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 第25章 心里直犯嘀咕

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第25章 心里直犯嘀咕

作者:本古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03:38:46

刘一非没说话,只是略带羞涩地在姚蓓娜耳边说了几句,引得姚蓓娜轻笑一声,随后答应道:

“好,难得大家相识一场,这么有缘,我们一起跨年吧。”

酒吧位于后海,环境并不嘈杂。

虽然王敬天热爱摇滚,但私下里其实是个喜欢安静的人。

孙祺对此并不介意,什么样的氛围他都能适应。

几人坐在预订的包间里,台上一位年轻歌手正在弹唱民谣。

桌上摆着啤酒、饮料、水果和零食。

姚蓓娜不喝酒,刘一非也没好意思点。

孙祺想起《神雕侠侣》杀青宴上那个主动要酒的刘一非,心里不禁觉得有趣。

从聊天中得知,刘一非这几个月一直在日本录制专辑,前几天刚回国,准备回家过年,下学期还要回学校写毕业论文。

刘妈妈不在京城,听说还在日本和索尼谈专辑发行的事情。

今天她刚好遇到娜姐,听说要参加跨年音乐节,就跟着出来放松一下,没想到遇到了孙祺,还被他拉上台表演。

不过说起现场演出的感觉,她的眼睛依然闪着光。

朋友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快到零点时,酒吧里响起欢快的音乐,大家陆续离开,走到后院,站在湖边。

时间临近,众人齐声倒数: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夜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映在湖面上,也映在她的眼里。

跨年结束后,孙祺先送两位女士回家。

刘一非和姚蓓娜住在一起。

看着她们上楼后,他才打车回家。

从下午五点忙到现在,他实在累坏了,在出租车上就睡着了,到地方才被司机叫醒。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家门,怕吵醒父母。

没想到妈妈还是醒了——其实孙祺没回来,她一直睡得不安稳,半梦半醒地等着。

张晴披上外套走出卧室,关心地对孙祺说:

“你回来了?饿不饿?冰箱里有饭,妈给你热一下?”

“不饿,您快睡吧,我也洗洗睡了。”

孙祺不想半夜麻烦母亲,见儿子最近懂事多了,张晴叮嘱一句“早点休息”便回房了。

孙祺实在太困,匆匆洗漱后就躺下了。

这几个月连轴转,一边拍戏一边练歌,全靠年轻的身体撑着。

他不禁感慨:如果换成前世三十多岁的状态,早就撑不住了。

一觉睡到中午,父母留了张纸条说去拜访朋友。

他热好饭菜吃完,没事干便开始研究股票。

2006年股市处于低位,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前世他沉迷炒股十年,学技术、跟大师,最后勉强保本,还不如存银行拿利息。

现在想来,所谓的炒股高手大多是骗人的。

这一世他打定主意:靠重生带来的信息赚点快钱,完成原始积累后,只长期持有几只优质股。

2005年是股灾年,指数跌破千点,券商接连倒闭。

即便政策扶持,市场依旧冷清——股市本质上是信心的游戏,人们的追涨杀跌习惯从未改变。

孙祺是个重生者,他知道现在正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从2006年初开始,市场逐渐积蓄力量,到了年中开始发力,之后不断加速上涨,直到2007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这个纪录在孙祺重生前一直未被打破。

他前世甚至觉得,6124点可能是他这辈子都看不到的高峰。

过去的往事无需再提,孙祺抓紧时间研究他的目标股票。

他记得前世在书本和课程中经常提到的“2007年十大妖股”,其中大部分他仍记忆犹新。

但他并没有打算全部买入。

这些股票中有很多涉及停牌重组或借壳上市,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他担心这一世出现蝴蝶效应,导致投资失败——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不愿白白浪费十几个月的时间。

最终,他选择了“沪东重机”。

这个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2007年,它将更名为“华夏船舶”,顿时显得气势非凡。

