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剧情发展,每天都要重新调整机位。
众所周知,摄影机的拍摄角度取决于被摄对象的视角,尤其是在拍摄两个人物的时候更是如此。
最初剧情中,眼镜和大头两名劫匪闯入马嘉琪家中,面对躺在床上的她,两人占据绝对优势。
此时镜头采用仰拍,展现眼镜和大头的姿态,而对周迅饰演的马嘉琪则用俯拍,形成视觉上的压迫感。
随着情节推进,马嘉琪展现出泼辣毒舌的一面,仅凭言语就让两人无从招架。
此时,主导权逐渐变化,镜头角度也不断调整,甚至互换——马嘉琪被仰拍,劫匪两人则被俯拍。
直到天台那场戏,马嘉琪与眼镜和解,互相倾诉心事,甚至产生一丝好感时,镜头才重新回到平视视角。
然而这场戏的拍摄却屡次失败,问题竟出在周迅身上。
那场戏中,马嘉琪被绳子吊起拍摄。
普通人被吊起时会本能地用肌肉保持平衡、保护自己,但马嘉琪是高位截瘫患者,只有头部能动。
即便身为双料影后,要表现出这种违背人体本能的状态,对周迅来说也是极大挑战。
孙祺特意带她做了一上午的信任训练,只为让她身心放松,完全信任他和张译。
这场只有一两分钟的戏,实际拍摄整整用了两天。
周迅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即使做了防护,她的双臂和腋下仍被磨出多道血痕,全身到处都是淤青。
周迅杀青那天,孙祺专门为她设宴。
他真心感谢这位双料影后:不仅愿意出演他的首部导演作品,一直在剧组认真配合,还处处维护这位新人导演。
孙祺举杯一饮而尽:“迅哥儿,这杯敬你。
客套话不多说,以后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经过一个月的拍摄,两人已很熟络,孙祺也像朋友一样叫她“迅哥儿”。
周迅喝完酒轻笑调侃:“哟,现在这么客气?片场喊‘咔’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她最初因为中影集团才接演这部电影,对孙祺的期待只是“有潜力的演员和合格的导演”——却远远超出预期。
没想到,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孙祺真的让她感到意外。
年纪轻轻的孙祺在剧组却显得格外沉稳,整个团队在他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各环节衔接顺畅,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执导。
拍摄过程中,孙祺展现出独到的见解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况总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各种拍摄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她看来,孙祺的导演水平已经不亚于那些她曾合作过的知名导演。
因此,在后续拍摄中她全情投入,积极配合孙祺的工作,戏外也主动创造更多交流机会。
孙祺展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值得她深交。
周迅甚至确信,只要再经历一两部作品的锤炼,这位年轻导演一定会在华语影坛崭露头角。
如果不是这次戏份有限,两人对手戏的情感表达又过于含蓄,她或许会生出“老牛吃嫩草”的想法。
此刻虽然她的戏已经拍完,但看着镜头外的孙祺,却觉得他越发吸引人,那种沉稳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周迅眨着明亮的眼睛,目光专注地看着孙祺,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孙祺下意识地移开目光。
后期制作期间,他就察觉到周讯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亲近,如今她甚至毫不掩饰地投来炽热的眼神。
这种眼神他太熟悉了——就像一个成熟的女人端着酒杯,叼着香烟,用直白的目光传达无声的邀请。
前世曾听说娱乐圈常有剧组情侣的传闻,那时还心生羡慕。
可当机会真的到来时,他却迟疑了。
虽然身为正常男性难免会有冲动,但考虑到剧组里大部分都是工作室员工,作为老板实在不能越界。
况且,除了气质和名气,周讯的外貌并不完全符合他的审美。
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杀青宴结束后,周讯第二天便带着助理返回帝都。
临走时那抹幽怨的目光,几乎让孙祺动了追随的念头。
幸好,最终他还是压住了冲动。
回到剧组后,接下来要拍的是全片最关键的部分——西山大桥上多条故事线交汇的**场景。
拍摄节奏必须加快。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简单说一下更新的事,不是老熊不努力,写稿速度确实需要慢慢提升。
现在效率不高,老熊正在努力提高。
虽然每天只更新一章,但字数其实足够,只是没有分章节。
剧情是连贯的,只是不太会起章节名。
老熊在攒稿,争取月底多更几章。
西山大桥
深夜,《无名之辈》剧组现场,各种灯光与大桥彩灯交织,将拍摄区域照得如同白昼。
然而原本应该有序的现场,此刻却人声鼎沸,人群聚集在一起,显得非常混乱。
“导演,这样不行,人太多太杂,不好调度,而且都是普通群众演员和本地公安,没有拍摄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