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贸易的惊人利润,让青岚州上下对海洋的热情空前高涨。
沈逸却看着海图沉思:“没有强大的海军,黄金海路就是给别人修的嫁衣。”
就在众人沉浸在财富喜悦中时,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建造真正的蒸汽铁甲舰!
当那艘冒着黑烟、通体覆盖铁甲的庞然大物缓缓下水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黄金海路的初步成功,如同在青岚州这片热土上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全民向海的热潮。码头日夜繁忙,船坞灯火通明,商贾云集,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金银与香料混合的诱人气息。柳书瑶的账本上,数字以惊人的速度滚动,州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各项基建和民生工程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整个州域都沉浸在一种蓬勃向上的亢奋之中。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繁华之下,沈逸却显得异常冷静。他站在州衙最高处的望海阁,面前摊开着那张日益详尽的南洋海图,目光深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宁清漪端着一杯参茶悄然走近,将茶放在他手边,柔声问道:“夫君,商路已通,财源广进,为何仍见你眉宇间似有忧色?”
沈逸回过神,接过茶盏,轻轻揽住她的肩,叹道:“清漪,你看这海图,航路如织,商船如梭,看似繁花似锦。可这黄金海路,若无强大的武力护航,便是小儿持金于闹市,终将为他人做嫁衣。”
他指向海图上几处标注着传闻中海寇出没、或是势力错综复杂的海域,“南洋并非太平之地,番邦之间亦有征伐劫掠。如今我们货物新奇,利润丰厚,难保不会引来贪婪的目光。仅靠商船上那几门小炮,恐难以应对真正的风浪。”
宁清漪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夫君所虑极是。妾身近日也听闻,听风阁报,已有几股不明势力在打探我们商队的航线和护卫情况。”
“所以,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定海神针!”沈逸眼中精光一闪,语气斩钉截铁,“‘破浪一号’证明了蒸汽动力可行,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造的,是真正的、能够驰骋大洋、威慑四方的蒸汽铁甲战舰!”
“铁甲战舰” 四字一出,宁清漪也不禁掩唇轻呼。这个概念,比之前的蒸汽明轮船又要超前太多!
沈逸的计划庞大而具体。他不仅要解决更强劲的船用蒸汽机、更可靠的传动系统,还要攻克钢铁船体建造、水线带铁甲披覆、旋转炮塔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这已不仅仅是工匠技艺的挑战,更是对青岚州整个重工业体系、材料学科研能力的终极考验。
“此事千难万难,”沈逸目光坚定,“但唯有如此,我青岚州方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海疆,守护自己的商路,甚至……在未来可能到来的大海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深蓝之梦,必须起航!”
宁清漪看着夫君眼中燃烧的火焰,心中那丝疑虑瞬间化为无限的支持与信赖:“夫君既有此志,妾身与姐妹们,必倾力相助!”
翌日,沈逸便召集了核心层,正式提出了“深蓝舰队”计划。尽管众人早已习惯了沈逸的天马行空,但当听到要建造“全钢铁、蒸汽动力、覆盖铁甲、装备重炮”的战舰时,会场还是陷入了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激烈的讨论。
柳书瑶首先从财政角度提出了担忧:“夫君,此等巨舰,所耗银钱恐怕是天文数字!虽如今州库充盈,但各项开支亦是不菲……”
苏小蛮则是兴奋多于担忧:“铁甲舰!听着就带劲!若能成,我看哪个海寇还敢靠近!”
楚潇潇冷静分析:“技术、工匠、材料,皆是难关。且如此大的动静,恐怕难以完全保密,必会引来外界猜忌甚至阻挠。”
赵虎等将领则更关心实战效能:“钢铁如何浮于水?炮塔如何旋转?在风浪中如何保持稳定?”
面对质疑与困难,沈逸早有准备。他展示了一份粗略的规划图和技术路线图:
“银钱问题,书瑶不必过忧。前期投入虽巨,但一旦成功,其带来的战略安全和海权利益,远超投入!我们可以分阶段投入,先攻克关键技术,建造一艘试验舰。”
“技术难关,正是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去突破的。整合所有工坊、格物院的力量,成立‘舰船设计院’,我亲自牵头。”
“保密工作,潇潇多费心。核心区域隔绝,人员严格审查。”
“至于效能问题……”沈逸自信一笑,“诸位还记得‘破浪一号’下水前的质疑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沈逸的强力推动和详细规划下,“深蓝舰队”计划最终还是获得了通过。青岚州这架庞大的机器,再次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清水港核心区域被划为禁区,新的、更大的船坞开始兴建。
舰船设计院内,灯火彻夜不熄,沈逸与遴选出的最顶尖的工匠、学子们,围绕着钢铁船体结构、水密隔舱设计、装甲带布局、大型蒸汽机与明轮(或螺旋桨)传动方案、重型舰炮的布局与供弹等无数难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和反复的计算、试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