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与“共鸣水晶”的线索如同迷雾中的灯塔,指明了方向,却未照亮航路。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找到这个神秘的“回声”?
“‘回声’这个代号,可能暗示其与信息、声音或者某种重复、反射的特性有关。”星璃分析着匿名信息中有限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织,一个地点,甚至可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依靠现有的数据库和从“方舟”获得的信息,完全找不到任何直接匹配项。对方显然隐藏极深。
“或许,‘回声’并非远在天边。”林默提出了一个思路,“匿名信息源两次都在关键时刻提醒我们,说明它(或他/她)对我们,至少对我们的动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
这个推测让众人心中一凛。难道地球文明内部,早就潜伏着与高维事务相关的势力或个人?
“从城市异常事件入手。”沈曼歌建议,“之前的规则崩溃事件影响范围极广,如果‘回声’真的在地球活动,或许会留下痕迹。”
团队决定从源头重新调查。他们回到了那座刚刚恢复秩序不久的都市。街道已经基本修复,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规则紊乱后的“涩感”,普通人难以察觉,但对于林默等人来说却很明显。
他们分散开来,利用各自的能力在城市的阴影中搜寻。林默的守护之力能感知到城市“生命”脉搏中的不协调之处;星璃通过纪时者的知识分析着残留的能量轨迹;沈曼歌凭借直觉和侦查技巧寻找着非常规的活动迹象;李明则尝试用他那带上一丝“导向性”的念力,去捕捉空气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的信息碎片;小敏和情核则作为情感雷达,感知着那些隐藏在都市喧嚣下的、非同寻常的情绪波动。
几天下来,收获甚微。城市似乎真的恢复了平静,除了那些微弱的规则残留,找不到任何明显的、与“回声”或高维存在直接相关的线索。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小敏和情核在一条老旧的文化街区有了发现。那里聚集着不少独立书店、古董店和手工艺品作坊。小敏被一家招牌不起眼、名为“拾音阁”的古旧音像店所吸引。情核在靠近店铺时,发出了比平时更活跃的、带着探寻意味的光芒。
“这里…有点不一样。”小敏通过通讯器小声汇报,“感觉…很安静,但不是没有声音,是所有的声音好像都被…收集起来了?”
林默等人立刻赶到。从外面看,“拾音阁”平平无奇,橱窗里摆着些老式唱片和卡带,玻璃上贴着泛黄的海报。但当林默尝试用守护之力感知时,却发现店铺内部仿佛笼罩着一层极淡的、能够吸收和调和各种能量波动的“薄膜”,使得内部的情况难以被外界探查。
“有屏蔽场,很精妙。”星璃确认道,“技术风格…不属于已知的任何地球科技树,也不是‘议会’那种冰冷的秩序感。”
众人对视一眼,提高了警惕。沈曼歌率先推开那扇带着铃铛的旧木门。
叮铃——
铃铛声清脆,内部景象映入眼帘。店铺不大,两侧是顶到天花板的木质书架,塞满了各种唱片、磁带甚至更古老的蜡筒。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某种淡淡的、类似檀香的奇异气味。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小心翼翼地用绒布擦拭着一张黑胶唱片。
看到有人进来,老人抬起头,露出温和的笑容:“欢迎光临,找点老声音?”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在林默和小敏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却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仿佛只是普通的店主。
星璃尝试用纪时者的知识感知老人,反馈回来的却是一片如同古井般的平静,深不见底。
“我们…随便看看。”林默不动声色地说道,同时示意大家分散开,各自探查。
店铺内的“安静”感更加明显,并非死寂,而是所有的声音——他们的脚步声、呼吸声、甚至心跳声——都被某种力量柔和地吸收、缓冲,使得环境异常静谧。李明尝试用念力去“听”书架后面的动静,念力却如同陷入棉絮,被无声无息地化解。
小敏怀中的情核光芒流转,指向柜台后方一个不起眼的、放着几个奇特色彩石头的玻璃柜。那些石头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内部仿佛有液体般的微光在缓缓流动。
老人注意到了小敏的目光,笑了笑:“那些是‘镇店之宝’,叫‘回音石’,据说是很久以前从天上掉下来的,能留住最纯粹的声音。”
回音石?回声?
众人心中一动。林默走上前,礼貌地问道:“老先生,这些石头很特别。我们对一些古老奇特的东西很感兴趣,不知您是否愿意割爱?”
老人推了推老花镜,仔细打量了林默一番,缓缓摇头:“不好意思,年轻人,这些石头不卖。它们在这里很久了,算是这间屋子的‘魂儿’。没了它们,这里就只是一间普通的旧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