选择它,是因为它最为稳定。

这支股票的上涨几乎是必然的,很难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因为它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夏经济迅速增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未来“基建狂魔”和“世界工厂”的雏形逐渐显现。

随之而来的是对各类资源的巨大需求。

华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铝、钢、铜、煤炭进口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量也在不断攀升,而这些资源大多依靠船舶运输。

为了保障资源运输的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命脉,“国货国运”政策应运而生,要求至少50%的资源必须由华夏自己的船舶运输。

自此,华夏造船业迅速崛起,2007年全球订单量位居第一,也为日后华夏海军走向深蓝打下了坚实基础。

“华夏船舶”作为行业龙头便在此时诞生。

此时它的股价仅为8元,而到2007年10月,最高将达到300元,加上分红,涨幅接近40倍。

这意味着,如果孙祺现在投入200万元,什么都不用做,十几个月后这笔钱就会变成8000万。

元旦假期刚过,孙祺就带上证件直接去了证券公司开户。

目前他的存款还不到200万——部分资金已经用于发行专辑。

他计划等2月专辑上线后,应该还会有一笔收入,到时候留足毕业作品的投资,剩下的钱继续买入股票。

眼下,他先投入了100万。

孙祺去了两家证券公司,各买入了50万元的“沪东重机”(即未来的“华夏船舶”)。

他不敢在同一家公司买太多,毕竟五十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

他只有十八岁,虽然今天特意打扮得成熟些,但仍然显得太年轻。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决定多跑几家店铺分散购买。

俗话说“财大气粗”,看着账户里那些未来可能翻十倍的数字,孙祺心中豪情万丈。

新人写作速度有限,还望各位见谅。

恳请大家继续追读,多多推荐收藏。

在此拜谢!

第五十五章震惊

元旦假期过后,京城理工大学男生宿舍里。

一个戴眼镜、身材瘦削的男生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不时发出几声低呼。

“**......”

“这也太漂亮了......”

这时宿舍门被推开,一个黄头发、穿着名牌的男生走了进来。

他随手把背包扔在靠近门口的床铺上,瞥了眼室友专注的样子,习以为常地问道:

“伟哥,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馒头。”

黄毛一听眼睛一亮,立刻冲到电脑前:“快让我看看!”结果一看却大失所望:

“哪有什么馒头?”

“你看这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特别有意思。”

黄毛好奇地拉了把椅子坐下,两人一起看了起来。

这位“伟哥”正是孙祺的高中同学刘晓伟。

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高考却以532分的成绩,凭借本地生源优势考入了京城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

视频开始播放:

“**,这不是《法治在线》吗?”

“哈哈哈,圆环套圆环娱乐城......”

“神特么‘不是我杀的就是你杀的’......笑死我了!”

两个年轻人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了出来。

国际大导演陈凯歌的《无极》上映半月,票房与口碑双双遇冷,引发网友热议。

一位名叫胡戈的网络媒体人去观影,两个小时后只记得剧中的馒头,觉得不值,于是制作了视频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由此诞生。

这个以法制报道形式剪辑的视频,堪称网络恶搞视频的开山之作。

陈导演曾愤然表示“十年内无人能看懂《无极》”,不知十余年过去,可有人真正领悟其中深意?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静下来,黄毛终于换了话题。

“伟哥,跨年那场音乐节你没去真的太亏了,唱得特别炸。”

“真的假的?连你都觉得好?”

“真的!有个北影大一新生,叫孙祺,唱的全是自己写的歌,现场气氛直接拉满。”

“等等,你说孙祺?北影的?”

听到这个名字,刘晓伟愣了一下。

该不会是我认识的那个孙祺吧?

“对了,你不是带了dV吗?有没有录下来?给我看看。”

黄毛起身翻出包里的dV,取出存储卡**电脑。

播放到孙祺表演那段时,刘晓伟整个人几乎贴到了屏幕上,一脸不敢相信。

我去,还真是他!

