在一起相处得这么好,这可不仅仅是缘分,就像是我在部队一同经历过生死的战友一样,这一段艰苦岁月会是你们一生最难忘记忆,我看好你们几人,也希望你们能成为一生的朋友。”

杨耀奎的这番话是能让几个知青们共情到的。小曼虽然不是知青,但天天跟沈卫东在一起,也是经常跟其他知青们在一起。

没有共同劳动经历,但有共同学习经历也是难忘的。

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文科考的是地理、历史。

理科考的是数学。

下午考试科目,文科考数学,理科考的是物理、化学。

一天的考试都很顺利,没有感觉考得不太好的。

小曼说她数学今天是超常发挥了,分数应该在及格分以上。

沈卫东觉得自己考得都还行,正常水平发挥。

最自信的是白杨,他考得应该是最好的吧,吴琳同样也很自信,王锦花也是如此,只有程志强信心不太足。

第三天,考试科目只有一科,是外语,但必考科目,只有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才需加试外语。

“棒槌沟”大队知青没有报外语专业的,这场考试就都不用参加了。

他们没有回“棒槌沟”,终于可以放松了,他们今天想在县里玩一天,明天再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