整场音乐节看完,刘晓伟也不得不服这个老同学。

他心里直犯嘀咕:

上学的时候,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跟其他人一样普通,怎么到了高三突然就变了个人,才华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虽然想不明白,他还是把孙祺的演唱片段剪了出来,随手发到了自己的校内网主页,还特意加了个标题:

“震惊!高中同学怎么一夜之间变得这么疯狂!!!”

一月初,太和麦田开始为孙祺的新专辑做预热,陆续推出大量宣传海报,并提前铺货到各个销售渠道。

首波主打歌《我的天空》已经安排在全国各大音乐电台打榜。

公司这次下了大功夫,调动全部资源进行推广,只是时间还短,市场反响还没完全显现。

孙祺的专辑定在二月发行,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一般来说,唱片多在秋冬季节发行,趁着年底节日多,购买意愿强,销量容易提升。

而一、二月份正是行业“节后冷清期”,发片的歌手不多,竞争虽小,但市场也相对平淡。

不过,如果专辑质量过硬,宣传到位,等到三月市场回暖,或许能迎来一次爆发。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天空》最先在京城高校中传开。

除了参加过音乐节的学生互相传播,更大的推动来自刘晓伟在校内网上发布的那段现场视频。

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最初诞生于清北大学。

它精准定位大学生群体,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服务,上线后迅速在京城各大高校流行起来,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校园平台。

刘晓伟在传播八卦方面很有天赋,他无意间使用的“震惊体”标题在这个时代极具吸引力。

人们天生好奇,很多大学生被这种标题吸引点击。

虽然点开后很多人发现内容与标题不符,难免抱怨几句,但视频中的歌曲确实很好听,渐渐地反而被成功种草。

恰逢跨年音乐节成为京城高校学生的热门话题,参加过的同学返校后纷纷炫耀演出盛况,没去的人则感到遗憾。

此时网络上流传出现场视频,自然引发广泛关注。

孙祺通过室友朱小华得知这个视频,他特意注册了校内网账号查找发布者,发现竟然是刘晓伟,不禁哑然失笑——这位室友在八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就在孙祺关注新专辑首轮宣传时,《送你一朵小红花》已完成全部后期制作。

田状主任与王进松主任带着薛小璐,携影片拷贝前往华夏电影频道制作中心参加看片会。

在华夏电影频道制作中心的放映室里。

灯光亮起,银幕开始滚动演职员名单。

在场的人陆续起身,徐主任微笑着与田壮、王进松一一握手。

“田主任、王主任,这部影片完成度很高,我们非常满意。

我代表制作中心感谢大家,感谢京城电影学院各位的辛勤付出。”

“徐主任满意就好。

频道的任务我们一定会全力完成,希望以后还能和制作中心保持合作。”

“说的对,都是电影行业的同行,应该互相支持,共同推动华夏电影的发展。”

随后,徐主任转向薛小路说道:

“华夏影视圈又要多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导演了。”

“徐主任过奖了。”

交流结束后,众人来到会客室讨论影片播出安排。

“各位放心,我会马上向台领导申请排期,争取在春节假期期间播出。”

薛小璐提出了不同意见:

“徐主任,这部电影的风格比较伤感,放在春节这样的节日播放,会不会不太合适?”

“薛导演说得有道理,一般来说确实不太合适。

不过这是院线电影的考虑。

我们在电视平台免费播放,应该没问题。

而且我对这部作品很有信心。”

三人想了想,觉得徐主任说得也有道理。

毕竟他在电视领域是专家,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是徐主任上任后主控的第一部电影,质量非常不错。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必须全力推动后续的播出。

只有影片播出后反响好,甚至获奖,才算真正完成他的任务。

……

京城电影学院

02级表演班上午课程刚结束,老师通知下午一点在影音教室有影视分析课,由王进松主任主讲,要求全系学生参加。

虽然说是全系,但实际上人数不多。

表演系每届只招二三十人,加上外出拍戏和实习的学生,总人数不到一百。

教室里,刘一非正认真整理课堂笔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